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外廠商清楚標示,進口後卻用「中文貼紙遮住」...市售調酒逾9成未標熱量

國外廠商清楚標示,進口後卻用「中文貼紙遮住」...市售調酒逾9成未標熱量
Photo Credit: Henry Burrows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董氏基金會指出,長時間攝取太多糖分,除了造成血糖高、脂肪肝,糖分也會使人上癮,和酒結合起來是雪上加霜,上癮後伴隨著負面情緒,會使人憂鬱、暴躁...

新聞整理:李牧宜

國內超商架上的果汁受《食管法》要求,必須標示成分與熱量;但受《菸酒管理法》管制的調味酒類飲品,超過七成卻未完整標示成分。民進黨立委與董氏基金會因此提案修法,要求酒類必須比照食品,揭露相關資訊。

聯合報導,根據董氏基金會5至8月的調查,市售110支調味酒中就有73%的產品未完整標示內容物或添加物,常見漏標項目有如香料、糖、防腐劑、抗氧化劑…等。

此外,98%的調味酒沒有用中文標示熱量、94%沒有標示含糖量(調味酒中以梅酒含糖量最高),甚至有8款商品「完全沒有」標示成分。

董氏基金會表示,以成人每天平均攝取熱量約2千卡計算,一瓶650毫升的梅酒含糖195克,喝1罐就接近每天攝取量的1成,未標示含糖量,會讓人無意間越喝越胖。

點此閱讀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完整報告

現行《菸酒管理法》規定,酒精成分以容量計算超過0.5%就認定是酒類,而調味酒最低酒精濃度都至少超過2.8%,即屬酒類。

雖說如此,許多調味酒的包裝常為新鮮水果圖案,可見「低酒精濃度極香甜水果味」、「水果吧」等字眼,或是強調產品中添加果汁、蜂蜜等,容易導致消費者對其有低熱量、無負擔的錯覺,讓調味酒處於酒類、果汁或是含糖飲料之間的模糊地帶。

中時報導,立委趙天麟表示,許多國外廠商明確標示調味酒的熱量,卻幾乎全都被台灣進口商用「中文貼紙遮住」,對此他覺得非常諷刺。他也建議,台灣菸酒公司應做表率,從台啤開始,帶動標示熱量、糖分的風潮。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調味酒類的熱量、含糖量都不低。以體重60公斤的成人運動消耗量計算,喝一罐需要慢跑或爬樓梯約30分鐘才能消耗掉(慢跑每分鐘消耗8大卡,爬樓梯每分鐘消耗8.4大卡)。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日糖攝取量最理想應在總熱量5%以下,即不超過25克,因此喝1罐就超標。

中秋烤肉暢飲,小心臉比月圓!中秋佳節將至,與家人朋友在月下閒聊 ,拎上一手不同口味的水果啤酒,配上烤肉一口接著一口。這大概是台灣民眾過中秋的情境之一,但您知道這中間您攝取了多少熱量嗎?今天天麟與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 及 田秋堇立委…

Posted by 趙天麟 on 2015年9月22日

中央社報導,立委田秋堇也說,根據2014年統計,台灣肥胖盛行率高達38%,國人10大死因也有8項和肥胖有關。消費者有知情權與選擇權,將提案修《菸酒管理法》第32條,比照《食管法》要求標示全展開。

她痛批,台灣進口商不能因為法律未強制規定,就堂而皇之不標示,甚至用中文貼紙把標示隱蔽,形同詐欺。

蘋果報導,財政部國庫署菸酒管理組組長謝志東回應,國產及進口酒類在市面上銷售,是採一致原則。若修正,會面臨WTO兩個月評論期,又因國際上標示糖份熱量的國家「並不多」,因此增加規定或許會引發國外反彈,因此應給予業者適當調適期。

台灣菸酒公司啤酒事業部副理黃志清則稱,該公司所有酒類的標示,均遵循政府法令規定,若有法令變更,將會配合辦理。但目前還有很多庫存包裝要處理,也請主管單位給予適當緩衝時間。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