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童照片騷動歐洲良心 台灣去年也曾遣返庫德族難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的《難民法》草案至今仍躺在立法院,沒有建立任何難民認定、保護,或是尋求政治庇護者的機制。
一張敘利亞庫德族難民小男孩亞藍(Aylan)的遺體照片,引發全世界對難民悲劇的關注,也讓歐洲各國的難民政策急轉彎。ETtoday報導,原先對難民問題始終傾向獨善其身的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4日宣布加收4千名敘利亞難民,另增1億英鎊(約49.5億台幣)對敘利亞的人道援助預算。但他堅持英國只接收聯合國難民營內的難民,而非透過人蛇集團、冒著危險抵達歐洲的難民。
►一個敘利亞男童之死:如果這都不能改變歐洲對難民的態度,那什麼才可以?
中時報導,聯合國4日呼籲歐盟收容20萬名難民,以「共同策略」取代「零碎」的做法,來處理這次難民危機。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敦促歐盟實施大規模安置計畫,強制所有成員國參與,建立「足夠的接受難民能力」。歐盟執委會也曾提出,各國須按照經濟實力分配難民「配額」,25個歐盟國家都必須接收一定比例的人口,但是這項提議很快被許多國家拒絕。
聯合報導,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痛批歐洲只收容20萬名難民,遠不及土國的200萬。西班牙總理拉霍伊(Mariano Rajoy)呼籲全球協力終止敘利亞的內戰。義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則表示,對男童遇害照片群情激憤並不能解決問題:「照片讓每位父親都心碎,但我們需要全球性的策略,歐洲丟不起這個臉。」
各國因應難民危機的立場如何?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今年已有30多萬難民和非法移民橫渡地中海進入歐洲,超過去年總和,逾2500人在途中喪命。中央社報導,敘利亞戰火自2011年爆發以來,難民數不斷增加,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截至2015年8月,難民數已超過4百萬人。如今各國因應難民危機的立場如何?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歐盟
歐盟先前試圖說服成員國在未來2年接受4萬名敘利亞和厄利垂亞難民的配額,但徒勞無功。最終達成採志願方式,接受3萬2500名移民。由於移民潮大量湧入,光在7月就創下超過10萬移民抵達歐盟邊界的空前紀錄,歐洲聯盟28國內政部長將在9月14日召開緊急會議商討。
美國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自2011年起建議將1萬7000名敘利亞人安置在美國。美國因近年新增安全措施,安置程序多半花一年半或更久時間,目前收容約1800人。美國官員曾於8月24日表示,2016年預料將接收5000至8000名敘利亞難民。
加拿大
2名敘利亞男童及他們的母親在海上溺斃,一家人原本計劃移民加拿大的消息傳出後,加拿大公民團體要求政府加速收容難民的呼聲更為強烈。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4日表示,保守黨政府會檢討現行的難民審理制度,務必做到有效率。
瑞典
瑞典提供敘利亞難民永久的居住,造成難民爭相前往德國、北歐等對難民友善的國家。不過,反移民的瑞典民主黨支持率已經飆至近20%。
德國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3日已與法國總統通過電話,法德的立場是必須在歐盟設定有約束力的配額共同分擔負擔,這是團結互助的原則。梅克爾和奧地利總理法伊曼(Werner Faymann)協商後,5日宣布決定接收成千上萬困在匈牙利火車站多日的敘利亞難民。
法國
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3日說,法國和德國將聯合提案,對如何收容難民及公平分配到歐洲聯盟各國提出建議。
英國
英國4日承諾將收容4千名敘利亞難民,並提供1億英鎊額外援助。
奧地利
德國總理梅克爾和奧地利總理法伊曼協商後,5日宣布決定接收成千上萬困在匈牙利火車站多日的敘利亞難民。
匈牙利
匈牙利為控制移民潮,國會4日通過一系列法案,賦予警方更大權力,並訂定嚴厲懲罰措施,包括非法翻越邊界判處徒刑。堅持強硬的立場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3日表示,難民不該冒著孩子的生命危險,設法抵達歐洲。匈牙利拒絕接受強制性尋求庇護者配額,並在和塞爾維亞接壤的邊界,樹立尖銳的鐵絲網,遏止難民湧入。
►匈總理直言「移民請別來」 敘童父親:不再嚮往歐洲,只想守在妻兒墳旁
其他東歐國家
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等國家領袖4日公開表示,不接受任何難民收容的強制措施。
波斯灣國家
敘利亞人可以申請觀光簽證或工作證,進入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卡達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波斯灣國家,但過程所費不貲,外界一般認為很多波斯灣國家有不成文的規定,讓敘利亞人實際上難以取得簽證。另外,大多波斯灣國家,因為支持敘利亞境內不同的派系,不願對難民伸出援手。
【本世紀最嚴重的人道危機►敘利亞內戰】敘利亞的總人口數與台灣相去不遠,但全國有半數的人口、大約1140萬人逃離家園成為難民。你能想像這是何等光景嗎?敘利亞內戰從2011年3月15日開始已經過了4年,至今仍看不見和平的曙光。「阿拉伯之…
Posted by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on 2015年4月25日
台灣去年也曾遣返庫德族難民
其實台灣在去年11月,也曾發生3名庫德族難民欲借道台灣逃難,但因為台灣沒有相關難民保護法規,遭到移民署遣返。根據報導,移民署去年11月查獲3名敘利亞籍庫德族旅客,為逃避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迫害,持希臘假護照從菲律賓來台,欲再轉往歐洲,是戰亂欲取道台灣至他國的首例。3人遭移民署發現後,卻指背後有幕後集團利用台灣增加偷渡成功機率,將3人遣返菲律賓馬尼拉。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