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首屆畢業陸生調查:逾8成滿意學校生活、台人對大陸理解不足

首屆畢業陸生調查:逾8成滿意學校生活、台人對大陸理解不足
Photo Credit: nguyentuanhung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調查發現陸生認為台灣媒體、民眾對大陸瞭解有限,甚至存在過時的刻板印象,甚至有老師上課時問大陸是否有計程車、高樓、廁所是否有門等問題,令陸生很尷尬。

教育部今發布針對首屆學士班畢業陸生進行的滿意度調查結果。數據顯示,超過8成的陸生滿意在台的學習生活,畢業生中更有近3成6獲錄取留台升學。但另一份由教改總體檢論壇公布的結果卻顯示,陸生普遍認為台灣人對大陸及國際情勢理解不足,媒體專業化評比亦低於3分(滿分5分)。

聯合報導,教育部的問卷調查以今年6月11日針對62所學校應屆畢業的671位陸生施測,截至7月2日共回收有效問卷364份,其中男生198人、女生166人,填答率為54.2%。獲領學校提供之獎助學金者占36.81%,多數陸生並希望能比照外國學生獎助學金制度。而來台就學陸生畢業後生涯規畫主要以繼續升學為主,比率為51.6%。

中央社報導,在學習方面,多數陸生持肯定態度,80.22%陸生對在台學習情形及生活感到滿意,82.97% 支持「開放陸生來台就學政策」,但有85.99%希望獎助學金、健保、工作許可等條件比照外籍生,並解除「三限六不」限制。

陸生對台印象方面,根據另一份由教改總體檢論壇發布的調查發現,滿分為5分的情況下,民眾的國際意識陸生評分為3.46,民眾對多元文化的接納程度評分為3.92,民眾對大陸的瞭解程度評分為2.83,媒體的專業化程度評分為2.93。該調查一共收回了741分有效問卷。

負責調查的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調查中發現陸生認為台灣媒體、民眾對大陸瞭解有限,甚至存在過時的刻板印象,甚至還有老師上課時會問大陸是否有計程車、高樓、廁所是否有門等問題,令陸生很尷尬;而陸生認為台灣人常出國旅遊,但對國際大勢卻掌握不足。不少陸生剛來台時,覺得電視節目很開放、有趣,但看一陣子後就會發現缺少國際時事、媒體專業不足。

聯合報導,對調查結果,台大城鄉所陸生蔡博藝則認為太片面。她說,四年前剛來台念大學時,確實常被問蠢問題,例如「樓高不高?」「是不是很窮?」但開放兩、三年後,同學對大陸有較深入認識,開始問她大陸城鄉差距、偏鄉教育問題等。另外,台北車站設祈禱室、歡迎穆斯林開齋節等,是大陸見不到的,顯示台灣有接納多元文化的胸襟。

NOWnews報導,周祝瑛還提到,由於中國大陸法規禁止台灣公立大學招生宣傳,不只民間企業界對台灣學歷存疑,不少陸生家長心目中最好的大學也非公校,而是老牌私校。台灣公校在聲望和知名度仍有改善空間。

此外,陸生認為在學期間無法參加實習、無法擔任研究助理等限制是一項重大差別待遇,目前除了少數私人募款或學校各自經費支付的研究助理外,幾乎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研究生都無法參與。由於擔任研究助理是研究生訓練中的重要經歷,周祝瑛表示,「他們非常在意。」

蘋果報導,而依據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統計,2014學年度當屆學士班陸生至8月底止合計有686人畢業,其中246人獲錄取留台繼續升學,比率近3成6。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