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研究:台灣人有基因缺陷 ,「天生不是喝酒的料」

史丹佛研究:台灣人有基因缺陷 ,「天生不是喝酒的料」
Photo Credit: 油 甲桂 @Flickr CC BY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主要ALDH2缺乏症多出現在沿海地區漢人民族身上,因此像是中國大陸、日韓等國民眾都有這類基因缺陷,但台灣原住民就沒有缺乏。」

台灣人最不能喝?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指出,近半台灣人體內基因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 Deficiency),比例全球最高,以致純酒精(乙醇)無法代謝,若每天2杯紅酒,罹患頭頸癌和食道癌的比率就比正常人高50倍。

中時報導,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ADH)代謝成乙醛,再透過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為醋酸,由於乙醛被列為一級致癌物,若無ALDH2協助代謝,長期累積於人體,將會提高癌症的發生率。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高級研究員陳哲宏表示,史丹佛研究指出,大陸有35%的民眾體內基因缺乏ALDH2,日本為30%、韓國20%,但比起這些國家,台灣卻高達47%的民眾缺乏ALDH2,是全球比率最高的國家。

為何台灣人的體內基因缺乏ALDH2?陳哲宏指出,主要ALDH2缺乏症多出現在沿海地區漢人民族身上,因此像是中國大陸、日韓等國民眾都有這類基因缺陷,但台灣原住民就沒有缺乏。

自由報導,陳哲宏說,喝酒易臉紅的原因是酒精中的乙醛成分無法順利代謝,在血液中堆積,造成血管擴張、心跳加快;部分人有迷思,以為喝酒臉紅代表肝功能好,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

陳哲宏說,有這類基因突變的人若喝太多酒,乙醛容易堆積,日後罹患頭頸癌和食道癌的比率就比正常人高50倍;而國外醫生建議的每日兩杯紅酒有益健康只適用外國人,台灣人並非每人都合適。因缺乏ALDH2酵素的台灣人每天喝2杯紅酒,其罹患食道癌機會將較不喝酒者暴增50倍。

相關報導:

聯合報導,陳哲宏說,台灣人吃檳榔的人數在下降,但食道癌、咽喉癌比率卻上升,可能與喝酒、抽菸有關,因為菸酒都含有乙醛成分。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易引起頭痛、心悸、嘔吐、宿醉,乙醛也會和DNA結合引起基因突變。

蘋果報導,陳哲宏也提醒,民眾可自我檢測有無缺乏ALDH2酵素,以高梁酒、竹葉青等酒精濃度逾20%的烈酒,沾濕OK繃的白色紗布位置,再將OK繃貼在手臂內側,待20分鐘後撕下OK蹦,若接觸酒精的皮膚出現紅色斑塊,即代表缺乏ALDH2,若沒有紅色斑塊出現則代表不缺乏該酵素。

這項檢測準確性可達70%,他並建議喝酒臉紅者應少喝酒,以降低罹癌風險。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