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錦輝復出才不是什麼勵志故事!三個理由反駁那些擁曹派和騎牆派

曹錦輝復出才不是什麼勵志故事!三個理由反駁那些擁曹派和騎牆派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還是回到老話一句。曹錦輝本人並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在於球迷的心態。

他必須說清楚,當年他去了哪些酒店,接受了什麼招待,幾次,談了什麼,然後為此道歉,而我們去印證他所講的都是事實後,才能接受這是對過去做一個總結。但他並沒有這樣做。

現在一直強調他體能控制很好耶,技術很好耶。他本來就不是體能和技術問題被排除的,那是在強調爽的?你要說過去沒有前例,廢話,過去根本就沒有大牌放水球員被容許回到球場好不好。

第三,我們到底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學到什麼?
努力跑步就能瘦?
少滑手機事業就能有成就?
能學到什麼?

有人願意幫他牽線,給了他測試機會,他想也沒啥頭路可以做,就努力拼這一次。然後給他拼上了。

這個狀況,能讓我們學到什麼?

你很難在自己身上想到對應的狀況,因為很少有人會犯下這麼大的錯,讓我們從原有的生活、工作領域中被排除出去。

而且如果我們真犯了罪,大多數也會真的被抓去關,關出來之後又是另一個局面。但曹沒有被關,他處在一個很詭異的狀況中,不上不下的。

或許他當年被起訴,被判有罪,現在還會好一點,至少是種「結清」。但他的狀況太特殊,太混亂,太多隱而未顯的部份,使得他無法成為能夠刺激我們自省的勵志故事。

所以呢?

我還是回到老話一句。曹錦輝本人並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在於球迷的心態。

「這沒關係嘛!」「給人一個機會嘛!」「啊他還能打嘛!」

然後呢?你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別人又得到什麼?失去了什麼?
容許這個曹錦輝,會不會讓我們在之後的一百年失去二十個能超越他的天才?

棒球到底對你來說,是什麼?
你是把棒球當「手段」,來達成一些個人「目的」?
還是把棒球當成「目的」,為它來付出?

在批評我們太過激動,「不夠理性」之前,先想想,你自己的理性,用到哪邊去了。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人渣文本 Ninjia Text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