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張永泰 CC BY 2.0
行政院昨天上午宣布內閣大幅改組,政壇人事大地震,下午行政院長江宜樺又針對棘手的國土保育議題拍板定案。江宜樺聽取因應《看見台灣》成立的國土保育專案小組,就「高山公路興建相關議題」的報告,裁示「在安全、共生與永續的觀念下,穿越台灣主要山脈的高山公路原則上應不再開闢,也不宜輕易拓寬」。
去年金馬獎獲得最佳紀錄片的《看見台灣》,利用空拍的方式記錄整個台灣土地,引發民眾熱烈的迴響。去年11月13日,江宜樺觀賞《看見台灣》紀錄片後,開始注意各地所面臨的生態問題,包括清境農場的違法民宿、土地開發過度等,行政院隨即成立「國土保育專案小組」,邀集相關部會共同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看見台灣》之後開始的國土保育計畫、清境民宿僅4家合法 業者稱紀錄片「寫實卻不真實」)
未開闢省道可逕行解編、不再續建
江宜樺表示,交通部尚未開闢的省道「可逕行解編」,以免對環境造成危害;另考量高山公路與原住民族生活相關,交通部及相關機關除於「不新闢」原則下,持續維持現有公路系統及備援公路系統正常服務,維護原住民族生存權益,並請加強山區道路修築時的水土保持及維護,確保國土安全。
公路總局表示,尚未闢建的高山公路「台九甲烏宜公路」經哈盆越嶺跨越雪山山脈,「台十六線南投孫海橋至花蓮銅門」穿越中央山脈,「台廿一線塔塔加至民生」穿越阿里山山脈等三條貫通計畫,雖然這三條路線現在沒有既成道路,但地方需求不高,決定予以解編、不再續建,其他既有道路也不會輕易拓寬。
台26線、北宜直鐵維持續建
行經生態敏感區阿塱壹古道的台26線、穿越雪山山脈規模更大的北宜直鐵(見補充資料)是否續建?交通部並不打算放棄興建,只強調阿朗壹古道劃為自然保留區,北宜直線鐵路穿過水質水源保護區及特定水土保護區等敏感區域,還是會按照環評法、文資法審議程序,也會考量「避開、補償、替代」等機制,降低對環境破壞。
(推薦閱讀:北宜直線鐵路開發 通過翡翠水庫恐影響大台北水源)
對於江宜樺的決定,地方認為決定過於草率,應考慮觀光因素;學者則認為應永續經營。台大土木系教授張學孔說,主管機關應啟動常態性、較嚴格的總量管制,甚至考慮季節性封山幾個月,讓土地休養生息,從永續環保的角度,不要為賺觀光財而折磨土地。高山公路興建應採生態工法,減少工程傷害,規範搭大眾運輸工具入園,降低汙染。台灣的觀光追求快、最短路徑,應改變觀念,用「慢、永續」的方式到達。
高山公路意外頻傳
政院人事大變動之際,江宜樺又迅速做此決策,除了欲以行動告訴全體閣員,政務推展不受人事異動紛擾,應堅定推行重大決策外,也與歷年來台灣高山公路意外頻傳有關。
去年7月的蘇力颱風暴雨,使原本已經搶通的新中橫公路水里路段又傳崩塌;隧道事故方面,曾發生因土石坍落造成搶修路段的監工身亡;2012年12月新竹尖石往司馬庫斯道路發生遊覽車墜谷意外,造成13死10傷,由於墜谷的中巴遊覽車事故地點路寬不到4公尺,公路總局因此設新道路規範,往司馬庫斯禁行中型巴士。
台灣觀光業熱門景點,如阿里山跟太魯閣等,通往這些景點的山路往往格外崎嶇,容易出意外。老經驗的遊覽車駕駛點名,包括南迴公路、蘇花、拉拉山,阿里山公路、以及往司馬庫斯的道路,2年下來,至少發生過51起有傷亡的遊覽車車禍事故。
台灣高山公路的興建雖有交通與觀光的考量,但山區道路安全設施維護、土地養護、山區救援困難與解決方法等,更是政府解決高山道路意外頻傳要面對的課題。
原民會:應維持現有省道等公路系統正常服務
不過,原民會指出,高山道路的存續與部落居民生活密不可分,除具交通、觀光、產業等功能外,更是防災避災及救災動線,已與沿線居民形成依存關係,建請社會各界考量高山部落環境條件不如平地,能享有的公共設施、道路資源亦有限,仍應維持現有省道等公路系統正常服務,族人基本生活才有保障。
補充資料
阿塱壹古道與台26線
省道台26線,起點屏東縣枋山鄉楓港,與台1線、台9線相連,終點台東縣達仁鄉安朔。鑑於近幾年只要颱風來襲,多次造成南迴公路嚴重坍方中斷,台26線偶可作為南迴公路的替代道路。但該路段開通的尾端,即「南田—旭海」段計畫,與阿塱壹古道重疊,將毀壞當地珍貴的自然景觀與生物棲地,如綠蠵龜、椰子蟹等保育類動物,因此自動工以來履受到環保團體的抗爭,目前的修建仍頗具爭議。
北宜直線鐵路(簡稱北宜直鐵)是針對台鐵東部幹線的「台北—宜蘭」間路段,因路線過長而提出的截彎取直方案。全線規劃北端起於南港車站、南端訖於頭城車站。完工後預計可大幅縮短北部與東部往來的時間,台北到宜蘭僅需36分鐘,可取代公路運輸的部分功能,以期減輕北宜高速公路的壅塞問題。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