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85%台灣人都是原住民?遺傳科技恐無法為國族議題提供「科學」證明

85%台灣人都是原住民?遺傳科技恐無法為國族議題提供「科學」證明
攝影/高信宗 Pungiya Kao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遺傳科技至今並未能夠為臺灣的國族議題提供「科學」的證明,其次,不同學者之間可以互批對方有政治意圖,顯示這個議題已經不單純只是「科學」的研究。這是每個想要引述相關文獻的人,都應該謹記在心的。

文:葉高華(地理學者,研究領域為選舉地理、空間社會科學、計量史學。經營一個人氣部落格:《地圖會說話》)

有些爭議看起來討論的是科學,但背後真正糾結的是情感。儘管意識型態一詞被高度污名化,但我們仍應正視所有追求知識的行為背後皆有意識型態的事實。社會學者韋伯(Max Weber)曾經指出,血緣關係存在與否,對於群體的形成並不重要(註1)。

歷史學者Eric Hobsbawm認為,民族(國族)是人工品、創造物、社會工程製品(註2)。政治學者Benedict Anderson更主張國族是想像出來的,「民族主義創造了先前並不存在的民族(國族)。」(註3)

然而,一般民眾經常認為血緣、遺傳等原生特徵是構成族群或國族的基礎。在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又相當分歧,這導致統獨之爭無可避免地延燒到臺灣人的血統議題上。有些中國國族認同者強調兩岸民眾都是「炎黃子孫」、「血濃於水」。另一些臺灣國族認同者則強調多數臺灣漢人擁有原住民血統,不同於中國人。

近年來,隨著遺傳科技突飛猛進,親子之間的血緣關係已能夠被準確地確認。於是,許多人開始寄望遺傳科技能夠為族群或國族找到科學上的根據。

1996年學者提出過半漢人有原民基因遭打臉

1996年4月6日,在臺北醫學院舉辦的「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研討會中,高雄醫學院的陳順勝醫師發表 〈臺灣與西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之健康關係〉。他重新計算臺大醫院李俊仁醫師發表的人類組織抗原(HLA)數據,得出「20-60%臺灣漢人擁有原住民基因」的結論(註4)。

1996年11月16-17 日,陳順勝在「族群政治與政策研討會」中發表 〈由醫學資料看臺灣族群融合〉,再次指出「20-60%臺灣漢人擁有原住民基因」。日後在慈濟大學教授體質人類學的陳叔倬,當場發現陳順勝計算過程有誤(註5)。

經過重新檢視之後,陳順勝修改數據,並在研討會論文集出版時將文章標題改為 〈從人文與醫學資料看臺灣的族群〉。修正後的文章,取消「20-60%臺灣漢人擁有原住民基因」的結論(註6)。往後,陳順勝未再提過這個論點。

Photo Credit: *嘟嘟嘟* @ Flickr CC BY 2.0

Photo Credit: *嘟嘟嘟* @ Flickr CC BY 2.0

2000年,林媽利提出台灣13%漢人有原民基因

北馬偕醫院林媽利醫師對於人類組織抗原(HLA)的研究則發現,臺灣的福佬人與客家人只有13%具有原住民血統。

她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Tissue Antigens》上,原文指出:“In this study, the finding that major haplotypes of the indigenous groups were found in 13% of the total ‘Taiwanese’ (Minnan and Hakka) HLA class I haplotypes suggests a low proportion of indigenous genes in the ‘Taiwanese’ gene pool.”(註7)

(直譯:在此研究中,13%臺灣人(閩南與客家)的HLA第一類單倍型當中發現原住民的主要單倍型,顯示臺灣人的基因庫中含有低比例的原住民基因。)

隨後,林媽利又以人類組織抗原(HLA)推論臺灣漢人的來源,並再次刊登於學術期刊《Tissue Antigens》上。原文指出: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found that 13% of ‘‘Taiwanese’’ HLA-A, -B and –C three-locus haplotypes most likely originated from these mountain tribes and also from the Pazeh, who are a disappearing plains tribe. This suggests that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indigenous genes are present in the ‘‘Taiwanese’’ gene pool, although HLA data from the already extinct plains tribes (9 tribes) are not available, and so the degree of contribution of these tribes to the ‘‘Taiwanese’’ gene pool is at present unknown.”(註8)

(直譯:在我們先前的研究中,我們發現13%臺灣人的HLA-A、-B、-C 單倍型來自高山原住民以及正在消失的巴宰平埔族。這顯示臺灣人的基因庫中只有小比例的原住民基因,然而已消失的9種平埔族HLA資料不可得,故其對於臺灣人基因庫的貢獻度,目前不得而知。)

前揭文字顯示,在臺灣的平埔族當中,林媽利只蒐集到巴宰族的資料。她原以為另外9種平埔原住民族群(並未指出是哪9種)已經消失。到了2003年,林媽利發現西拉雅族仍然存在,因此開始蒐集西拉雅族的樣本。

2007年林媽利改說法:85%台灣漢人有原民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