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國民黨不該為了擁核,而遲緩國家綠電政策

蔡英文:國民黨不該為了擁核,而遲緩國家綠電政策
Photo Credit: 蔡英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施克和:「對於綠能,台灣不能再故步自封,必須有系統、有規劃、有步驟發展未來的創新產業。」

新聞整理:李牧宜

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上週拋出綠能政策,其中表示核能必須由國庫負擔,國民黨因此而提出質疑。蔡英文於21日受訪表示,國民黨不可為了「擁核」而忽略綠電,甚至忽略核電真正成本,因為核災帶來的人命財產損失,非台電能獨自承擔。

新頭殼報導,「國民黨不該把『對綠電的努力』排除掉,甚至遲緩國家對綠電的推行」,蔡英文表示,很多先進國家將綠電列為優先發展項目,因為它能確保生活品質,還能帶動新的產業發展,因此台灣應該趕快從這方面來發展。

她也指出,在科技不斷進步之下,綠電的成本不斷下降,是個非常好的產業,也是重要的能源來源。

綠能政策恐影響電價? 蔡英文:沒預期10年內會大幅上漲

聯合報導,對於核電,蔡英文指出,核廢料還有很多其他後端事情的處理,都是非常困難、要花很多國家資源才能處理。她表示,台電雖有一些後端基金,但不足以處理核廢料和後端處置需要的經費。

蔡英文說,希望國民黨正視事實,不要為了擁核,忽略核電真正的成本應該怎麼計算,也應該注意到核災對台灣社會帶來的風險有多大,畢竟這些都「不是台電可以自己承擔的」。

蔡英文18日出席「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之一:綠能科技創新產業」政策發表表示:

過去八年,政府投入將近1千億元到綠色能源產業,但因為產業與研究機構連結效果不好,且綠能投資布局過於分散,加上「重視零件,忽視系統」的問題。

最主要的,是政府不願意擺脫對核能的依賴,缺乏推動綠能的決心。這些因素,導致綠能產業在台灣沒有足夠的內需應用機會,至今才佔4%而已。

能源是現代生活的基礎,也是經濟產業的基礎,「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的第一波,就是「綠能科技創新產業」。綠能科技的相關產業,都是台灣的強項,要人有人,要技術有技術,更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台灣綠能的發展,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真正欠缺的,就…

Posted by 蔡英文 Tsai Ing-wen on 2015年9月18日

 NOWnews報導,台電批評蔡英文的幕僚提供錯誤資訊,使其發言嚴重扼殺能源政策理性討論空間,對國家發展影響甚大。

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施克和回應,核電所產生的社會、環境外部成本,及核災的風險成本,都由全民及國家所承擔,並不是台電。

他質疑,為何近兩年,核一核二廠接連發生運轉失誤的情況,核三廠工安意外也頻傳?他也問台電公司,面對數十年來民眾對於核電及核廢料處理的疑慮,有採取相對應的積極措施嗎?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