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貶值不會引發通脹 問題是中國已沒能力救經濟

人幣貶值不會引發通脹 問題是中國已沒能力救經濟
Photo Credit: David Dennis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巴西和俄羅斯的故事並不能套用在中國當中,事實上它們的故事幾乎完全相反。

見到有人用巴西貨幣貶值引起通脹指中國貨幣貶值亦一樣引起通脹。經濟學思維真的是這樣的嗎?

首先我們看數據。巴西貨幣是在貶值,巴西的確是經歷高通脹,但這是否代表貶值就會必然帶來高通脹?有一點可以肯定,Correlation不代表Causation。

要檢驗這個主張我們需要考慮貶值引起通脹的機制是什麽。假如是說輸入性通脹,在經濟學中這叫做deteriorating terms of trade,即是入口價格的升幅因爲貨幣的關係快於出口的升幅。

觀察巴西出口略大於入口,加入其他就出現巨額經常項目赤字。而入口價格和出口價格越來越接近,出口價格更是大幅下跌。巴西的輸入性通脹,deteriorating terms of trade就是這個原因而造成的,但故事并不在此結束,我們下來還要問爲什麽出口價格有這樣大變動。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原因很簡單,巴西出口原材料而進口製成品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但製成品因爲價格黏性(人工)的問題下降速度不會太快。依賴原材料出口的國家透過出口所收的貨幣自然會減少,又因爲它們依賴原材料出口,出口減少等於經濟疲弱,因此貨幣匯價自然又跟著減少。不只巴西,加拿大也是一樣。

所以,巴西的問題並不「來自」貨幣貶值,貨幣貶值衹不過是結果,真正的原因是經濟疲弱、世界經濟不景和依賴原材料出口。事實上巴西並不想貨幣貶值,它不停的嘗試提高利率來提升貨幣價值,俄羅斯也是一樣。

回到中國,它的故事又不一樣了。中國出口製成品而進口原材料;它在經歷通縮而不是通脹它在降而不是升利率。所以巴西和俄羅斯的故事並不能套用在中國當中;事實上它們的故事幾乎完全相反,除了大家都出現貨幣貶值這個共通表象外:它們貨幣貶值的原因和影響絕不一樣。也就是說,以目前的數據,根據經濟學原理,我們在中、短期間難以看到中國出現deteriorating terms of trade(and in the long term we are all dead);通脹(小且不構成問題),尤其是進口物的價格會提高,但對經歷通縮的經濟體而言這是一件好事。

當然,這並不代表中國經濟沒有問題,事實上它的問題可大得很。但這個問題並不來自貨幣或金融,而是實體經濟。08年以來世界經濟一直蕭條,以出口爲主的中國就會出現產能過剩,企業減少投資意欲,而政府的基建投資又面對遞減回報。長話短說,除非世界經濟復蘇,中國經濟只會不斷下滑,而中國政府已經沒有能力去進一步刺激經濟。共產黨政權的唯一合法性又是來自於經濟發展,失去這一光環,它就會面對各種政治上的挑戰。問題是政治經濟。

說這麽多要帶出的重點是,分析依賴道理和理據,正確的分析能讓你想清楚問題的核心是什麽,而不是停留於表象。明白核心問題你就可以想辦法去作出改變;停留於表象你就衹能鸚鵡學語人云亦云,丟失自己的腦袋之餘也不能提出任何有價值的言論。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facebook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