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可能還無法被科學「破解」,可是中醫還是有價值的

中醫可能還無法被科學「破解」,可是中醫還是有價值的
Photo Credit:Pfc. Jennifer Kennemer CC 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還是不能保證中醫未來一定真能讓科學給破解,但是我仍有信心。如果說要下個定論,我會說,中醫可能真的還不夠科學,可是中醫還是有價值的。

舉個例,我有朋友有高血壓,剛去治療時,醫師會先開一種藥,回去吃一個月看看有沒有效,如果沒有效就換藥,一直換到有效為止。

為何如此?因為同樣是本態性高血壓,不同病人的遺傳背景可能有所不同,或者吸收、運輸、代謝藥物的效力也不同,因此適合不同的藥。

數量遺傳學的研究也發現,歐洲人和亞洲人的高血壓,有些基因是不太一樣的,因為不同遺傳因子造成相似疾病是很有可能的。這就算是「體質」的不同吧?雖然我不敢說一定就符合中醫上體質的概念。

對「體質」愈來愈有科學上的理解,未來只要有足夠的知識,或許做個檢驗就能對症又對人下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想深入瞭解,請容小弟私心推介一本和好友合作出版的書《未來的基因體醫療: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これからのゲノム医療を知る:遺伝子の基本から分子標的薬、オーダーメイド医療で)(請參見〈從基因標靶藥物,到實現個人化醫藥的未來基因體醫療〉)。

我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過去以為不存在,或者不被重視的現象,可能會被科學家發現,是不無可能的。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還不能研究「氣」,不代表它一定不存在,雖然某前校長的研究不見得靠譜。科學還是得講求可證偽性,要能夠讓同儕在別的實驗室再現才算數,所以羅胖談到的科學方法,確實是必要的。

在七八千年前,遠在牛頓力學興起前很久很久,埃及人就建起了金字塔。因此,建造埃及的金字塔和歐洲的大教堂和高棉的吳哥窟不需要「科學」,只需要經驗的累積。可是沒有現在科學、工程技術,是建造不出台北101的。

以為中醫是國粹一定比西醫優勢,是不可取的心態,拜現代醫學和公衛所賜,我們現代的生活品質和壽命比只有中醫的時代還好很多很多。

對古人的實際醫療狀況想知道多一些,可參考譚健鍬醫師的兩本好書《病榻上的龍:現代醫學破解千年歷史疑案,從晉景公到清嘉慶25位帝王病歷首度揭密》和《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請參見〈25條病榻上的龍,完全顛覆你的想像!〉和〈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疾〉)。

現代醫學,雖然不完美,可是攻克的疾病愈來愈多。我們不該只因為還有疾病無法被完全治癒就對現代醫學失去信心,我有位好友,父親剛逝世。他父親晚年患上一種罕見的貧血,原本可以透過藥物來控制病情延長至少好幾年壽命。可是他卻鐵齒拒服西藥,自己去四處尋覓偏方,結果沒有任何偏方救到他的命,因為不聽信任醫師專業把命玩掉的,我敢保證絕對比被偏方救活的,還要多個千百倍。

最後,作個總結。我還是不能保證中醫未來一定真能讓科學給破解,但是我仍有信心。如果說要下個定論,我會說,中醫可能真的還不夠科學,可是中醫還是有價值的。

相關閱讀: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文章來源:The Sky of Gene

責任編輯:鄭少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