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效應》最後的九問:導演諾蘭嘗試解決的人性難題

《星際效應》最後的九問:導演諾蘭嘗試解決的人性難題
Photo Credit: Interstellar Movi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人類面對未知的恐懼及無法抵擋的機器人趨勢時,諾蘭想給予人類的,就是這一點情感,這一點希望。

文:孔宇萱

整部電影,就如同導演諾蘭(Christopher Nolan)之前的作品一樣,圍繞在人性的探討。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為何能刻畫出如此深刻經典,作者以極細膩的手法,去描述了更深沉的人性,讓角色在觀影者面前完全的敞開自己,也讓觀者能去思索,這些一直都存在,卻未曾仔細去探討的東西。

在《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也是如此。諾蘭對於人類所面臨的人性掙扎,以及有些現實世界目前仍在爭辯的答案,給出了自己認為的看法與觀點。

(提醒:若還沒看過此部電影,以下透露出很大部分的劇情,請謹慎選擇是否觀看)

《星際效應》的一開始,透過一些簡單的描述及畫面,漸漸地讓我們思考,生存在這樣惡劣環境下的我們會遇到什麼樣的場景,先把我們抓進電影裡去感同身受。

問題一: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會導致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的價值觀與心態怎樣的轉變?

問題二:最充滿探險精神、最優秀的人,與地球上的其他人類,會有什麼區別?

男主角庫珀(馬修麥康納 飾)與女兒莫菲去學校與教師會談,電影藉由學校教育點出在地球的人們普遍的心態與價值觀,放棄去承認還有往外拓展的可能。之後更從NASA必須要偷偷地運作太空計畫所顯現的落魄,最為強烈的點出了這一點。

連唯一能向太空敲門的NASA都沒有必要運作了。

到這裡,我們已經看出NASA以外的全人類的心態及價值觀,在惡劣環境的壓迫下產生了什麼樣的巨大轉變。接著,諾蘭要繼續講述,地球上最充滿探險精神、最優秀的人,會怎樣?

目前普遍的世人認知,NASA就是全人類往宇宙冒險發展的象徵,只要是NASA做的事,就帶給我們探索未知的力量。它是所有人類最最單純的嚮往,一切恐懼不安的情緒碰到了NASA都消失了。

庫珀一開始被NASA抓捕時,原本氣氛很令人不安,就算他看到了認識的教授也一樣。卻在知道了這基地是NASA所擁有的就突然完全安心了,不需要去懷疑還有別的動機。這就是NASA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不論在電影裡或是在現實之中都是如此,人們不會認為NASA會做壞事。觀影者很容易的就能接受NASA的正面形象,不需要花一堆功夫去解釋為何庫珀這麼容易安心。

建立起這個形象之後,再在整個電影堆疊高潮的時節點,讓這樣具有完美形象的NASA瞬間崩壞,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在NASA這個正面形象的作用下,將裡面最優秀的兩人捧到跟天一樣高,接著讓NASA最優秀的兩個人,都分別出現了問題,先讓你一步一步的跟著電影人物一起看到端倪,再讓你跟裡面的人物同一時間發現問題,如此就有一種從天上掉到地板下的臨場感。

其一是布蘭德教授(米高肯恩 飾),他的思維其實已經和地球上的其他人類一樣了,認為事情已經毫無可能性,地球沒救了!所以他不斷的在解一個他自己也知道解不出來的答案,因為他已經徹底地放棄希望。

其二是曼恩博士(麥特戴蒙 飾),一直以來都是最優秀的他,當面臨了生死關頭,決定造假欺騙,決定犧牲所有人來保全自己的性命,甚至到最後失去了所有的理智,最優秀的太空人,在最簡單的太空船接合常識上,送命了,何其諷刺!

諾蘭在此告訴世人兩點,一、即使智力超群,經驗豐富,只要做錯了選擇,一夕之間,以往的輝煌都會化為烏有。二、當這樣的人失去了理智,完全被情感支配,最終會招致毀滅。

至此,地球上所有人類的心態及價值觀都出現了改變,而地球上最充滿探險精神、最優秀的人,與其他人類,都因為環境的壓迫,而產生了一樣的心態。但是,諾蘭在這裡,讓這兩個NASA的夥伴,出現些許的不同。

布蘭德教授雖然自己放棄了一切,但他其實並沒有完全被情感給蒙蔽,他還保留一絲的理智,做出了另一個選擇,就是送庫珀去外太空,也因為他的選擇,讓他畢生的努力,不會化為烏有。

在他的誤打誤撞之下,讓庫珀這個因子,能夠被送往宇宙,讓一切有了希望,讓一切的事情得以轉動。

這是諾蘭的作品裡,一直喜歡給人留一點的東西,希望。

因為他非常清楚,人只要有希望,一切都有變好的可能性。

Photo Credit: Interstellar Movie

Photo Credit: Interstellar Movie

問題三:在NASA最優秀的科學家都淪陷的時候,人類該怎麼辦呢?希望到底在哪裡呢?這個問題也就是,眾人皆醉的時候,該怎麼突破重圍呢?

諾蘭擺了兩個,就只有兩個可能性在裡頭,也是唯一的希望。

在全地球人都放棄的情況下,有兩個人,跟所有人都不同。這在現實的生活世界裡,等同於兩個跟社會格格不入的人。擺在電影裡面,我們當然喜歡看,但實際上在生活中相處,我想,只有極少數的人願意承擔與所有人都不同的壓力。

這兩個人就是庫珀與莫菲,這我們可以從影片中看出端倪。

從一開始庫珀為了追逐無人飛機而直接駛離道路,不顧玉米田而直接駛進去。(要知道,此時地球的糧食非常珍貴,駛近玉米田破壞農作物這種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能毫不猶豫地去做的)莫菲不顧未知的危險也要躲在副駕駛座;在自己的哥哥不承認孩子有病的情況下,勇敢的救出自己的姪子與大嫂;還有最後也跟他爸一樣駛進了玉米田這些事,其他角色都做不到。

這兩個明顯與其他安定不同的存在,顯示出整個電影的突破點。

諾蘭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是自己認定是對的事,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說你錯了,你還做下去,而且你不只做下去,你還堅持到底的做了下去。

在一片黑暗的森林裡,只要點起星星之火,仍可燎原。

不論多麼絕望,只要仍有一點點希望,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