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屬於他們的正義在哪裡?太魯閣族感恩祭前 遭「國家公園法」剝奪狩獵權

屬於他們的正義在哪裡?太魯閣族感恩祭前 遭「國家公園法」剝奪狩獵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歷史脈絡來看,日本政府將太魯閣族人自傳統領域驅逐至花蓮,如今的政府又依國家行政法令限制族人於傳統領域進行祭典…忽略他們的人權與族群文化傳承,難道是已簽署人權兩公約的台灣該有的行為嗎?

300名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人今高喊「還我狩獵權」、「修改國家公園法」,在以徒步遊行方式經太魯閣國家公園,至太管處前陳情抗議,要求國家公園開放族人在感恩祭狩獵。太管處長楊模麟對此回應,族人的訴求他聽到了,但國家公園開放狩獵需經過立法院修法。族人認為6年前政府即說要修法,但至今都沒下文,要求處長於30天內給族人答覆,否則將再來抗爭。

相關報導:原住民打獵被抓:巴布麓部落5獵人不起訴 律師籲制定狩獵專法

本月15日是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的感恩祭(Mgay Bari),也是經原民會核定頒布的「太魯閣族日」。祭典前12天需上山行獵,因此部落依據原住民族基本法第十九條:「原住民得在原住民族地區依法從事獵捕野生動物…非營利行為」,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太管處)申請狩獵,希望透過實踐傳統文化傳承祖先的山林智慧,因為狩獵的意義不僅是族群文化的象徵,更是整個族群核心價值的重要一環。

自由報導,然而,崇德村、富世村、秀林村及景美村等部落因獵捕區域地跨太魯閣國家公園,公所連續行文縣府及太管處屢遭駁回,造成族人無法重返山林,被迫跨聚落獵捕,當地耆老忍無可忍,發起抗議遊行。

聯合報導,部落今(2日)召集近百名族人,在上午11點前往太管處,向無視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的太管處表達嚴正訴求,呼籲太管處正視原住民族基本法,歸還太魯閣族人狩獵權。

族人表示,從歷史的脈絡來看,日本殖民政府將族人自傳統領域驅逐至此,現今政府又依國家行政法令限制太魯閣族人於傳統領域行使傳承狩獵文化之活動,這是有違人權正義與族群文化傳承的矛盾行為。

部落領袖帖喇‧尤道說,太魯閣族部份傳統領域自1986年因國家介入未經太魯閣族人同意,被強行劃設為國家公園轄區內。多年來太管處依據國家公園法,限制族人在傳統領域行使傳統文化的權利,不僅造成族人遭受「法律」的宰制,也導致族人與傳統領域失去記憶連結,更嚴重侷限文化傳承的族群使命及意義。

來自同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理事長的Isaw Tadaw表示,「狩獵是Truku(太魯閣族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份,狩獵不單是為了解決食的根本需求,也富含文化與信仰的深層意涵。因此,在Truku的世界觀裡,會狩獵才符合成為太魯閣男人的標準。」

而來自Swasal (蓮花池)部落的吉洛・哈簍克耆老也說:「現行國家公園法完全忽視在地原住民族文化,這部過時的惡法,和近年來通過的原住民族基本法及國際人權兩公約牴觸,可悲的是,太管處竟引用違背轉型正義的國家公園法,限制太魯閣族狩獵的基本人權。」他呼籲中央單位立即根據原基法,修訂適合原住民族生存權益的國家公園法。

蘋果報導,遊行隊伍中70多歲太魯閣族獵人說,他因在山區狩獵已被國家公園警察抓了好幾次,祖先來自山林,靠狩獵維生,是國家公園成立後把族人趕走,才讓他們失去山林,因此要求太管處還給族人狩獵權。

族人批評國家可以縱容過量的觀光巴士、飯店BOT開發、以及水泥礦場在園區範圍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卻對於太魯閣族每年僅為期12天的傳統祭儀活動加以限制。顯而見之,太管處不僅未盡管理單位必要之責,更完全不尊重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

太管處長楊模麟接受陳情後表示,為尊重原住民文化、生活與傳統祭儀,就國家公園法修正草案、涉及原住民事務部分,已與原住民族委員會進行研議,近期內將達成共識,解決現有法規限制。

他說,國家公園法修正草案已針對「狩獵權」重新修訂,現階段將再一次陳情中央族人今日的訴求,期望能盡快通過法案,管理處將依法規協助辦理原住民狩獵相關事宜。

不過,族人認為6年前政府即表示要修法,但至今都沒下文,因此提出「落實原基法,還我族人狩獵權」、「盡速修訂國家公園法」、「要求落實實質共管」等三項訴求,並要求處長楊模麟30天內給予回應,否則將要再次發起千人抗議行動。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