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寄居在語言裡的戒嚴幽靈—關於反課綱微調事件的反省

寄居在語言裡的戒嚴幽靈—關於反課綱微調事件的反省
Photo Credit: 中岑 范姜 @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戒嚴時代的催狂魔,年輕的一代們,他們有正面思考的能力,可以大聲喊出咒語,用快樂的記憶與正面的力量,將這些催狂魔驅逐殆盡。

這些公民在哪裡?坦白說在戒嚴時代黨國教育下的我們,可以努力地由自身的思維開始解殖,已經很了不起了。這些心胸完全自由的公民,必須是、也唯有是,擺脫了戒嚴時代陰影的、自由的年輕人們。

面對戒嚴時代的催狂魔,年輕的一代們,他們有正面思考的能力,可以大聲喊出咒語,用快樂的記憶與正面的力量,將這些催狂魔驅逐殆盡。

所以,拜託你們,掌權的老人們,請把這些權力規訓的陰影徹底從課綱裡移開吧!這些年輕人正要邁開大步走向國家正常化的未來,撐起竿子跳躍進國際競技的舞台。你們什麼忙都沒幫、竿子也沒準備、至少,請別再扯他們後腿了吧!

參考資料

  1. 唐詩綜合報導(2015,07,23)。〈「違調」課綱 周婉窈:17項爭議是假議題、不入流的舞劇〉。《民報》網站報導。
  2. 沈文琦、宋麗梅(2008)。〈台大臺灣南島語多媒體語料庫簡介〉。《中華民國計算語言學學會通訊》,19-2:頁3~12。
  3. 劉靜怡(2014,02,07)。〈蘋中信:教育該上一堂公民課〉。《蘋果日報》專欄文章。
  4. 劉靜怡臉書頁面2015年7月31日00:15發文
  5. 劉人豪綜合報導(2015,07,31)。〈上節目談課綱 王曉波:我國首都是在南京〉。《蘋果動即時》網頁新聞。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