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秘魯抗議中資銅礦釀4死 總統宣布30天緊急狀態

秘魯抗議中資銅礦釀4死 總統宣布30天緊急狀態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秘魯引進中資參與開發南部礦區,預估邦巴斯銅礦開採前5年,每年可生產200萬公噸銅精礦,有助秘魯超越中國躍升成為全球第二大產銅國家。

自由報導,中國五礦集團(MMG Ltd.)今年於秘魯南部的阿普里馬克(Apurimac)地區投資高達74億美金,欲進行當地的邦巴斯銅礦(Las Bambas mine)開採。原本處理廠是要蓋在其他地方,但中資進駐後修改環評,把銅鋇處理場改設在礦坑口6公里內的地區,還改以火車與卡車運送礦產,而非原先規劃的管線運輸。

當地農民不滿MMG提出環保方案時沒有諮詢他們,擔心採礦污染農作水源。也有當地人不滿礦場聘用大量中國及外地人,沒有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28日起於南部的庫斯科(Cusco)約有1萬5000人參與示威抗議,政府出動1500名警力、150位軍人荷槍實彈鎮壓抗爭農民,隨後爆發警民衝突。29日群眾繼續抗議,並朝2輛載送工作人員進入礦區的巴士縱火,警方發射催淚瓦斯、朝空中開槍驅散群眾。

這波示威中死亡的4人為當地民眾,都是死於槍傷;其他14名民眾也受到槍傷。至於警方有8人受傷,其中2人頭骨碎裂。內政部長裴瑞茲(Perez Guadalupe)表示,警察一開始使用的是非致命武器,但為了自衛,他們在被示威者扔石頭之後才開槍。目擊者則表示,警方是在抗議者試圖進入礦區時向他們開槍的。因為不希望再有人死亡或受傷,將由武裝部隊協助警方維持秩序。國際特赦組織則譴責警方使用過度暴力。

南華報導,秘魯總統烏馬拉(Ollanta Humala)為緩和情勢,29日起針對安地斯山高原地區6個省份宣布緊急狀態,30天的緊急狀態期間,武裝部隊將協助警方巡邏,警方在「恢復境內和平」的名義下,不需搜索令即可搜索民房。烏馬拉在2011年上台之後致力解決反對礦業發展的民眾疑慮,但在幾次警民衝突之後,國內的數個大型工程已經被擱置。今年5月,由美國財團Newmont礦業投資62億美元的添萬利銅礦(Tía María mine)也因農民的抗爭阻撓,被迫關閉至今,當時烏馬拉也曾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自由報導,中國五礦集團旗下的五礦資源公司(MMG)4月間斥資60億美元,自瑞士礦業巨擘嘉能可(Glencore)公司手中買下位於庫斯科和阿普里馬克的銅礦股份,並斥資超過100億美元投資,使這項計畫成為秘魯史上最重要的礦產開採計畫。8月10日起,位於海拔4000公尺的加工廠開始興建,目前已有98%完工,預定明年初開始生產,目標每年生產45萬噸銅、5千噸鉏、9萬盎司金和45萬盎司銀,預計將成為秘魯最大礦場。

民報報導,邦巴斯銅礦對於高山環境的重大危害顯而易見,因為採礦地點橫跨兩個位於安地斯山脈及其附近的高原地帶,是秘魯最貧困的地方之一,民眾多倚賴農業為生。其中庫斯科是一個高海拔城市,高度達3400公尺;阿普里馬克也位於安第斯山脈,是秘魯南部的一處廣大省區。地方官員指出,絕大部份農民採取和平抗爭手段,警方卻用子彈對付人民;中央政府則表示,之所以採用致命武器,是因為農民衝進礦場的機具設備廠區。

Photo Credit: MMG Ltd.

Photo Credit: MMG Ltd.

採礦佔秘魯GDP產值11%,而且多數來自於外國資金;採礦收入更佔其出口收入的60%。秘魯總理卡特里雅諾(Pedro Cateriano)表示,銅礦明年開始生產後,預料可增加1.4%的國內生產毛額,「我們不能容許有政治目的的組織阻礙有關計畫,該計畫已如常進行多年。」在香港上市的五礦資源公司則聲明,抗議者都是來自外圍社區,而非鄰近銅礦社區。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希望和抗議者展開對話,但這次的流血衝突,不但影響進度,恐怕也會造成政府與民間對立。

新頭殼報導,秘魯是全球第三大產銅國,僅次於智利和中國。秘魯北部的安卡什大區(Ancash)為該國最大銅產區,銅精礦產量為22萬5570公噸,佔全國總產量89萬6167公噸逾25%,秘魯引進中資參與開發南部礦區,預估邦巴斯銅礦開採前5年,每年可生產200萬公噸銅精礦,有助秘魯銅產量超越中國。

去年秘魯共出產了140萬噸銅,秘魯政府今年提出目標,希望在2017年前,提升銅產量至目前產量的一倍至280萬噸,超越中國躍升成為全球第二大產銅國家。然而大肆開發的結果,造成南秘魯地區景觀,觸目盡是滿目瘡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