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正面思考對他們來說沒那麼容易:憂鬱症和你以為的不一樣

正面思考對他們來說沒那麼容易:憂鬱症和你以為的不一樣
Photo Credit: geralt CC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 Words Story, day 29:

6_suicidal

翻譯:這傢伙什麼都有了,卻想自殺。

瑞士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但自殺率也高得驚人。只用「他們有房、有車、高收入、無戰爭,生活無虞,怎麼不想想敘利亞戰火中的人?」這麼簡單的邏輯,不單無法了解他們,還在否定他們的處境。因為憂鬱症患者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很多生理疾病都能夠被了解,或至少被體諒,但心理疾病比較困難,其中最困難的,就是憂鬱症。憂鬱症患者除了要面對自己的情緒,還要接受外在和自己的質疑:「你為什麼不正面思考?」如果正面思考就能像勵志心裡書籍說的那樣轉換心情,那百憂解就不會大發利市了。如果大腦能夠做到像勵志小品所說的「境隨心轉」,好像換個想法就能夠換個感受,那憂鬱症就不是疾病了。

憂鬱症最受誤解的一面就是:人們以為可以用思考控制情緒來治療憂鬱,但偏偏憂鬱症就是情緒超出思考控制範圍的一種失調。用生理疾病來譬喻就像:患者有瑞妥氏症,會不停眨眼。旁人卻要求他控制不能一直眨眼,好像他可以正常控制這些隨意肌一樣。但瑞妥症就是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控制部分隨意肌的失調症狀啊!

這場TED Talk的主題看似毫不相關,講的是癮君子如何成癮,但結論非常重要:人在缺乏與他人連結時容易對藥物成癮,但連結正常時,幾乎不會因為藥物而成癮。人際關係比我們向來所認知的更重要。憂鬱症更是一種失去和他人、和世界、和意義的連結的症狀。例如不知道自己現在努力做完的這項設計究竟有什麼意義、覺得自己身旁的人和自己的生命關聯薄弱、覺得世界的存在只是無謂地讓人可能承擔更多挫折和苦楚。

瑞士除了天氣陰鬱之外,也是一個個體獨立性很受重視的地方。除了獨特的直接民主,預設每一個個體都有獨立判斷國家重大事務的能力,還有完善的社會福利,讓人無需仰賴家庭或朋友等社交圈,也能安全生存。安全的經濟、安全的社會、高超的專業(知名的金融業和鐘錶業),都讓人不需要他人在自己的生活中。

孤單雖然可以不寂寞,但最令人感到寂寞的,不是需要他人時沒人在身旁,而是連對他人的需要都沒有。社會功能上不需要他人。生活因為不需要彼此幫助,就和他人分得愈來愈開,交集愈來愈淺,終於不再需要他人在自己生活中扮演任何角色,變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於是非常寂寞,因為不需要這個世界,卻活在這個世界上。

掙扎地活在和世界、和他人的糾結中,其實不是那麼壞的事情。一塊錢也要省、為了朋友的面子得參加一場活動,其實都在加強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做決定或言行多有顧忌和顧慮,表示和世界的關係千絲萬縷、難捨難分,其實不是壞事。

套回問憂鬱症患者的問題:「你有房、有車、高富帥,怎麼不想想敘利亞戰火中的人?」他說不定反問你:「你關心自己的存款消失、擔心女朋友生氣、需要盡力爭取客戶的認同,怎麼不想想憂鬱症患者享受不到這種瑣碎但真實的生存樂趣?」

這裡還有更多 6 Words Story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