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眼田雞激增!兒童過早近視,長大易視網膜剝離導致失明

小四眼田雞激增!兒童過早近視,長大易視網膜剝離導致失明
Photo Credit: Alexandre Normand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Alexandre Normand CC BY 2.0

Photo Credit: Alexandre Normand CC BY 2.0

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的統計,99年幼兒園與國小一到六年級的近視盛行率都越來越高,幼兒園大班升國小一年級的學童之近視比率有快速大幅上升的現象。調查也可以看出,近視兒童在假日看電視、使用電腦上網或打電玩也較無近視兒童的平均時間長;近視兒童的補習時間也比無近視兒童還要長。

除此之外,台灣學童的近視率也是高居世界第一,可被稱為「近視王國」。以往兒童近視都是發生在國小中高年級,但2013年3-6歲學齡前兒童近視比例已提高至10%,台灣兒童近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學齡前過早學習才藝、大量閱讀和過度使用3C產品有關。

形成近視的原因

國民健康署表示,近視成因各界尚在深入的研究當中,除了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近年來實證研究也發現,兒童缺乏戶外活動為危險因子之一,因此增加戶外活動可具有保護眼睛的效果。

近視的成因很大可能是因為遺傳因素加上環境因素的外在影響,導致亞洲人近視的發生率遠高於其他人種,因此對於亞洲兒童眼睛的保育顯得相形重要。雖然近視的主因並沒有明確的科學根據,但由於現代人過度的學習負擔、使用各種3C產品和用眼習慣不良,都是導致人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造成近視的重要原因

7 大原因,兒童眼睛愈看愈近視

除了遺傳因素的影響之外,以下是台灣兒童視力不良的7大原因

  1. 看近處的時間太多。
  2. 戶外活動時間太少。
  3. 以室內遊戲為主。
  4. 燈光強弱不當。
  5. 圖書紙張、印刷太講究。
  6. 配眼鏡太隨意。
  7. 近視眼鏡度數太高。

國健署組長陳麗娟表示,臨床觀察,要是兒童太早近視的話,容易變成高度近視,且愈早近視度數增加也愈快,也容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裂孔、黃斑出血、黃斑退化或甚至可能失明等問題。

如何發現小孩有近視?

通常孩子不會發現自己是不是有近視,但其症狀也許能從小孩在學校上課看黑板時,或是在家看電視時能夠發現其症狀。當小孩若是有近視的症狀的話,會非常專注於看某樣物體;或者是他們為了想要看清楚,會試著靠近目標物,因此過度使用造成頭痛、眼睛疲勞等。若是小孩有抱怨任何有關眼睛的症狀,建議進一步和眼科醫生預約門診。

國民健康署也叮嚀以下孩子護眼6步驟

  1. 家長應把握放假時間,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增加親子感情與互動,也達到護眼舒壓之功效。
  2. 閱讀距離、時間、姿勢、玩玩具等,都會影響孩童視力。
  3. 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
  4. 看書保持35-45公分距離。
  5. 均衡飲食,天天5蔬果。
  6. 每年定期1-2次檢查視力。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亦建議2歲以下幼兒避免觀看螢幕,大於2歲幼兒每日也不宜超過1-2小時,讓兒童宅在家、黏著螢幕,對於視力和體力都有不良影響。因此也呼籲家長能夠帶幼兒每天戶外活動2-3小時,可減少近視發生與惡化。

除此之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建議5歲至17歲的青少年,每天累計至少1小時適當的費力身體活動,不僅可以降低肥胖,也可以增加腦力視力、提升學習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