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廣島原爆70週年》中國不出席紀念儀式,「日本領導人會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嗎?」

廣島原爆70週年》中國不出席紀念儀式,「日本領導人會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嗎?」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8月6日就是廣島原爆70周年,當年的原爆倖存者已垂垂老矣,他們反對重啟核電廠,也反對首相安倍晉三的戰爭史觀。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中央社報導,廣島市元安川河畔的殘破圓頂屋是當年美軍原子彈炸廣島的遺跡。當年爆炸中心附近的建築物幾乎全毀,僅存這棟原是廣島縣產業獎勵館屹立著。這座殘存的遺跡有個穹頂,於是被稱為「原爆圓頂屋」,告誡世人原爆的悲慘及祈求和平的象徵,1996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

今年78歲的前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館長小倉桂子說,「我們現在腳踏的地方有許多人因原爆死在底下」。那年小倉8歲,原爆當下在距離原爆核心2.4公里處的廣島市牛田町,一陣昏迷恢復意識後卻是眼前一片黑,分不清煙幕瀰漫的黑還是夜幕低垂的黑。

原子彈驚爆後,河面遍布著人、馬、家畜的屍體,流向大海又被海水沖回,很悲慘,即使疏散到山上的學童逃過一劫,4000人也全成了孤兒。還有留在白牆上的「黑雨」,那是離原爆核心3.7公里處,含輻射物質留下的黑雨痕跡。

世界強國競相發展核武,更加深小倉務必讓世人了解核武恐怖的決心,所以她致力於蒐集、翻譯、解說廣島原爆的資訊。小倉深信,倖存者大難不死,必是上天要他們活得有意義。

美國是否有必要投下原子彈?

中央社報導,91歲的蓋肯巴赫(Russell Gackenbach)是參與廣島投彈任務的其中一架隨行轟炸機「必要之惡號」(Necessary Evil)上的領航員與攝影官。直到幾天後機員看到廣島原爆後的照片,才真正了解這項任務的毀滅性。

蓋肯巴赫說:「70年後回顧這起事件,我仍然相信這是正確的決定,我認為當時的杜魯門總統也知道這一點」,「你能想像,如果人們發現我們擁有這項能力卻不去使用它?」70年來,美國是否有必要投下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原子彈戰爭的道德性一直廣受外界探討。

駕駛「伊諾拉蓋伊號」(Enola Gay)B-29轟炸機,飛到廣島上空投下鈾原子彈的蒂貝茨(Paul Tibbets)已於2007年過世,他從不後悔自己在戰爭中的角色。他說:「我視這是一項拯救性命的任務,我並未轟炸珍珠港,我沒有發動戰爭,但我是去結束戰爭。」

百國代表出席70週年紀念儀式

新頭殼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厚生勞動相鹽崎恭久,6日將出席在廣島市和平紀念公園舉行的「原子彈爆炸遇難者悼念暨和平紀念儀式」。美國將由負責軍備控制與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高特莫勒(Rose Gottemoeller),以及駐日大使卡洛琳.甘迺迪(Caroline Kennedy)代表出席。此外,擁核國家英、法及俄羅斯的駐日大使也將出席,但中國不打算派代表參加。廣島市政府表示將有100個國家和歐盟的代表參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在原子彈爆炸後,廣島市重建為「和平紀念都市」,而最接近引爆位置的建築物定名為「原爆圓頂」,成為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一部分。廣島市一直以來持續提倡廢除核武器,自1968年以來,世界各地若有核武引爆或試驗,都會有不少廣島市民前去抗議。

南早報導,今年5月日本共同社曾獨家披露,中國裁軍大使傅聰要求《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審議大會最終文件草案中,刪除呼籲全球領導人訪問核爆受害地廣島和長崎的部分,因為這是「歪曲歷史的內容」。

傅聰認為,日本被投原子彈是有原因的,雖然他對遇難者報以同情,但是反對日本政府利用NPT審議大會的企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你問中方領導人會不會訪問廣島和長崎,我想首先問一問,日本領導人什麼時候到中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館參觀?」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