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問錯問題,就算得到答案,也不見得是解決辦法

問錯問題,就算得到答案,也不見得是解決辦法
Photo Credit: Baohm CC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化人可以缺乏文化素養,音樂人也可以缺乏音樂素養,因為「文化素養」是一個廣泛的分類,底下有龐雜分歧的各種內容。一個音樂班出身、讀到小提琴演奏主修的研究所學生一定是小提琴演奏的專家,但必不然具有相關的文化素養。

6 words story, day 31:

6_women

翻譯:
要怎麼對待女人啊?
你說的是哪位?

這個故事背後的邏輯是:問的人把他要處理的對象當作一個分類(classification),以為整個分類可以套用單一方案。但他想處理的對象其實在他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上,無法用這個分類來找到解決方案(但是有些問題可以喔,例如女性的經前症候群)。他想處理的對象其實是一種內容(他搞不懂的一組偏好和情緒反應,例如女友對他看著她做家事感到不滿,他一旦加入卻又嫌他做不好),不是一個群體的分類(女人)。

這種跑錯棚的問題不只發生在異性相處上,在各種很難說清楚、講明白的事物上都常常有人一心想了解現象,卻不斷問錯問題,例如文化素養。

文化人可以缺乏文化素養,音樂人也可以缺乏音樂素養,因為「文化素養」是一個廣泛的分類,底下有龐雜分歧的各種內容。一個音樂班出身、讀到小提琴演奏主修的研究所學生一定是小提琴演奏的專家,但必不然具有相關的文化素養。

真實案例是:一個音樂文化推廣者回答音樂系學生「要往什麼方向增進自己音樂人文素養?」這個問題之前,反問了一句:「你覺得自己要了解哪些專業以外的事情?」音樂系學生回答:「室內樂。」

從這個回答看來,音樂系學生一開始的問題意識就跑錯棚了。他把人文素養當成「自己所修習課程以外,應用上所需要處理的情況」,而不是讓自己更了解自己專業,甚至自己狹窄專業以外,音樂與世界上其他人類的關係。例如阿根廷探戈的歌詞總是男人的虐戀心聲,因為當時的移民社會嚴重男多女少,或者蒙古摔角比賽會有長歌歌手現場演唱,因為摔角選手和長歌歌手的仿效對象都在廣闊的藍天裡,所以遠不像當代摔角演出一樣火爆激烈,居然非常沈靜,選手還會模仿鷹翔進退場呢。

「室內樂」是個令人傻眼的回答,因為演奏的專業不應該只有單一樂器的技巧,本來就應該包括和其他器樂的合奏方式。但如果這個學生回答的是小提琴製琴,或者聲波,我們也不會因為那是工藝或科學的領域而判斷這不是小提琴演奏者所追求的「人文素養」;這反而是提琴手最應該具備的音樂素養,因為這是一個樂手試圖了解自己音樂和世界的關係這份關懷下,對世界發生的興趣。

人文素養這個分類項目,絕對不是用文組科系涵蓋範圍來定義的。真要定義的話,可以想成對人類活動和世界上其他生命關聯的關懷。有了這樣的問題意識,才有機會問出有效的問題。這個音樂系學生站在自己的音樂專業上,若關心過哪些古典音樂是一般民眾熟悉的,可能就知道知名芭蕾舞劇《胡桃鉗》除了週邊商品熱賣之外,也是聖誕節應景舞劇。或者音樂家同時喜歡電影,就很適合進一步了解電影配樂如何搭配影像,深深觸動人心。

不想觸動人心的音樂家,或者對其他生命漠不關心的人,即使發言隨時引經據典,或者對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如數家珍,也不會因為知識豐盛而飽含人文素養。因為人文學門是一種知識的分類,但人文關懷,才是一種能驅動人去了解現象背後的成因和意義,進而做出改變的問題意識。

回過頭來,在今天的六字故事裡面,問問題的男人應該要去搞清楚的是自己的女朋友究竟為什麼對「他看著她做家事」感到不滿。例如她討厭人類懶散的樣子(解法不見得是做家事,可以是去打球)、例如她討厭作家事時被看(解法可以是專心看書或打電動)、例如她設想這個場景對未來孩子的性別教育是最糟糕的身教(解法可以是明確分工,雙方分別分擔自己擅長的家務,不必幫著她做只有她擅長的園藝)。

減少一開始就問錯問題的機率,第一步就是搞清楚對象是一種分類(例如漂亮女生),還是特定現象(例如因為條件優異而選擇眾多,不輕易下錨入港的擇偶者),或者特定對象(例如跟你同部門的辦公室之花)。

這裡還有更多 6 Words Story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鄭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