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中岑 范姜 CC BY SA 2.0
台灣農村陣線於八月十八日,大埔四戶被苗栗縣政府強拆滿一個月的日子,引爆「818拆政府行動」,深受土地徵收、土地政策及不當發展之苦的大埔居民,以及聲援學生、北中南反土徵團體、台東反紅葉溫泉都市計畫自救會等超過20個民間團體,總共超過兩萬民眾聚集凱道,訴說心聲,高聲吶喊:「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要求總統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行政院長江宜樺、與苗栗縣長劉政鴻回應民間訴求。
曾到總統府前潑漆抗議的農運人士「白米炸彈客」楊儒門說,一得知張藥局被強拆之後,就決定到總統府潑漆抗議。「有人問我,你這樣的行為是在激烈抗爭嗎?我說,這樣如果是激烈抗爭,那政府拆我們的家,應該算什麼?」 (中時電子報)
在活動晚會結束後,「818拆政府」抗議行動卻並未結束,民眾直到今(19)日上午仍持續在內政部前靜坐,堵住出入口,欲以更高強度的抗爭「實質干擾政府運作」,期待能獲得政府善意的回應。而同時,台灣農村陣線召開記者會,要求前後任內政部長江宜樺(現任行政院長)、李鴻源站出來說清楚講明白。台北大學教授廖本全說,「若土地徵收條例非惡法,今天就不會有大埔案,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堅持抗爭,政府睜眼說瞎話,3年前政府修土徵條例,當時行政院長吳敦義說民間版本出來後會辦華山論劍,但立法院卻逕行通過官方版,目的要掌控條例欺壓弱勢,官方是屠夫,條例是屠夫的工具。」(蘋果日報)
大埔事件持續延燒,越演越烈,台灣農村陣線和律師詹順貴亦於今日上午赴最高檢察署,告發苗栗縣長劉政鴻涉嫌貪瀆。詹順貴表示,劉政鴻這幾年透過土地徵收獲取暴利,卻又原地保留自家房屋淨賺高價,讓人忍無可忍。(Nownews)
針對大埔強拆事件,農陣和聲援民眾昨晚10時起占據內政部辦公大樓廣場的行動,並宣布在今天晚上6點活動結束,佔領內政部時間總計長達20小時。並在臉書粉絲頁上發表聲明:
「各位關心大埔的朋友,我們已經佔領內政部20小時,達到干擾內政部運作的效果,是一場成功的公民不服從行動!這次的行動在今天(8/19)晚間六點結束;雖然我們完全無法接受目前內政部對於我們四大訴求的回應,但我們也很清楚地知道,我們不能持續以身體佔領內政部,因為這會落入這個蠻橫政府欲消耗人民體力的圈套。我們將重新整隊再出發,並公布我們後續拆政府非暴力抗爭行動。另外,我們會持續在這裡公布每天馬吳江劉的行程,歡迎大家干擾他們!」
最新發展:
Tags:
【一圖看懂】能源轉型新趨勢?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一次看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篇將帶您一次看懂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將氫能視為能源發展必備的生力軍,為全球重點發展的能源課題之一。

優勢 1:終極潔淨能源
由於氫氣的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汙染物質,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因而在「氫氣本身來源無溫室氣體排放」下可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因此,氫能成為綠色能源未來的重要一環,為我們走向低碳社會提供了關鍵的解決方案。透過氫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能夠實現能源轉型,還能同時保護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希望。
優勢 2:儲能能力高
氫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儲存和運輸能源,意味著氫能更適合用於高能量需求的應用,能夠遠距離運輸也是一大特點,可靈活應用於不同領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利於供應能源至偏遠地區。
氫能在能量的儲存方面,可以採用氫氣、氨或合成燃料等方式,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多樣化的型態使得氫能技術在面對不同能源需求和地區性挑戰時有出色的表現,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
優勢 3:再生能源界的百變怪
相較於太陽能、風能主要使用於電力;氫能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交通、工業、電力生產和暖氣等,並且可以用於不同技術,如燃料電池和去碳燃氫。
- 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力和熱能的裝置,當氫氣進入氫燃料電池時,它與氧氣(通常來自空氣)在電化學反應中結合,產生電力、熱能和水蒸氣。除了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們以氫氣為燃料並產生電力,以驅動電動馬達。同時也用於電力生產、能源儲存和其他應用 。
- 混氫燃料:在天然氣中混入部分比例的氫氣,並作為燃料使用,目前鋼鐵業、燃氣電廠等工業使用皆引進混氫燃燒技術,台電曾指出「在每年以混氫5%運轉7000小時情況下,可減少7,1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每發電一小時可減碳一公噸。」此技術為「去碳之前先減碳」的階段性任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氫能的發展便是因應這樣的使命而生。氫能作為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之一,除了能有效減少對其的過度依賴,燃燒後僅產生水的特性,也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
現今,氫能的建設乃至於再生能源的轉型都成為全球趨之若鶩的浪潮。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