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國朋友成功進行「語言交換」的9大訣竅

和外國朋友成功進行「語言交換」的9大訣竅
Photo Credit: International Disaster Volunteers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至於中級與高級就可以不一定要有教材,而是隨意聊天。(當然有教材也很好)

7. 讓語言學習者多講一點

因為我們不是彼此的老師,只是語言交換的夥伴,所以重點是在於多練習,而不在於單向教學。以中英語言交換為例,在中文時間裡,我會盡量扮演聽者的角色,讓對方主導整個談話,我是以問問題居多,讓對方多用中文來發表他的意見。如果對方卡住的時候,我才會介入教學,告訴他不會的生詞,或者跟他說如果是我,我會怎麼說這句話。反之亦然,在英文的時間裡,盡量強迫自己多開口說話,而不是指是去聽對方說話,當應聲蟲。

語言交換不只是訓練英文口說的能力,而是訓練自己用第二外語思考的能力。

沒有開口說英文的習慣以前,我們很難針對同一個議題跟外國朋友深入聊天,因為我們的腦袋仍然是一個中文的腦袋。當剛開始練習用英文思考時,我們傾向在腦中搜尋「我們會講的話」而不是「我們要講的話」。所以常常東聊一塊、西聊一塊,每個話題都聊得不痛不癢,都是講自己本來就會講的,沒辦法針對同一個主題延伸討論,因為那個是我們不熟悉的部分,不是因為我們不會講,是因為我們不習慣用英文跟人家聊天。

好在透過大量練習可以增加這個能力。而練習的方法無他,就是多用英文思考。

除了和外國人面對面用英文聊天,在網路上找外國網友打字聊天,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喔。

所以記得,在語言交換時,在中文時間裡,讓對方多開口說中文,不要剝奪讓對方練習的機會;在英文時間裡,爭取自己的發話權,開口說英文,練習用英文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Photo Credit: International Disaster Volunteers CC BY 2.0

Photo Credit: International Disaster Volunteers CC BY 2.0

8. 不知道要聊什麼,就從生活開始吧!

  • 你這禮拜過得怎麼樣?
  • 這禮拜有什麼有趣的事嗎?
  • 工作怎麼樣?
  • 家裡還好嗎?
  • 上次你說周末去了哪裡,結果怎麼樣?

每一次跟我的紐西蘭交換的開始都是這樣開始的。不要小看這種很簡單的問題,這些是最好的英文口說練習題。這個練習有點像是「看圖說故事」,訓練的是敘事能力。你現在自己就可以在家裡試試看用英文回答上面那五個很生活化的問題,看看你能不能夠很流暢的用英文來說自己的生活。對於沒有開口說英文習慣的人,這些問題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呢!

如果連這種跟你最相關的話題都說不好了,你怎麼期望能夠用英文來更進一步討論更深入的話題呢?

我覺得和歐美國家的朋友聊天,生活經驗很重要,他們會希望你是一個懂得生活、或者是很有趣的人。如果每個禮拜的語言交換,都能夠花5到10分鐘聊聊彼此的生活,練習和外國人輕鬆自在的聊天,之後在語言交換的場域以外遇到外國人,也可以跟他很輕鬆的談話喔!而且這樣的話題容易拉近兩個人的距離,雖然只有在語言交換時間見面,但是好像都參與到彼此的生活,慢慢就會變成朋友了。^^(至少在我的經驗裡面很管用喔)

9. 試試看用英文跟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原本就已經熟悉的事

在英文時間裡聊你自己、聊台灣的事,聊你熟悉的事,你會發現你所熟悉的會變成你不熟悉的。你會發現,你原本習以為常的一切,會因為跟你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問的問題,而變得很陌生。你會開始重新看見台灣,透過外國朋友的眼睛。然後思考要怎麼去把台灣的故事說給他看。

讓自己變成外國人認識台灣的一扇窗,再從他們的眼睛,看見不一樣的台灣。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語言交換不只是語言交換,而是思想交流和訓練自己跳出原本框架來思考的一個很好的練習。

我的紐西蘭交換以前是主修經濟、哲學和政治。所以我很喜歡從台灣文化切入,跟他分享最近台灣的社會現象,然後聽他怎麼說。而他也總是能不著痕跡的搬出很多理論來討論我們觀察到的東西文化差異。從哲學裡的談人性、從經濟學裡聊22K。

我們聊天的話題大部分都是像這樣子的:

  • 台灣現在的核四問題怎麼樣呢?
  • 在台灣反核派的立場是什麼?擁核派的立場是什麼?
  • 你自己怎麼想?為什麼?
  • 為什麼反核的人不想公投?也因此知道紐西蘭是如何建立起一個無核家園〈一個有骨氣的國家:無核家園紐西蘭
  • 對於美國竊聽案跟台灣竊聽案你有什麼看法?
  • 你覺得竊聽是正當的嗎?你覺得XXX是否應該下台?為什麼?
  • 美國身為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但以竊聽收集情報,你贊同嗎?
  • PTT是什麼?
  • 22K是怎麼來的,又造成了什麼影響?台灣薪資和工時與對方國家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 我怎麼選擇我的大學科系,你又是怎麼選擇你要唸的科系的?
  • 父母親對你的期待是什麼?你爸媽會管很多嗎?
  • 台灣的婚禮長怎樣?那些習俗的意義是什麼?你的婚禮長怎樣?
  • 為什麼婚禮上會有政治人物? 為什麼孝順是好事?
  • 那台灣的喪禮呢?為什麼會有孝女白琴?為什麼有電子花車?頭七的意義是什麼?
  • 儒家思想對於台灣教育的影響?

你看,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對自己的英文口說訓練有幫助,讓自己用英文思考,還能夠幫助對方更了解台灣這塊土地,你也能夠從他們的問題中,重新思考我們習以為常的台灣的一切。

講了這麼多語言交換的心得,其實說建議也不敢,語言交換本來就有很多形式,只要雙方都能接受也合得來,怎麼做都可以。我只是把我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能給那些想要嘗試語言交換的人一點幫助。

本文獲得作者授權刊登,文章來源:「人助旅行」─交朋友,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