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呼籲歐洲「1教區1難民家庭」 法極右派批德國「低薪找奴工」

教宗呼籲歐洲「1教區1難民家庭」 法極右派批德國「低薪找奴工」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天主教在歐洲目前約有12萬2000個教區,如果都能響應教宗的呼籲,將是一股非常可觀的力量。

自由報導,在奧地利與德國表示願意接受難民入境後,5日約7千名難民入境德國,6日再有1萬名難民長途跋涉終於抵達德國慕尼黑,車站外有著大批德國民眾在掌聲與歡呼聲中熱烈迎接難民的到來;同樣的情形也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發生。車站裡有大批志工準備物資與水親切提供,甚至還準備了玩具給難民孩童。

筋疲力竭的他們看到德國人高舉「歡迎到來」標語,不禁潸然淚下,直呼終於「被當人一樣對待了」。還有難民手持著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照片揮舞著,向德國民眾表示感謝。儘管近來德國仇外集會和攻擊外國人事件頻傳,但各地湧入的支援、捐款與志工源源不斷。許多人認為,德國經歷黑暗的過去,現在變得如此富饒,更有義務協助難民。

德國歡迎移民填補勞力短缺

中央社報導,除了提供保護的人道義務,留住這些尋求庇護者對德國企業界也有越來越重要的經濟考量,尤其是在德國人口迅速老化,以及低生育率正慢慢消耗德國熟練勞動力的情況下。勢力龐大的德國工業聯盟(BDI)主席葛里洛(Ulrich Grillo)表示移民當中許多人年輕且擁有「真的很不錯的資質」,「假使我們可以快速讓他們融入就業市場,就能幫到這些難民,也能幫助我們自己。」

德國目前失業率6.4%,是兩德統一以來最低水準,不過德國雇主團體BDA估計,德國仍缺14萬名工程師、程式設計師和技師。德國智庫Prognos預測,技術工人的短缺在2020年將增至180萬,2040年之前將多達390萬。

中央社報導,德國今年預定接納80萬難民,撥款100億歐元(約3672億台幣),是去年費用的4倍。估計地方政府安置1名難民的成本在1萬2000至1萬3000歐元之間,當中包括申請庇護期間的住宿、三餐、醫療照護與每月143歐元的零用金。區域當局須以5億歐元支付額外聘任的師資,以及以未定的金額另聘2000人,供聯邦移民、難民事務辦公室及加強警力所需。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梅克爾承諾收容難民不加稅

自由報導,由於今年德國的稅收優於預期,加上售出電信頻率的大筆收入,政府今年額外多出了50億歐元(約台幣1836億元)的財政盈餘,梅克爾5日表示,德國可在不加稅也不妨礙政府收支平衡目標的情況下,解決破紀錄的難民潮問題。目前德國在8月就已接受超過10萬名難民申請的庇護。

雖然德國敞開雙臂歡迎飽受戰爭蹂躪的敘利亞、伊拉克等國難民,但面對來自巴爾幹半島的「經濟移民」,如包括塞爾維亞、馬其頓、科索沃、阿爾巴尼、及蒙特內哥羅等國,則被視為較「安全」的名單,德國持保留態度,恐拒絕他們的庇護申請。

自由報導,隨著難民湧入持續創紀錄,德國與歐洲各國政壇均擔心將帶來嚴重後勤與政治問題。梅克爾所屬的保守派執政聯盟的盟友批評,德國接納難民給予歐洲「完全錯誤的信號」。其他歐盟國家對於如何處理難民問題也有極大分歧,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5日和奧地利總理法伊曼(Werner Faymann)通電話時,便說難民潮是「德國的問題」,因為柏林公開表示會歡迎敘利亞人。

法極右派批德國「低薪找奴工」

中央社報導,法國極右派領袖雷朋(Marine Le Pen)6日在東南法城市馬賽會議上,指控德國對數千名移民難民敞開大門,「德國或許認為國內人口快凋零了,也可能想降低工資、透過大量移民招募奴工。」馬賽是北非移民前往法國的重要目的地。

民調持續顯示,以強烈措詞反對移民為人所知的雷朋,可能進入2017年總統大選的第2輪決勝投票,但最終仍將敗北。雷朋控訴全歐盟失業率最低的德國,將其移民政策強加在歐盟身上,「德國不僅想主導我們的經濟,也想強迫我們接受數十萬尋求庇護的難民。法國沒有方法或意願敞開大門接受『全球的苦難』。」

一項民調顯示,法國民眾反對放寬取得難民身分的規定,包括逃離敘利亞內戰的難民。法國反對黨領袖、前總統的沙柯吉(Nicolas Sarkozy)也說,歐洲無法歡迎所有移民,他並疾呼設立專區,在尋求庇護者進入歐盟的邊境開放區域前進行過濾。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教宗呼籲歐洲各教區收容難民家庭

自由報導,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6日呼籲歐洲各教區(parish)、各宗教團體、各修道院、各聖所,各收容1個難民家庭,並表示梵蒂岡的2個教區將以身作則。天主教在歐洲目前約有12萬2000個教區,如果都能響應教宗的呼籲,將是一股非常可觀的力量。

教宗在羅馬聖伯多祿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發表奉告祈禱指出,只說「保持勇氣、撐下去」是不夠的,「數以萬計民眾為恐死於戰爭與飢餓,逃難尋求庇護,希望展開新生活,面對這場悲劇,福音呼喚並要求我們與最弱小和最孤苦無依的人為鄰,給予他們具體的希望。」

風傳媒報導,方濟各並援引《新約聖經》〈馬爾谷福音〉耶穌療癒一位聾啞者的故事,曉諭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一場奇蹟正在歐洲發生。我們的裝聾作啞、自私自利、沉默退縮,都已經被療癒了。」

瑞典、澳洲願收容更多難民

中央社報導,成千上萬名瑞典民眾6日聚集首都斯德哥爾摩,高喊支持收容難民,總理勒夫文(Stefan Lofven)表示會繼續接收難民,但也呼籲其他歐盟國家收容更多難民,「瑞典、德國和其他國家無法單靠自己的能力應付這次危機。」去年約8萬1000人向瑞典尋求庇護,僅次於德國,當中敘利亞難民人數占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