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重金屬爐渣坑竟種稻 議員爆:去年還種向日葵,無人知流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08年台南市清水路安平港邊空地曾遭掩埋電弧爐渣,當時台南市環保局開挖採樣檢測,證實土壤遭重金屬污染。嘉義縣調查站說,這次的爐碴米是直接將米種在大量爐渣土上,「光聽就覺得恐怖。」
當心黑心爐渣米!台南市學甲區明祥馨公司取得廢棄物再利用許可後,收受鋼鐵廠之電弧爐爐渣,卻棄置於將軍溪畔之4甲多農地及工業區土地上。電弧爐爐渣照規定「完全不得」與土壤接觸,明祥馨公司竟還利用傾倒爐渣的土地種稻,這些含多樣重金屬的爐渣米有高致癌風險,所幸目前並未流入市面。然而立委今日則爆料該處曾栽種可提煉油品的向日葵,流向未知令人憂心。
風傳媒報導,嘉義縣調查站去年10月偵辦廢棄物傾倒農地案,發現該事業廢棄物來自明祥馨,經調查更發現該公司並未依規定將收受之事業廢棄物再利用,僅將少量有價值之鐵屑販售後,直接將約40萬噸之爐渣掩埋在面積約4甲多之將機溪畔農地及公司附近之工業區土地上。
蘋果報導,嘉義縣調查站14日在學甲區開挖時,發現被埋了爐渣的土地上還種了綠油油的稻作,這些都是來自燁聯、華新麗華、威致、世佳、易昇、協勝發共6家鋼鐵廠的電弧爐爐渣。據估計,明祥馨所為,四年多來不法利益將近2億餘新台幣。
爐渣米最令人憂心的是高致癌風險,2008年台南市清水路安平港邊空地曾遭掩埋電弧爐渣,當時台南市環保局開挖採樣檢測,證實土壤遭重金屬污染,並發現土壤中的鋅、銅、鉻、鎘、鉛等重金屬濃度都超標。嘉義縣調查站說,這次的爐碴米是直接將米種在大量爐渣土上,「光聽就覺得恐怖。」
嘉義調查站也進一步追蹤發現,農民林富順於爐渣掩埋處租田種稻,於上月12日收割濕稻穀後,賣給將軍區萬國稻穀廠。
蘋果報導,萬國稻穀廠負責人黃信升原本不透露稻穀流向,台南市政府聯合稽查小組15日會同嘉義縣調查站再度前往該廠,在稽查人員搬出《食安法》重罰300萬元後,黃信升才說出27公噸濕稻穀已流向嘉義縣三合豐碾米廠,幸全未流入市面。
嘉義縣調查站副主任楊師宏說,林富順的米烘乾後,分裝為24公噸每公噸一包的太空包,擔心可能混入其他來源稻穀,追加封存同廠內約45公噸稻穀,共封存69公噸稻穀;農糧署並抽樣送檢,報告預計一周後出爐。
中華醫事科大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等人,昨到該農地探勘,快篩測出鉻濃度比土壤管制標準高出10倍以上,他提醒檢調、環保單位要做更大範圍的採測,以確定污染程度。
自由報導,市議員林燕祝則接獲民眾檢舉,今(17日)爆料指出,當地在種植稻米之前,曾於去年種植向日葵,但向日葵做何用處,是不是提煉食用油?是不是同一農民所種的?迄今沒人知道,痛批政府完全沒有掌握。
中央社報導,林燕祝表示,出身學甲區的市議員謝財旺在兩年前就曾提出質詢,指稱傳言有人在學甲區大量購買土地,疑似掩埋爐渣,並向市府檢舉違法傾倒爐渣一事,但卻沒有下文。有民眾轉向嘉義檢調單位檢舉,終於被查出違法情事,台南市政府作為消極,實在很丟臉。
她說,明祥馨公司和郭姓業者共在學甲購置近50筆土地,買這麼多土地做什麼?背後是否有民代在撐腰?相關單位都應深入追查。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對此表示,學甲區公所農業科並未接獲這塊土地的農民申請種植、及其他相關的補貼申請,無法馬上掌握曾經種過什麼,還要再查。環保局則指出,明祥馨公司的相關再利用業務已暫時停工。 新聞來源:
- 7萬斤爐渣米含重金屬 致癌風險增(蘋果日報)
- 緊急查封69噸 爐渣米幸未上市(蘋果日報)
- 學甲爐渣米農地 議員爆:去年種向日葵憂流向(自由時報)
- 爐渣填地租農民 議員爆不只種米(中央社)
- 四萬噸爐渣米流入市面 吃下肚後恐致癌(風傳媒)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