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不敗魔法煉金術:《美女與野獸》如何塑造出「新時代女性」輪廓?

迪士尼不敗魔法煉金術:《美女與野獸》如何塑造出「新時代女性」輪廓?
Photo Credit: Beauty and the Beas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論妳是哪種迪士尼公主、或哪位好萊塢女英雄,僅是要莫忘初衷的希望,我們都會像片尾說的一樣:「Always Mean Amazing Things。」

文:Jen Chen

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音樂劇於8月13日抵台首映,「當晚眾星雲集,明星藝人抵達現場相互輝映…」想當然爾,是媒體千篇一律的報導內文。演出數日至今,無論在紙本或網路新聞版位,仍屢不見上述之外的話題。

《美女與野獸》,堪稱迪士尼影業史上最完美的劇本

倘若真僅如報導般片面,那著實可惜了;因為《美女與野獸》堪稱是迪士尼影業史上,最完美的改編劇本。迪士尼劇作家傑森.瑟瑞爾(Jason Surrell) 曾在其2011年發表的 《迪士尼的劇本魔法(Screenplay by Disney) 》一書中,具體分析過其成功之道;從劇本改編、角色設定、台詞編寫、音樂編曲、動畫顏色等配置,讓這部劇本形塑出迪士尼動畫,最完美典範的黃金公式。

作為公關媒體從業人員,一般接獲策展需求初期,為操作多樣新聞角度,避免過度使用諸如「眾星雲集」等單一題材,會多番蒐集相關資訊,以利中後期極大化展覽或演出的曝光。

好比,2003年《(Cats)》 劇首度來台公演,那是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最著名音樂劇,在紐約百老匯公開上演18年、創下7,485場的紀錄後,終於熄燈並在全球巡迴初來到台灣;今年4月來台的《鐘樓怪人(Notre-Dame a Paris)》,是法國最偉大文豪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29歲即完成的作品,受各界關注乃因距離法國劇團首次登台演出已睽違10年。

有感一齣經典並具跨時代意義的作品,皆有其在歷史地位上無法被取代的意義,但《美女與野獸》此次來台,卻始終少有較為深入的不同視角,得以讓外界將它在「卡通片」這個定位之餘,再探其究竟。

Photo Credit:  Pete Bellis @ Flickr CC By 2.0

Photo Credit: Pete Bellis @ Flickr CC By 2.0

迪士尼魔法煉金術的黃金模式,透過賣座主題曲看端倪

最初改編自1756年法國童話,《美女與野獸》的女主角貝兒(Belle)在那個年代,還不完全被刻劃的像現在一般獨立自主。18世紀的貝兒,其實是備受兩位男性控制,仍依附在父親與野獸之下的;根據原著和當時社會風化的描述,貝兒甚至對兩名男性的奉獻,多半也是出於盲目。

但1980年代開始,全球經濟局勢穩固,兩性平等意識崛起,迪士尼察覺過去躺著被王子親親的真愛之吻,早不大為觀眾所接受,故逐漸做了改變,並在1991年發展了《美女與野獸》這部重新包裝的動畫劇情片。《美女與野獸》同時是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獲奧斯卡金像獎(The Oscar)提名「最佳影片」的動畫劇情片;在這之前,最佳影片一直都是由真人電影所獨佔的。

「每一部迪士尼編劇之所以能成功,皆在於主角於音樂和台詞中,反覆唱出及說出心中最迫切渴望的夢想;他們將讓觀眾感同身受,並在一場戲幕的時間內,共同殷切期盼這份夢想在終場的來臨。」

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 1989)》的愛麗兒(Ariel)一生最迫切的夢想,是成為「你世界的一部分(Part of Your World)」,而非終其一生待在海底;《風中奇緣(Pocahontas, 1995)》的寶嘉康蒂,追求族人與大自然「風之彩(Colors of the Wind)」不可泯滅的關係;《花木蘭(Mulan, 1998)》極度渴望知道,跟「倒影(Reflection)」裡比起來,最真實的自己是誰;以及日前最火紅的《冰雪奇緣(Frozen, 2013)》,艾莎(Elsa)盼望「拋下過去(Let It Go)」包袱,勇敢活出自己。

迪士尼的電影,在主角採取行動解決問題之前,有個情感上無法抗拒的依附,可能是關乎它們畢生的極度追求、抑或是之於精神的寄託,觀眾因為能認同這些人類的生存目的和道德問題,因此開始伴隨電影發展,與主角們透過反覆吟唱的歌曲,逐漸感同身受。

反觀,現今的動作劇情片以科幻故事為主,但,《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裡,杭特探員(Agent Hunt)畢生渴望的是什麼?《即刻救援(Taken)》的老爸,總不能一生只追殺欺負女兒的人吧?那貝兒呢?貝兒最迫切的,就是不斷學習新知,並出去看見這個世界。

Gaston: “How can you read this? There’s no pictures.”|Photo Credit: Beauty and the Beast

經典動畫女主角們,隨世界潮流刻劃女性平權

你知道,貝兒是迪士尼設定、第一位會讀書的女主角?不只如此,她還是迪士尼動畫史上,第一位打破傳統,不再默默等待王子援救,而以充滿理想與勇氣並且主動保護他人,最終反倒救出王子的新時代女主角。事實上,從《小美人魚》的推出,已不難看出迪士尼早有此一企圖,嘗試配合世界的潮流,一改傳統公主被動等待王子的搭救,強化女性堅忍勇敢的形象。

但《小美人魚》 劇中角色是少女,故愛麗兒算是個充滿青春期憂慮的女孩,導致此劇縱然成功跳脫非典型女主角,卻未隨世界步伐,將「新女性」議題發揮完全,讓愛麗兒停留在追尋看見海外世界的同時,卻依然為了和男人在一起而犧牲自我,把動人的聲音給了烏蘇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