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保法通過後,日本將如何戰略佈局?台灣如何從中得到好處?

新安保法通過後,日本將如何戰略佈局?台灣如何從中得到好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是否會在未來幾年,跟台灣近一步的洽談各種經貿合作關係,或是跟美國一同要求台灣加入TPP等各種相關組織與協定,值得我們追蹤觀察。

毫不意外,日本國會通過了安保法,從現在起可以對自衛隊的運用做出更大的詮釋。筆者之前有兩篇提到東亞問題過,就說過這是既定行程,所以並不意外,至於台灣媒體在那邊說日本有龐大的反對聲浪……

相關新聞:

坦白說,大部分日本人應該是無感,去抗議的人真的假的有那麼多?根據一些住在日本的朋友描述,其實也不過是還好,跟國會裡面反對議員的比例來看,差別真是不小。

木已成舟,我們也不用在那邊想太多,現在要來討論的是日本的走向。當然,這一定要先推測,美國的西太平洋戰略到底有何變化,或者說全球戰略思維是否有改變。這其實是很複雜的,但這篇不需要講到幾萬字,筆者個人簡略的推測與解釋一下。

Photo Credit: 朝日新聞t

Photo Credit: 朝日新聞t

談論戰略問題,尤其是整個區域的變化,一定要有一個脈絡在。美國歷史上對於海外行動,民意的走向都是一張一弛,從911後小布希的對外積極用兵,介入地緣政治的改變,到歐巴馬上台後的內政優先與撤軍,週期大概都是一個世代。也就是歐巴馬起頭的內縮並未結束,美國還是會逐漸地把軍力撤回,儘量減少海外軍事開銷。

歐巴馬的舉動老實說很蠢,但美國民意顯然相當支持,也認為海外行動是該結束,中東會搞到今天遍地烽火,美國這種沒坐下20年就走的政策是一大主因。

但問題已經造成了,現在談這也沒用,重點是美國還沒有遭遇到如911的重大事件,目前的國際大事在美國人的角度來看,都算是他國事務,不值得美國人花太多心力。也就是說,在沒有其他狀況發生的前提下,下任總統一樣會採取相同的做法,在表面上要緩慢的把美國投射海外的軍力降低,減少軍事開支。

但是民眾如此想,不代表美國的菁英也一樣,歐巴馬撤退的速度太快,留下很大的權力真空,這當然是災難。美國其他的政治菁英,也知道這作法長期來說傷害美國威信與利益極大,所以必須做保險,只是根據場合與時間,成效不一。

在中東,介入的時間不久,地緣政治改變還沒開始就結束,扶植的政權當然是沒有啥屁用,但這在東亞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美國並不是只有在中東撤出,大家都知道歐巴馬想要把軍費省下,把精力投注在內政上,但在中國多次高舉民族主義,刻意的反日作為,在安倍政權上台後,很明顯的國策有巨大轉變。

美國的菁英當然不希望日本解禁非戰憲法,但歐巴馬政府似乎認為,只要可以減少東亞駐軍,這些都是可以讓步的。就以結果論來說,歐巴馬政府沒辦法在任內完成撤軍東亞,實際上也不可能,日本也不願意。但階段性的作為有達成,日本則是在妥協下,先讓自衛隊的行動自由化再說。

由於下任總統,就目前看起來,若是共和黨上任則會減緩這個歐巴馬造成的趨勢,即便是民主黨的希拉蕊,依照他過去的作風,也不會延續歐巴馬政策。

簡單說,筆者認為在十年內,除非有極重大的狀況,日本的自衛隊行動大概就是目前安保法修正後的程度。

Photo Credit:Duffman CC 0

Photo Credit:Duffman CC 0

其實,依照美國民意的歷史,今天東亞發生戰事,介入意願並不會很高。讓日本的自衛隊有一定程度的行動自由,對美國是好事,可以省下很多麻煩。

而事實上因為美日安保條約,日本根本就是被美國綁在一起,實質上就是一個小美軍,透過這次安保法修正,日本的政治高層也可以逐漸實現國家正常化的願望,又不至於讓美國袖手不管,何樂而不為?

回到這篇的主題,日本未來的走向會如何?坦白說,目前的局勢,表面上看來不像,但就文化上來看則是很像,像極了百多年前,大清國與日本帝國開戰前的局勢。

當年的大清國,經過自強運動三十年有成,斥資建立的艦隊在東亞稱霸,不管是英、美、法、俄等列強,在東亞的棋盤博弈上,必須把大清納入其中。

同時間的日本,受到自強運動的刺激,有極大的威脅感。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逐漸工業化,極重視海上生命線的安全。同時間的大清國,在經濟上是日本的數倍,又建立了一支噸位稱霸東亞的艦隊,而且隨著軍事力的強化,大清國外交態度日趨強硬,在朝鮮半島根本就是帝國主義行為。

日本的菁英怎麼做?答案是建立一支艦隊對抗。之後的歷史我們都知道,日本在這場東亞霸權的爭奪上勝利,更在之後的日俄戰爭中,取得了在東亞海域近乎獨霸的地位。

為何說很像,今天的中國國勢逐漸強大,上海市的繁華如同百年前上海榮景,海軍實力也逐步建立起來,如同大清國購買了萬噸鐵甲戰艦,把整個日本危機意識激出來一樣,今日的中國弄了航空母艦,同樣的刺激日本對自身海上生命線的危機感。而且幾乎一模一樣的是,中國對於東亞海域的權力慾望直線上升,在南海與台海的行為就是帝國主義。

別以為兩者不一樣,一百多年前大清國與日本帝國開戰前夕,大清早就用自己的海軍對其他小國進行示威,介入周邊國家內政,強硬的主張各種權利,已經是標準的帝國主義。今天的中國哪裡不一樣?

不用在那邊大談和平崛起,中國現在的實際作為,堅持統一台灣,要求南海海域全部主權,甚至進一步希望能在西太平洋分一杯羹。請問,從日本的角度來看,真的給中國達成,海上能源與貿易線幾乎被中國控制還得了,乾脆投降算了。從前的日本,選擇的是跟大清國拚了,今天的日本也絕對不會坐以待斃,更不要提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海軍強度上的比例,遠不能與過去大清國相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