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兩部,一部做教科書用的,另一部是秘密」:你所不知道的馬來西亞歷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來西亞不單有著種族隔閡,區域間的差異也是必須關注的。現今,馬共、513事件仍是馬來西亞的禁忌。不過隨時間的流逝,觀念也許會被實際局勢與新思潮所改變。
文:Eric Wong
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在其著作《幻滅》(Illusions perdues)中說道:「歷史有兩部:一部是官方的,騙人的歷史,做教科書用的,給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歷史,可以看出國家大事的真正原因,是一部可恥的歷史。」
教科書是由政府(當權者)所編寫的,具有其立場性與宣傳性,尤其是語言及歷史地理等科目更為明顯。台灣近來「課綱微調」爭議,便是官方與民間針對教科書內容性質展開對立的代表。類似的問題在世界各國都會上演,日本教科書減輕對二戰反思所引起的爭議,美國教科書對於南北戰爭爆發原因的對立史觀。
不只是教科書,任何官方解釋都是政府的宣傳工具,其中充斥了許多隱瞞與不一致。當然,馬來西亞也不例外,以下就帶你進入被遮蔽的馬來西亞歷史。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馬來西亞的年齡?
你知道嗎,馬來西亞國慶日其實並不是馬來西亞成立的日子?馬來西亞國慶日是1957年8月31日,而馬來西亞成立日則是1963年9月16日。
1957年8月31日,這一天是馬來半島正式擺脫英國殖民統治,並在吉隆坡默迪卡體育場(Stadium Merdeka,Merdeka馬來語「獨立」的意思)宣布馬來亞聯合邦成立。
而1963年9月16日這天,則是馬來西亞正式成立,由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英屬北婆羅洲(今沙巴)以及新加坡(後1965年獨立)組成之日。
國家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是紀念馬來西亞歷史的起源,而馬來西亞日(Malaysia Day)則是紀念馬來西亞成立為新國家的歷程。如果要定義馬來西亞的國慶日,後者較為恰當,但一直以來馬來西亞國慶仍是8月31日,直到2010年才多設立了9月16日為馬來西亞日,並給予全國假期。
對於東馬(沙撈越與沙巴)來說,9月16日才是他們的國慶日,而在1957年8月31日那天仍屬英國殖民地,尚未獨立。換句話說,1963年以前,「馬來西亞」是不存在的。
除此之外西馬(馬來半島)與東馬的歷史相差甚遠,但東馬教科書卻都以西馬為主的歷史。例如,西馬的政治制度奉行蘇丹君主立憲制,但東馬則從未有過自己的蘇丹,而砂拉越接連受到汶萊王朝與白人拉惹的統治,沙巴則受汶萊王朝與蘇祿蘇丹國的牽制,最終同樣成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馬共的種族二分法
馬來亞共產黨於1930年4月30日成立, 是採取武裝鬥爭的方式,以實現無產階級的共產社會。與官方對立的他們,始終是非法政黨,在英國當局與後來馬來西亞政府的打壓政策下,於1989年宣布解散。即便身為馬共最後一任總書記的陳平不斷向馬共行動的受害者道歉,也終身無法回國,於2013年在泰國逝世。
在馬來西亞獨立史中,有兩派陣營:反殖民的武鬥派及與殖民母國合作的溫和派。前者被標籤為左派、後者則被標籤為右派。官方歷史只承認右派的陣營是馬來西亞爭取獨立的功臣,其他陣營(尤其是共產黨)則被忽略。
這其中涉及了種族分化。共產黨一直以來被視為華人叛亂組織,他們殺害了許多馬來裔公務員,並透過放大宣傳,造成馬來社群對於馬共的刻板印象。為鞏固政權,當局採取華裔是馬共、馬來裔是受害者的分野,來製造他者的敵對關係。
然而,隨著左翼史觀的興起與馬共研究的出現,加上紀錄片導演法米·惹札(Fahmi Reza)拍攝的《獨立前十年》(10 Years Before Independence),破除了馬共等於華裔的刻板印象。其中,馬來裔Abdullah CD與Rashid Maidin都曾是馬共的領導人。

圖為馬來亞共產黨照片。Photo Credit: snipview
513事件、甘榜美丹事件
513事件爆發於1969年5月13日,事發為馬來西亞第3屆大選,反對黨以過半數得票率首次超越執政聯盟。隨後的反對黨慶祝遊行,爆發了反對勢力與執政勢力的流血暴動。
官方聲稱該事件為馬來人與華人間的種族衝突,爆發肇因為各族間政治及經濟能力的差異。當時官方公佈的死亡人數為196人(大部分為華人)、受傷人數為439人。之後,政府宣布以「緊急狀態」處理暴動,政黨輪替也不了了之。
同時,政府開始執行新經濟政策,減少種族的經濟差異,為馬來人帶來特權,例如,企業公司至少30%的股份應由馬來人持有,非馬來人不可收購馬來人股權等。

圖為反對黨勝利遊行的照片。Photo Credit: Helen Ang’s Blog
甘榜美丹事件(Kampung Medan)則發生在2001年的3月4日,一名印度裔保全在工作回家的途中,路過馬來裔的婚禮現場。由於婚禮帳篷阻礙了道路通行,該名印度裔與其友人便心懷不滿入場鬧事,雙方爆發衝突。隨後,印度裔保全逃到另一印度裔家中,該印度裔的家正好舉辦喪禮。馬來裔追之而來,雙方又爆發衝突。最終,爆發了整個社區持續2週的種族械鬥事件。
官方數據指出,該事件造成6人死亡、200名以上的受傷者,大部分為印度裔。受害者與學者多年後發表評論,均指該種族衝突是有組織性與策劃性的襲擊,對象是成雙或落單的印度裔,而該衝突也是社會經濟不平等發展的顯現,要求政府平等對待低收入階層。

最新發展:
-
張錦忠:讀馬來文學作品,就像在同一座花園裡綻開的不同花卉,一樣美麗燦爛 5年前
-
落實乾淨選舉 馬國「淨選盟2.0」獲頒台灣亞洲民主人權獎 5年前
-
在台馬華文學(下) 6年前
-
在台馬華文學(上) 6年前
-
【書評】談大馬政治體系下:馬來統治者正往「前」行或「後」退? 7年前
-
【書評】談大馬政治體系下:馬來統治者正往「前」行或「後」退? 7年前
-
那群被大馬政府遺忘的「紅登記」老人:從一位獲大馬公民權107歲婦人說起 7年前
-
那群被大馬政府遺忘的「紅登記」老人:從一位獲大馬公民權107歲婦人說起 7年前
-
那些躺在錢包裡的領袖們:五張鈔票帶你看東南亞民族英雄(下) 7年前
-
那些躺在錢包裡的領袖們:五張鈔票帶你看東南亞民族英雄(下) 7年前
-
那些躺在錢包裡的領袖們:五張鈔票帶你看東南亞民族英雄(下) 7年前
-
一紙打亂族群和諧的「社會契約」,如何使馬來西亞走進今日的困局? 7年前
-
一位大馬華人的看法:短暫的政治利益,讓「正直的馬來西亞人」被膚淺的種族色彩所抹殺 8年前
-
一位大馬華人的看法:短暫的政治利益,讓「正直的馬來西亞人」被膚淺的種族色彩所抹殺 8年前
-
預計2019年完工!新加坡耗資7.5億美元打造再生能源發電廠 8年前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