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為什麼人能接受數學天才是生活白癡,卻抗拒人權鬥士私生活糜爛?

為什麼人能接受數學天才是生活白癡,卻抗拒人權鬥士私生活糜爛?
Photo Credit: geralt CC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 Words Story, day 28:

6_Catherine

【翻譯】凱薩琳:有學問、有權勢、冷酷的蕩婦。

有點抱歉拿凱薩琳大帝做文章。但不論是史實還是稗官野史都指出,這位俄國近代史上兩位最重要的沙皇之一,是個難以歸類的人。

且不論做為女皇,像男性帝王一樣充實後宮,有沒有必要像武曌一樣被記為「穢亂宮闈」,還是只是盡傳宗接代義務罷了,淫蕩、冷酷、有學問、權傾天下,這些看似不相干但確實集中在這個人身上的特質,就連個性鮮明的雍正都少她一個淫蕩。這是獨門特色,還是無獨有偶?

我認為是無獨有偶。我們一直有個說話習慣,想把事物歸檔,說某某某「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表述方式往往是:「野比大雄是個笨蛋」、「胡蘭成是張愛玲的情人」、「希特勒是人類史上最善於激勵人心的演說家」。當有人說:「堅持『上醫醫國』的孫中山先生,是個不斷追求未成年少女的色老頭」時,我們很難馬上理解這個句子想幹嘛。

因為這種句子裡包含的情感判斷彼此間相互抵觸。我們一方面想藉「上醫醫國」來肯定孫文,二方面又感到一直追求未成年少女的老不修應該被否定,於是一時間,我們無法決定自己該對這個人有什麼感覺。雖然句子的任何一個部分我們都能理解,但這個句子畢竟沒有給出一個平衡的情感判斷,於是我們感到混亂。因為在多數時刻,我們都想要對一個人做出情感判斷,認同或否定、討厭或喜歡。

這種本能最終是不理性的迷思:我們太想對一個人決定自己喜歡他與否。於是我們把人歸檔為醉鬼、老處女、傻妞、帥哥、辣妹、自制力很差、非常強勢、不知變通、美得冒泡、智商破表。但一個醉鬼同時美得冒泡且智商破表很容易發生啊,只要一個幸而長得美貌的聰明鬼遭受打擊就是了。

內向者的力量是我很喜歡的一則 TED Talk。分享主題是點醒社會對活潑外向性格的迷思,並認識到內向者在自己性格不受阻撓時所能發揮的價值。但我不同意這場分享的一項預設:內向到外向是一道光譜,每個人的性格座落其上。我寧願把人類的內向或外向解釋為: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需要內向的時刻,也需要外向的時刻,才能達成平衡。沒有人需要自認為是一個內向者或外向者,也就沒有人會為一個內向者突然激昂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感到驚訝。

一個人的性格難免在成長過程中被很多不連續的事件和經驗形塑,但都成為了這個人的一部份。想把一個人用一種類型歸檔絕對會抹煞了這個人的許多特質,認為一些不相關的特質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不合理,也太小看了人生。

哦,如果你第一次聽到大月薰的故事而對孫逸仙的形象感到幻滅的話,再告訴你一件事:史上最負盛名的人權鬥士—金恩博士—私生活並不單純,會在教堂裡辦性派對

這裡還有更多 6 Words Story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