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政府過度傾中、總統鬥爭國會議長、大學生學運:這裡不是台灣是緬甸

政府過度傾中、總統鬥爭國會議長、大學生學運:這裡不是台灣是緬甸
Photo Credit:Eddy Milfort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就在緬甸人民跟國際社會引頸企盼時,70歲的現任總統登盛(Thein Sein)卻動用維安部隊包圍自家執政黨聯邦鞏固及發展黨的黨部,罷黜黨主席,也是緬甸民主化的推手瑞曼(Thura Shwe Mann)。這晴天霹靂的執政黨內部政變,權力重組,讓緬甸的民主改革蒙上陰影。

緬甸這個東協的明日之星,似乎正在平順地往民主改革的道路前進。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備受矚目,可望在今年11月的國會選舉中一舉成為國會最大黨,而年初爆發的學運,也迫使政府跟學生談判,最後同意學生要求。

然而,就在緬甸人民跟國際社會引頸企盼時,70歲的現任總統登盛(Thein Sein)卻動用維安部隊包圍自家執政黨聯邦鞏固及發展黨的黨部,罷黜黨主席,也是緬甸民主化的推手瑞曼(Thura Shwe Mann)。這晴天霹靂的執政黨內部政變,權力重組,讓緬甸的民主改革蒙上陰影。

瑞曼原本是軍政府的第三把交椅,軍政府時期是上將軍銜,當時位階甚至高過現任總統登盛。2011年緬甸軍政府改組為文人政府,瑞曼就擔任國會議長,兼任執政黨副主席,積極推動民主化改革。這樣一個堅定的改革派,最後在登盛就任總統後成為執政黨主席,可望成為接班登盛的下任領導人,是緬甸順利走向民主的一大關鍵人物。

(相關新聞:緬甸爭權鬥爭公開化!經過軍方一夜包圍 執政黨宣布撤換黨魁

瑞曼跟翁山蘇姬的關係十分良好,而這正是他讓前軍政府為班底的現任執政黨不滿的主因。登盛在罷黜瑞曼在黨內所有職務後,不諱言的表示就是因為瑞曼跟反對黨友好關係的吃裡扒外情事,導致整個事件的發生。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瑞曼跟翁山蘇姬。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而登盛的計謀卻沒有完全得逞,瑞曼仍是下議院議長,而下議院更通過決議支持瑞曼在議會的領導權。這個情況讓翁山蘇姬找到機會,向瑞曼伸出橄欖枝,宣布與瑞曼結盟。登盛在這場權力鬥爭下,反而成為輿論上的輸家。

國會議長瑞曼跟總統登盛的衝突完全爆發可能是因為11月國會議員的提名人選問題。緬甸憲法中規定,總統候選人需要有議員身分,雖然登盛已經70歲且無連任的機會,但只要誰掌握的國會議員的提名,就能進而掌握下一屆總統候選人。登盛免除瑞曼一切職務,就等於讓自己掌握了下一屆執政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權,使自己可以欽點能繼承自己政策意志的人。

這樣的政局動盪加深了緬甸為來的不確定性,而民主化的進程其實也創造了新的問題。緬甸實際上為中央政府控制的土地只有6成,其他部份都是由許多民族武裝割據分子所控制,這也是緬甸政府在修憲上困難重重的原因,因為修憲的同時各方民族武裝割據都會前來要求更多的自主權利。目前的憲法指定四分之一的議員須為不用經過選舉的軍人保障名額,讓民主化的緬甸仍由前軍政府班底控制。

(相關新聞:翁山蘇姬呼籲少數民族的武裝團體 簽停火協議前三思

到底緬甸未來是不是向外界過去認為的樂觀,可以從兩則新聞看出端倪。今年半年,果敢地區華人後裔的反抗軍叛變,讓緬甸出動軍機掃蕩誤炸雲南農民,引發中緬兩國矛盾。5月時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難民受到嚴重迫害而逃離緬甸。這兩個新聞都顯示出民主化後的緬甸需要面臨的挑戰。

緬甸就如同早年的國民政府,政府並沒有實際控制全部的領土,地方武裝割據勢力仍猖獗。而民主化以後也讓宗教的衝突浮上檯面,緬甸為主的佛教徒就與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在民主化以後矛盾全面爆發。2011年民主化後,隔年隨即爆發對羅興亞人的仇恨攻擊。

民選政府反而利用這股仇恨來贏得更多民眾的支持,他們對羅興亞人的迫害放任不管,甚至火上加油,隔離他們的居住地,讓他們自生自滅。然而,翁山蘇姬更是因為怕得罪選民,不敢直接聲援難民,最後甚至引來達賴喇嘛呼籲翁山蘇姬發聲。

(相關評論:他們集合整村積蓄,只為換取一個青年離鄉的機會:羅興亞人的邊境漂流,究竟何去何從?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而緬甸的民主選舉更是世界強國的權力角逐,緬甸一向親中,直到今年3月對北方果敢地區的華人後裔清剿才開始跟中國有些許矛盾。登盛今年7月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更直接表示緬甸的經濟上十分需要中國。緬甸人民對執政黨的反感一部份就在其親中的立場,而翁山蘇姬背後的西方勢力也是兩造對抗的一大原因。

然而,翁山蘇姬也迫於現實,在6月訪中時,對中國人權迫害議題選擇沉默,畢竟訪中是為了日後執政的準備,而緬甸的經濟已離不開中國。從羅興亞人的故事我們可以得知翁山迫於現實壓力下會放棄其追求人權民主自由的信仰。中國當局也了解這點,所以敞開大門迎接翁山蘇姬,讓長期與中國當局友好的前軍政府班底現任執政黨相當難堪。

這些因素都讓緬甸的民主化歷程將面臨許多挑戰,翁山蘇姬的全國民主聯盟是否有能力在執政後免除另一波與軍系殘留勢力的鬥爭,加上國內民族分裂的局勢,也讓翁山蘇姬勢必需要軍隊的支持。而作為西方勢力的代表,如何與中國互動而不影響美國對其的支持態度,或者要怎樣在中美中平衡獲取最大利益,都是極高難度挑戰的課題。

總統試圖剷除國會議長、大學生爆發學運、政府向中國靠攏引發人民不滿,這些類似的故事在許多地方上演,緬甸未來的走向,值得我們關注。

相關新聞和評論:

▲ 關鍵評論網現在有「關鍵評論網 東南亞」Facebook專頁了,帶你掌握第一手東南亞的新聞、評論,現在就Like

Photo Credit:Gzooh CC BY 2.0

Photo Credit:Gzooh CC BY 2.0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