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深度的旅行4.0版─認識「生活」中的朋友,而不是「旅行」中的朋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marco arcangeli CC BY 2.0
上禮拜看到一個中國大陸的新創旅行社交平台─「收留我」,由當地人提供旅行者量身打造獨一無二的深度旅行,帶領旅人過最道地的生活。這個網站的出現,也證明了旅行正式進入了一個「人助旅行」的新時代。
而其實早在十年前美國就已經有「沙發衝浪」的網站,但是因為文化、使用介面、社群成員的關係,這種住進陌生人的家去體驗當地人生活的旅行方式沒有在亞洲造成大流行。
我將旅行細分成四個階段:
旅行1.0─旅行社跟團旅行
早期交通和網路都不甚發達,對外的資訊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因此一般人想要旅行的話,還是得透過旅行社代辦。
旅行2.0─機+酒自由行
當旅行者不能滿足於跟著導遊在各大景點拉車拉車的旅行時,就出現了自由行。這個時期的網路以及民宿都還不成熟,所以還是得將旅行中住宿、交通的功能外包給旅行社。
旅行3.0─背包客自助旅行
當網路通訊和交通科技越來越發達,各地的觀光業也都趨於成熟時,自助旅行的背包客也就順勢而生。然而,背包客的自助旅行雖然自由度大,但是如果沒有辦法在一個地方停留,又得不斷跨城市移動,仍然很難走進當地人的生活。
「 收留我」的創辦人的羅準也提到,他在一次到美國的旅行體驗中,發現自己像是被關在籠子裡的老虎,無法體會當地文化、結識當地人、和當地人一起生活。而我也有許多到世界各地自助旅行回來的朋友說,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旅行回來的那種空虛感。
當旅行的成本越來越低時,旅行已經不再是少數人才能持有的奢侈品,而越來越多人有機會出去旅行之後,旅行也變得越來越不特別。因此,能夠深刻體驗當地人生活的「人助旅行」也就成了新一代旅行的趨勢。

Photo Credit: Soumyadeep Paul CC BY 2.0
旅行4.0─人助旅行
不管跟團旅行、自由行、自助旅行,想深入當地人生活都會面臨比較高的障礙;歐美時興的「沙發衝浪」又有安全性的考量,而且這種短暫、帶目的性的交流,很難和沙發主人成為真正的朋友。
當我回想我過去的旅行經驗時,我發現,我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了我自己的「人助旅行」。到現在我已經旅行了二十多個國家,對很多重度旅行者來說,不算多,但大部分的旅行,我是到當地去拜訪朋友,住進當地人的家,和當地人一起生活。
我住進克羅埃西亞人的家,體驗經濟衰退的南歐國家的樂天與散漫,以及無奈。
這位朋友,是一個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忍者哲學家,讀的是怎麼想都不會賺錢的人類學,還雙主修注定窮死的哲學系。喜歡睡墳墓,因為覺得自己上輩子是日本人,因此學習日語、忍術;常常待在樹上數小時、鑽研日本動漫,電腦D槽裡有18禁神祕檔案,卻彷彿被詛咒一般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去日本。最後陰錯陽差來到台灣當交換學生,認識另一個喜歡日本的台灣女孩,然後把這個台灣女孩帶到克羅埃西亞兩次。一次見識克羅埃西亞的美麗,一次看到人民的哀愁。(更多關於克羅埃西亞的故事)
我住進以色列人的家,和猶太拉比一起過住棚節和安息日,和餐桌上五個國家的朋友在耶路薩冷討論以巴衝突,他們也好奇我和坐在旁邊的中國留學生的兩岸問題。
我的這位猶太朋友在服完以色列國民役之後便背起背包環遊世界兩年,在旅行的終點,來到他一無所知的台灣,認為台北是他旅行過最棒的城市,就在這裡定居一年。回以色列後念念不忘台灣,又到了台南念博班,還成立外國背包客的台灣交流平台Taiwanderful – Taiwan’s Travel & Culture Guide,最後因為一個女孩而心碎離開台灣,但仍希望有一天能回來。
我住進巴勒斯坦人的家,感受穆罕默德的自由靈魂、家庭與愛情,在和疑似恐怖份子的巴勒斯坦青年看完階寧屠殺影片之後被索吻 (巴勒斯坦的初吻)。
我住進德國人的家,和全村的人一起喝啤酒,跟歷史迷大開納粹的玩笑 (我最親愛的P)。
我住進斯洛伐克人的家,讓一個天才藝術家帶領深入千年小鎮的魅力(楊過的珠寶盒)。
我住進芬蘭人的家,一起全裸泡家庭桑拿,到森林和大黑熊露營,體驗芬蘭學生使如何從小訓練野外求生術,和朋友全家族到森林砍材、在五月節與當地的學生和整個城市一起喝醉。
我住進法國人的家,感受法國人的生活浪漫美學,在後院的午覺、BBQ、以及艾菲爾鐵塔下的紅酒。
我住進日本人的家,發現40歲的失業中年男子還是可以有環遊世界的夢(日本獨居怪叔叔);看到叛逆經道的阿拉伯人如何掙脫家庭的枷鎖奔向自由;遇見一個在2年內來台灣12次的日本男孩,非台灣人不娶,以及他另一個非俄羅斯女孩不娶的高中同學;半年後,這兩個CCR的忠實支持者買了一張機票把我送到日本和他們一起旅行!
而這些只是我這八年來人助旅行的一小部分。

Photo Credit: Desiree Kandou CC BY 2.0
我自己也沒想過最後會走得這麼遠,我從大學時期開始和外籍學生接觸,單純就是對世界的好奇,想知道不同文化的年輕人跟我們有什麼不同,而且和他們相處我覺得很好玩,也沒想過之後會有機會到他們的國家拜訪他們。後來和其中幾位都變成很好的朋友。也因為接觸了這麼多來台灣的外籍學生,我覺得自己也應該要像他們一樣,離開自己的國家,到不同的地方去看看,因此申請到布拉格當交換學生。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