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有人告我該怎麼找律師?法學教授:請注意這5件事

有人告我該怎麼找律師?法學教授:請注意這5件事
Photo Credit: smlp.co.uk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千萬不要想說,自己的官司自己打,你可以自己醫自己的癌症嗎?往往亂搞的結果,或者是亂問秘方的結果就會死得比較快,本來是原位癌被你拖成不能醫。

因為對訴訟不熟,所以就大多數人來說,中官司好比得癌症。大家都不願意得癌症吧,同樣的大家也都不願意有訟累,當然有些人就愛起訴訟,那可能就另當別論,這樣的人至少了解到自己的權利保護重要性。

這個時候怎麼辦,千萬不要想說,自己的官司自己打,你可以自己醫自己的癌症嗎?往往亂搞的結果,或者是亂問秘方的結果就會死得比較快,本來是原位癌被你拖成不能醫。

別迷信名氣

這時候,就去找個你信任的律師,這個律師不需要有偉大的名氣,只要用心看你的案子就好。迷信名醫的結果,可能分配給你的時間就那麼一點點。

當然,中癌症這麼大的事情只看一個醫生不可能吧,同樣的,你也可以去去詢問不同的律師,只是別忘記了,不委任人家還是得要付談話費用的,就像你去醫院還是有付掛號費或者門診費用。

那免費的法律資源可以使用嗎?當然是可以,不管是法扶,大學的法律服務社或者是民意代表所提供的免費法律諮詢時間,可是你得癌症這麼嚴重的事情,你要等個一週一次的民意代表的免費法律諮詢嗎?還是馬上去醫病呢?所以我的建議是,除非時間剛好,或者是你已經去問過律師了,否則免費的法律資源都應是你的第二設想。

當然也許這個民意代表是你非常信任的,你也因此信任他找來的律師,這種特殊信任關係,或許也是訴訟中需要的。

至於慕律師之名而去找呢?你慕著他網路上的高知名度去找他,也不一定得到更好的照顧。就想你在醫院裡面掛教授級醫生的門診,排隊排四個小時,只能分到他三分鐘。或許自己的病找一個每天只有二十個病人的醫生來看,醫生更能花時間在你身上。

至少教授這個頭銜不是用來看病用的,那是表彰他的學術地位。不要被唬爛,那網路上的名聲,也只是表示故事很會寫,不太表官司很會打。你本來以為掛教授的診,開刀時他就會主刀,結果進開刀房發現是他學生,教授連講話都沒有,如果你那時候只是半身麻醉,不知道會不會想要起身打人。

可以貨比三家

其實法院附近都有很多律師事務所,你或許或覺得可能水準良莠不齊,或許你害怕進去黑店。你是去找律師,不是去簽賣身契,我說過的,還是可以貨比三家。更何況,我們還是假設每個律師都受有專業訓練,考試及格,公會的課程也有在上,且兢兢業業的在做事情,因為他的口碑將決定他的業務量。

而且說真的,不要認為你的病特別難醫,絕大部分的個人或者是中小企業,遇到的法律問題不外乎車禍、欠錢不還、買賣、租賃的糾紛。這些案件就如同大腸癌、肺癌、肝癌等全國排名前幾名的癌症一樣。

當然,不是說就沒有極端特殊案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問題特別嚴重,描述起來也覺得天快塌下來一樣。例如我有看過某女先生在泰國養小三發生家庭糾紛,她一開口就是:「這是個國際法案件,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差點讓我以為外交部長來問法律問題。

法律糾紛並不一定只有訴訟一途可解決

那詢問完律師,去委任一位你自己認為他會用心看你病的人,真心地跟他合作。遇到法律糾紛,並不一定只有訴訟一途可以解決,就像得癌症可以有化療、標靶藥物、開刀等不同的方式。

法律紛爭的解決也是,訴訟或許是一個最終極的路了,不需要害怕,做好心理準備,但是也聽從律師的建議,或許你這個只是原位癌,服藥就可以就解決問題。

胡思亂想的結果,增加了律師跟你溝通的成本,你覺得對你有好處嗎?至於何時跟律師溝通呢?你看病總是要去門診掛號吧,你不會半夜打電話給醫生吧?雖然得癌症,你也不會沒事掛急診吧?除非你要被抓去關了,否則打電話叫律師來陪偵這種急診的事情,是不需要的。

但是你如果真的半夜吐血,你也要趕快的掛你主治醫師的診。同樣的情況,你如果被傳喚了,第一個還是要通知你的律師,詢問可否到場陪偵,如果時間不允,或者是該法院律師沒有登錄,跟自己的律師商量是否有沒有推薦的律師。就跟你要轉診,你也會問你的主治大夫要轉給誰吧。

如果沒有,那就先按名冊,找個價格合理那又可以趕到的律師來應急陪偵,這就如同是急診一樣,有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等到血止住了,再來循正常的門診來醫病,你是不是要委任這位陌生的律師,你也可以考慮,真的,委任律師不是簽賣身契,別擔心。

律師不是神,不可能訴訟穩贏

好,那何時跟律師討論案情,當然是約好時間。下班時間打電話給律師,不會讓律師更用心看你的案子,你過分的緊張,最後只是讓律師討厭你而已。而如果真的走到法院的那條路,該出現的期日你就該出現,跟自己的律師在每次期日前就了解清楚,我們這次要做什麼。

另外,律師不是神,不代表訴訟是穩贏的,如果有這樣講包贏的律師,麻煩跳過。因為不是神,就有可能輸,準備充分不一定會得到我們的結果,當然有時候你得想想,你這訴訟的目的是什麼,什麼叫做贏。但是常換律師跟常換醫生一樣,不一定會改善你的病情,反而只是讓律師徒勞無功。

預防訴訟,養成諮詢法律顧問的習慣

預防癌症發生,跟預防訴訟一樣,或許平常間就養成諮詢法律顧問的習慣,至少很多公司都買了法律顧問的鐘點,不用白不用。不然,買法律顧問保平安的效果,不會比你去拜媽祖來的好。很多中小企業公司自己沒有法務人員,那常態性的採購契約這個還是不要亂寫得好,請律師審查過這個是基本的。

例如公司因為違反環保法令被要求要去陳述意見,你要出函陳述前,麻煩也請教一下律師,不要把問題給複雜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