李鴻源:我國的「災難管理」一塌糊塗,針對雪隧、六輕、大地震有三件事得馬上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王金平表示,由於現在重大事故發生都是複合式災害,因此政府不能再以臨時性編組單位指揮救災,應成立專責機構來處理。
立法院6日邀請衛福部長蔣丙煌就八仙塵爆意外進行報告,會後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政府應盡速設置「防災救災專責機構」,以有效發揮統籌調度,達到迅速救災與復原的目的。
央廣報導,王金平表示,由於現在重大事故發生都是複合式災害,因此政府不能再以臨時性編組單位指揮救災,應成立專責機構來處理,他並認為,八仙塵爆意外就印證建立救災專職機構的重要性,並呼籲政府應嚴肅面對。
NOWnews報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指出,現在雖在行政院有災防辦公室,但看不出做了很多事,他呼籲行政院盡速就醫療資源、人力整合,與將來身心復健工程,完整說明如何執行,不能空口白話。
立委顏寬恒與楊瓊瓔6日也表示,「災害防救法」在上會期雖然付委,但由於有其他法案始終無法排入議程討論,顏寬恒與楊瓊瓔都表示,下會期一定會加緊力道,希望在最後會期內完成修法。
李鴻源:我國的「災難管理」一塌糊塗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5日投書聯合報表示,我國的「災難管理」只能以「一塌糊塗」形容,他質疑,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會把防災分散到各部會,但我國災害防救法第三條明訂,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風災、震災、火災、爆炸災害為內政部,淹水及工業災害屬經濟部,伊波拉疫情是衛福部,毒化物災害是環保署,長隧道爆炸是交通部等,因此面對複合型災害,單一部會不但反應不過來,且沒有標準作業程序概念。
李鴻源建議,目前有三件事得馬上做:
一、雪隧是我國第一長公路隧道,但防救災僅靠雪山分隊微薄人力支援,長隧道救災是專業,我國只有八人曾去歐洲受訓過,還恐怕都退休了,他呼籲政府因對此儘早因應。
二、台塑六輕若幾座油槽都爆炸,消防隊的裝備和訓練都不足以因應。
三、以現在的防救災能量和專業性,恐怕無法應付大地震,與其帶來的房屋倒塌、瓦斯爆炸、火災等災害。
學者:恢復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的部會層級編制,或提升內政部消防署位階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助理教授馬士元和中興工程顧問社研究員鄭錦桐在高雄氣爆後曾投書全球安防科技網,文章中他們指出,我國直到921大地震後,才立災害防救法,落後先進國家40年,但該立法在分工方式以及防災組織上設計錯誤,造成了今天台灣沒有任何一個部門,面對大規模災害有能力整合防救災資源。
他們指出,在莫拉克風災之前,我國曾經在災害防救法的規範下,設置了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雖然這個組織實際上由內政部消防署來運作,但由於屬於部會位階,因此也發揮過整合的功能,如過去雪山隧道及高鐵通車前,或台北車站三鐵共構防災計畫等,就負責實質審查並且修正相關的防災規劃。
但莫拉克風災後,行政院組織再造卻裁撤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由行政院幕僚單位的災害防救辦公室取代,導致其不僅因不具備機關地位,無法編列業務預算推動政務,在角色上也無法整合與監督各部會防災對策,人員編制上僅有20餘人,相對於日本內閣府防災擔當的170人,整體能量非常有限。
他們提到,我國在整合災害防治的立法上一直有個迷思,那就是認為既然防災是跨部會的事務,何必設置一個部會專責處理?
他們認為這是對現代化國家應該具備的災害管理專業本質不了解造成的,他們解釋,「災害管理不是單純的工程技術問題,是人力的管理、資訊的管理、資源的管理、政策的管理的全面整合,所有跟防災有關的議題,分散在各目的事業專業部會,但是這些特定事務的部門,對於如何管理民眾以及社會的需求,並非他們的專長…」。也就是說,各部會有各自的技術專業,但對於災害管理的整合與專業應該是這個專責機構。
他們建議行政院比照先進國家的專責部門,恢復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的部會層級編制,或者提升內政部消防署之位階,改制為行政院災害防救總署(比照主計總處或人事總處),搭配其他專業部會全面設置災害管理組,來組建完整的災害防救中央團隊,並且搭配修正地方制度法,由縣市政府在消防局之外,成立專責的災害防救處,這樣一來,未來才有機會能因應真正大災害的考驗。
修災害防救法 藍委:盼下會期速審(央廣)
八仙塵爆事件 王金平:立院朝野籲盡速成立專責防災機構(NOWnews)
王金平:立院盼設防災救災專責機構(央廣)
星期透視/設防災總署 因應複合型災害(聯合)
高雄氣爆事件暴露出台灣防災結構性脆弱(上)(全球安防科技網)
從影業小編到台灣變色龍,UG is hot with Photoshop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做最精彩的你自己」的白靈、跨年大唱 First Love 主題曲的白冰冰、手機桌面幸運女神美輪明 —— UG is Hot,那個總是出現在大樓屋頂上的人緊追時事梗,彷彿他的衣櫃裡有無限的道具隨手捻來都能搭上。充滿 B 級感的變裝加上高超的 Photoshop 技巧,讓一個人以千百種人設亮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平時身為平凡上班族的 UG 是怎樣煉成社群百變女王的,而他最愛用的 P 圖小撇步又是哪些呢。
從「過氣網紅」到「最快的變裝民眾」
許多人認識 UG 是因為他 2009-2010 年 cover 少女時代的精湛模仿,當時甚至受邀上韓國綜藝節目《Star King》與偶像相見。在 15 年前,所謂「網紅」一詞還未被廣泛使用的時候,那年還只是個大學生的 UG 用他的熱情示範了追星的極致,並在社群網路上發酵。不過 UG 並沒有選擇走上演藝之路,如今回看往事直笑說自己是「過氣網紅」,他反而在近年不斷透過變裝「成為」各種偶像,反映時事的速度堪稱「最快的變裝民眾」。
「我變裝的故事要從小時候說起,」小學時迷戀美少女戰士華麗的變身,加上看綜藝節目中反串藝人帶來的娛樂效果,「我覺得這個東西我好像做的來,而且與其被大家說你『有點娘』,不如把它轉換成一個表演的形式,就會變得很光明正大。」UG 不只自己表演,也帶著同學在兒童節大會上跳徐懷鈺,從小就展現自信光芒。
社群在走 Photoshop 要懂
若從很早就在 Instagram 上追蹤 UG 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他從某個時期開始,照片中的場景從居家環境大量轉換到一個大樓的頂樓——那正是 UG 任職電影發行公司的頂樓。「我剛進公司老闆就知道我會變裝,有次《穆荷蘭大道》特映會老闆就提議我扮成電影中的角色,讓觀眾可以來合照,」UG 聊到公司很支持讓他很合理地時常扮裝,「讓我覺得哇原來這在一個 30 幾歲的上班族身上是件被鼓勵的事。」也因為如此他對變裝愈來愈認真,也開始用變裝的形式參加同志遊行等等的公眾活動。
平時的 UG 除了經營自己的社群平台之外,也時常利用 Photoshop 製作工作所需的宣傳素材、電影周邊等,「我們三不五時就要拍一些商品照,公司頂樓剛好很漂亮就會上去拍。」雖然從大學時期就學了各種影像處理的軟體,「Photoshop 還是最直觀的!」UG 說在電影發行公司當小編,幾乎每天都會用到 Photoshop,不管是 banner、gif 動圖還是小型印刷品通通都可以用 PS 搞定。
看我 Photoshop 三十六技
社群上火熱起來的事件通常是沒有預告的,但 UG 總是能抓住這些時事梗的精髓,他對於挑選變裝的角色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通常以我自己喜歡的影視或音樂作品為主,時事的話,除了社群上的熱度之外,我也會選擇有很明顯特徵的,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仔細看 UG 每次扮演不同角色,神情絕對都是最到位的。
不僅變裝角色多元,UG 的 P 圖技巧也是三十六技各種搭配!在這次採訪中 UG 回歸初心,化身成他的變裝啟蒙「美少女戰士水手月亮」,並且首次公開分享了幾個在後製變裝照片時最愛的 PS 祕技!

首先是修圖最經典招式:去背!Adobe 推出了「物件選取」工具讓去背變得超簡單,只需要開啟圖檔點擊「物件選取」,Photoshop 就會自動辨識畫面中的關鍵物件,不到 10 秒就幫水手月亮去背完成。接著 UG 使用「色相/飽和度」調整功能,增加漸變疊加與外光暈,把水手月亮變得閃閃發亮。下一步在背景加上星空圖案與不同 pose 的水手月亮之後,UG 到圖層區調整不同物件的「混合模式」,選擇「濾色」然後調整「透明度」,只要簡單拉動一下就能讓水手月亮與星空自然地融合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人生沒有侷限
在今年大港開唱的演出者介紹裡,UG 被以「台灣變色龍 aka 屋頂皇后 aka 變裝民眾」這個串超長的頭銜介紹,這三個稱號似乎點出了他被大家記憶的不同面向,包括從最早 cover 少女時代紅到韓國,一直到公司頂樓的精彩變裝。
這些年來 Photoshop 陪伴著 UG 不斷超越,不斷成為那個最精彩的他自己,「變裝對我的人生帶來的改變,除了成就感之外,最重要的是創造了更多的連結,」如同在性別運動中的站在最前排、最吸睛的變裝皇后們,「變裝可以是一種溝通的工具,鼓勵很多可能到很多對自己的狀態還不是很了解的人。」採訪尾聲,我們問 UG 下一個角色會扮誰?他笑說還不知道,「但一定是好玩的!」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無法侷限,Photoshop提升你的創意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