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想過,香港的制度使難民在狹縫中掙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場有人問他:「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幫忙?」,Ibrahim想了想,答:「只希望大家可以改變看待我們的mentality。」
有種歉疚仍未得到平伏。前幾天去藍屋放映會,看《盧旺達酒店》,講1994年的胡圖與圖西族大屠殺,放映後有難民Ibrahim分享,當時不多不少抱著好奇的心態前往。
電影放完,坐我後排的Ibrahim淚流滿面,黑黝的臉龐讓他眼眶裡的淚珠更為明亮,沒有掩飾的餘地。氣氛怪異,屠殺沉重,心情未能平復,偶有觀眾偷偷拭淚,我心想,到底可以期待他有怎樣的分享呢,全場靜默,主持人也有點不知所措,眾人坐得僵直,凝視他的臉龐。
他略略說出自己的經歷,從前住在多哥,哥哥因2005年反對總統選舉的貪腐而被殺,Ibrahim延續哥哥的運動,被政府盯上,只好來港尋求政治庇護。非洲某些國家,擁有最好的鑽石、豐富的資源,因此紛亂也只能永無止境地發生。
他來港十多年,走過了艱苦的道路,頭一年在天星碼頭行乞,後來得到少許政府援助,每月1500元房屋津貼、1200元食物津貼。拿著1500元,去租房子來住,沒有房子,就露宿街頭。他們在超級市場工作,沒有工資,只換來不對等價錢的食物券。

Photo Credit: Refugee Union Hong Kong 香港難民聯會
觀眾問的問題,包括政府如何對待、收入多少、你們的情況怎樣,當聽到這些苛刻遭遇的答案,一室沉默。開始自責,他都來港十多年了,在場的自己,卻還只是在了解最皮毛的現狀問題,畢竟所知道的,實在太少。然而,這種事情都在周遭上演,很多時卻不以為然。
本來沉重得不想發言,後來還是說了些感受。街上種種的歧視,包括日常我們看到少數族群在街上流連、三五成群結集,可有想過也許是租來的房子太過窄小、侷促與惡劣?看到他們屢次偷東西而入獄的新聞,可有想過令他們找不到工作,以致讓這群人根本不能維生的社會制度?
Ibrahim的個子很大,看起來堅強而健實,當說到生存的問題,眼裡的迷惘與忍著不流的淚水,是從狹縫中來的,要麼留在家鄉被殺害、要麼流浪異鄉而得不到任何尊嚴,而這種命運,還會延續到他子女的身上。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根本的制度問題。
在場有人問他:「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幫忙?」,Ibrahim想了想,答:「只希望大家可以改變看待我們的mentality。」
延伸閱讀: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facebook。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周雪君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