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租用工作桌的一天:這裡的氛圍鼓勵你犯錯,對年輕人而言,這是很重要的資產

在柏林租用工作桌的一天:這裡的氛圍鼓勵你犯錯,對年輕人而言,這是很重要的資產
Photo Credit: betahau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那一刻我的想法是,柏林是一座只要你準備好,隨時都可以開始的城市。

我站在樓梯間,不得其門而入。手上拿著的是前往betahaus工作樓層的門卡,對著眼前無從下手的感應器束手無策。

突然一名高大男子走過,開門。「First Day here?」

「Ya! Danke!」謝謝他,我順勢進門。接下來所有發生的事,皆令我嘖嘖稱奇。

我在德國柏林(Berlin)。這一回,我交換的是柏林租用工作桌的一天奇遇。

我第一次知道betahaus,這座柏林共同工作空間的第一把交椅,是在2012年《商業周刊》封面故事「旱地新矽谷」上。當時系列文章已揭露柏林投入文化創意、科技創業發展的實景;第二次,則是在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叛逆柏林》,作家陳思宏書寫他曾參與betahaus導覽的經驗。終於,第三次,我站在betahaus的門前。

柏林知名共同工作空間betahaus

柏林知名共同工作空間betahaus|Photo Credit: 換人

這天,我租了一張工作桌,決定寫作,順道觀察出沒於此處的人。我很好奇,他們都是什麼樣子的人呢?他們為什麼而來,這樣的共同工作空間,又如何滿足這些人的需求呢?

一日12歐元,營業時間為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我到的時間已是下午三點,這裡彈性可以小時計價,因此櫃台人員僅收取我5歐元。她仔細地告訴我所有注意事項,以及當週有的創新交流聚會活動、3D列印工作坊……我順道問她,在那期《商業周刊》出現一張「所有人皆在廢棄的泳池裡辦公」照片,令我印象深刻,那間共同工作空間在哪裡?

剛好她的同事走來,笑著說他就是接受《商周》採訪的員工。緊接著他打開一張柏林創新地圖仔細查找,上頭記載所有柏林的共同工作空間、創新創業相關空間位置仔細查找……他一打開時我簡直嚇一大跳,以上所有據點的密集程度,幾乎與台北市擁有的YouBike停靠站數量相當。

betahaus新創工作者實況|Photo Credit: 換人

不過,柏林今年又有些好玩的地方,他推薦我位於南方的老機場Tempelhof

「可不可以,台北有一處看不見豪宅的天際線?」松山機場的存廢應參考「柏林經驗」,才能跳出房地產思維

隨即我上樓,betahaus的各層工作空間皆須以門卡感應,以此區隔。在上述曲折經歷後總算順利進入,走道兩旁布告欄露出各項創新交流資訊,緊接著則是工作空間,每張桌上都有長長的插座垂吊下來,所有人皆專注熱烈討論公事,相當壯觀。我依循櫃台人員叮嚀「長期進駐的工作者桌上會是紅燈,請隨意挑選綠燈的位置入坐。」找到一張桌子落腳寫作。

辦公室依紅綠燈區隔單日/長期使用者|Photo Credit: 換人

LovExchange第9個故事(在蘇黎世前往博林業車上相遇的Elke)完成後,自然地我與鄰座的兩位工作者聊天,他們是科技新創公司的Peter和Steff。公司據點在紐倫堡,兩人已北上出差多日,正為一個使用者經驗設計的跨國案子忙碌,明日要向美國來的合作對象提案。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到柏林,事實上,這個半年我們倆已經來過柏林好多次。」Steffi熱情地與我分享,他們從德國本土的案子開始接起,「包含德國的WWF、各博物館、網路書店……」因為受到客戶肯定在業界打出名聲,這幾年開始接觸跨國的合作案,「在柏林,你很容易被看見。」Peter補充,新創公司要打天下很不容易,但柏林給予創新創業者相當豐沛、完整的資源,以此吸引、鼓勵新創的個人和公司進駐。

鄰座的新創工作者Steffi與Peter|Photo Credit: 換人

我想起在瑞士修習創意課教授Chris課後一席話:「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柏林見識,現在那裡是全歐洲的創意中心……」此刻,我確切感受到那一席話魔力了。

瑞士商學院的5堂創意課─從城市、身體、色彩到表達…沒想到可以超展開到這種程度

「柏林確實是一個對創新創業者友善的城市。」Peter感嘆,這幾年他們的新創公司面臨很多挑戰,卻也獲得很多成長,無論成功或失敗。「但這裡的氛圍鼓勵你犯錯,讓你覺得你是受支持的,並會重拾熱情與培養繼續往前的動力。對於一個年輕人而言,這是很重要的資產。」

我與Steffi相談甚歡,合影留念|Photo Credit: 換人

「你覺得呢,Rachel?」他們轉向我。我分享週日在Mauerpark市集的經歷,逛完一整圈Vintage攤位後我走到寬敞草皮,所有人或坐或臥享受日光,在場的多是年輕男女。靠近體育場有一個擂台,面向擂台的階梯上坐滿人潮,他們正在觀望擂台上相比技藝的參加者。階梯最上頭體育場的圍牆,則有一群人自在塗鴉著。

Moritzplatz市集旁草地聚集的人潮與擂台|Photo Credit: 換人

我找到草皮上的一角,坐著。接下來我看見一個年輕人,從容地拿著一鍵盤,布置他的演出空間。自彈自唱,一開唱便吸引所有人,因為他的詞寫得相當幽默。那一刻,所有原先躺在草地上的群眾,皆起身為他鼓掌叫好。獲得大量肯定後,他整個放開了,自在高歌並全身舞動。

Moritzplatz市集旁綠地人潮,左下角是自彈自唱表演者,正準備者|Photo Credit: 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