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爭議喬不攏TPP談判觸礁 歐巴馬遭逢重大挫敗

3大爭議喬不攏TPP談判觸礁 歐巴馬遭逢重大挫敗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TPP成敗不僅與歐巴馬的「重返亞洲」戰略息息相關,在美國也被視為歐巴馬一大政績。

環太平洋貿易協定最後階段談判7月28日至31日在夏威夷茂宜島展開,12國經貿部長代表團最終因包含乳製品、汽車和新藥專利保護期等敏感產品市場開放程度僵持不下,積極磋商數天後終究未能拍板定案,協商宣告破局。讓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希望在年底前談成具里程碑意義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遭逢重大挫敗。

聯合報導,然而美國貿易代表傅洛曼(Michael Froman)表示,數十年來最具雄心的TPP談判已取得顯著進展。議題涵蓋產品原產地名稱標記、新的投資保護機制要點,以及令瀕臨滅絕物種的貿易更為困難之環保專章。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也表示:「我相信下次會議所有問題都會獲得解決。」澳洲貿易部長羅布(Andrew Robb)更稱,目前進度已達成98%。他指出,這次談判觸礁的最大癥結在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墨西哥無法達成共識。

部分報導指出下次會議將遲至11月,也就是APEC年會前舉行,係因加拿大10月將大選,渥太華當局不願移除具政治敏感性的本國酪農業關稅保護措施,但乳蛋白、乳酪和奶粉出口大國紐西蘭則揚言,若不開放乳製品市場將不願簽署TPP。

另外美國與日本還有汽車及零組件關稅,以及稻米配額爭議,也是本次談判觸礁主要癥結點之一。自由報導,美國、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對協議提案可能使哪些汽車產品在關稅、監管規定上獲益,互有爭執;美、日雖對汽車原產地規則達成大部分共識,卻在從加、墨採購零件方面意見分歧,日系車廠欲把亞洲供應鏈整合到TPP架構中,遭到抵制。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聯合報導,另一個矛盾中心是智財權保護。美國兩大最具競爭力的產業-藥廠與軟體公司支持美國的TPP談判,若能有效杜絕仿冒和保護智財權,產業在亞洲成長潛力無窮。但美國要求下一代「生物藥」(biologic medicine)專利保護年限長達12年,澳洲和其他國家傾向給予5年保護期,智利則不希望存在任何保護期限。延長智財權的年限將抑制貧窮國家的經濟成長,因為會使這些國家久久無法取得這些新知識技術。

亞洲各國別把人民出賣了!TPP「快速通關」,窮人再也得不到「救命藥」

談了8年的TPP若成功,將成為涵蓋世界經濟40%規模的自由貿易協定。為了抗衡崛起的中國,TPP成敗不僅與歐巴馬的「重返亞洲」戰略息息相關,在美國也被視為歐巴馬一大政績。但反對者也不少,包括人權、環保和勞工利益團體,以及美國民主黨多數國會議員。

中時報導,歐巴馬本來指望藉「貿易促進授權法」(TPA)之助,在這次會議中搞定TPP協議,進而設法使該協議能於年底前在國會通過,以避開明年總統大選的紛紛擾擾。但由於美國總統在簽署貿易協定之前,需要提前至少90天通知國會,經過此次延宕,就算年底能達成協議,但送交國會審議勢必要拖到2016年初,不可避免將受到美國總統選舉初選選情的影響。

中央社報導,雖然大部分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支持TPP,但歐巴馬面臨民主黨同志以及同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表態反對,憂心將使美國工作機會外移,恐讓TPP淪為2016年11月總統大選口水戰焦點。反TPP的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迪勞洛(Rosa DeLauro)說:「TPP在茂宜島受挫,轉移了全國辯論的焦點。」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聯合報導,經濟部貿易局副局長徐大衛表示,從好的方面想,台灣爭取到更多向國內溝通的時間、更充裕的調適期。比較不好的是,台灣對TPP需求的急迫性遠在其他國家之上,TPP若能順利通過並且生效,台灣才能越早提出申請加入TPP第二輪談判。

貿易局長兼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說,台灣還有許多準備工作待處理,例如農產品市場開放配套措施;工業產品也會面對汽車整車及零組件開放,傳統產業恐怕難免會有衝擊。至於是否研商美豬開放及美牛再鬆綁?經濟部次長卓士昭日前曾公開表示,加入TPP一定要開放美豬,可以標示產地方式,讓消費者自己決定吃或是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