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害怕數學的家長幫孩子做功課會適得其反?

害怕數學的家長幫孩子做功課會適得其反?
Photo credit: OakleyOriginals,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研究顯示,經常協助子女做功課的家長,如果本身害怕數學,其子女的數學成績反而會下降,閱讀測試的成績則不受影響。

近年香港學生功課越來越多,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亦曾拍攝一集〈功課奴隸〉探討此問題。家長協助監督孩子做功課的情況也更加普遍,但最近有研究顯示,對數學比較焦慮的家長,在協助孩子做數學功課時就要小心,不要把這種焦慮「傳染」給孩子了。

不少人在求學時都害怕數學,這可以稱為數學焦慮。有心理學研究指出有數學焦慮的人,傾向避開數學、對數學有較差印象、學習數學的動機亦較低。最近以芝加哥大學學者Erin Maloney為首的一組心理學家,嘗試找出家長的數學焦慮對孩子數學成績的影響,論文發表於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

該研究的對象為379名一至二年級的學生,也包括他們的老師和家長,所有人都需要接受數學焦慮評估。此外,學生須於學年初完成數學能力、閱讀能力評估,學年完結前再做一次。家長則填寫問卷,提供其幫助孩子完成數學功課的頻率、最高學歷、曾讀過的數學課程科目數量等資訊,研究人員亦測試了老師的數學程度。

測試結果顯示,對數學焦慮程度低的家長,協助子女做功課的頻率對其子女的數學成績沒有顯著關聯。然而對數學焦慮程度高的家長,協助孩子做功課越多,其子女於學年末的成績越差。即使把其他因素計算在內,包括老師的水平以及社會經濟地位等,結果仍沒太大差別。不過,這只是指數學科,其他習作不用太擔心,例如家長的數學焦慮是不會影響子女閱讀測試的成績。

論文指出,數學焦慮程度較高者對數學的態度比較負面,因此這些家長在協助孩子完成功課時可能不經意造成影響,但我們仍需要更多研究去了解兩者的確實關係,例如這些家長面對孩子計錯數時,是否表現得較困擾,久而久之孩子也對數學產生了焦慮。

另外,由於大部分回應的家長及老師均為女性,數據並不足以用作研究性別的影響。

研究結果雖然可以詮釋為「對數學較焦慮的家長不應協助子女做功課」,但也不是沒有其他解決方法,害怕數學的家長不用灰心。過去有研究顯示,成年人可以降低數學焦慮,從而提升數學能力。此外,提供指引給家長,或讓家長用其他工具——例如書、遊戲和電腦軟件——跟子女互動,同樣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核稿編輯:周雪君

20150818更新︰
期刊名稱加上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