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為了實現轉型正義,明年大選後讓「政黨法」成為國民黨的緊箍咒

為了實現轉型正義,明年大選後讓「政黨法」成為國民黨的緊箍咒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6年的選舉,唯有把政黨法這樣的緊箍咒套在國民黨的頭上,台灣的民主化才能往正義跨出轉型的一大步。

「政黨政治為現代民主政治運作的基礎,政黨透過組織與動員,將人民的意見匯聚成公共政策,並透過定期選舉,獲得組成政府之正當性。因而政黨政治運作的好壞誠然體現出一個民主國家是否足夠成熟、足夠民主,也攸關人民福祉。」

以上大概是對政黨政治最常見的描述。台灣雖然看似有了全民普選、多黨競爭,告別了過去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威權統治,進入了民主國家之林。但實際上,台灣民主的進程卻是只有轉型而沒有正義,原因之一,就是國民黨仍擁有被稱為全世界最龐大的黨產。

黨產的爭議並非財產數量的多寡,而是過去取得手段的不正當性。雖然國民黨常稱其黨產為「合法」取得,然而當時取得過程卻是透過國庫通黨庫,許多財產經行政命令進入國民黨口袋,這樣的合法並不合理,轉型正義的真諦即是在彌補過去法律與現在法律之間的落差。

黨產一直是國民黨亟欲告別的原罪,每次當黨產開始熱議時,這個傷口就又隱隱作痛,然而,黨產像魔戒一樣,讓國民黨擁有了就捨不得丟掉。早在2000年之時,連戰就曾提出第三波政治改革,嗣後政黨法通過了行政院版本的政黨法草案,但這草案在立法院一躺就是十幾年,被阻擋不下兩百多次。

黨產在每次選舉都成為熱門議題,但每一次也被國民黨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馬英九喊出黨產歸零,朱立倫也要清查不當黨產,但每次歸還國家的土地與財產,與國民黨真正擁有的相比,猶如九牛一毛。

隨著2016年的總統大選發燒,洪秀柱喊出「最窮候選人」,意欲營造出與蔡英文擁有的家產對抗,卻讓人想到四年前的總統蔡英文因為三隻小豬的撲滿被監察院「善意提醒」,最後反而演變成了三隻小豬對抗大野狼的戲碼。每一次國民黨想要在選戰中主攻財產議題,就會都還沒傷敵七分,就先自傷三分。

明年選舉很可能是泛藍陣營首次在立法院無法取得多數,苦躺在程序委員會的政黨法草案也可能藉此重見天日。屆時不管是哪種版本的政黨法,都至少針對政黨不能經營或投資營利事業做出規範。

而台聯、民進黨版本的政黨法也都將黨產的範圍限縮在「黨費、競選經費之捐贈、競選費用補助金及其孳息收入」,國民黨過去接收日產等國庫通黨庫的行為以及擁有的這些不當的財產勢必要成為歷史。2016年的選舉,唯有把政黨法這樣的緊箍咒套在國民黨的頭上,台灣的民主化才能往正義跨出轉型的一大步。

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