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泰國民主之路遙遙無期:只問黃紅不論是非,無辜的人民是最終的輸家

泰國民主之路遙遙無期:只問黃紅不論是非,無辜的人民是最終的輸家
Photo Credit:Wason Wanichakorn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表面上看來,是泰國人民為了追求民主而發起的街頭運動,然而鄉村人民能夠被動員,走上街頭對抗傳統的菁英階級,是否真的是民主化的進展?抑或只是政治領袖為自身利益而煽動的民粹主義?黃紅鬥爭的結果,無辜的人民才是最終的輸家。

然而,由軍政府委派的247人國家改革委員會(National Reform Council),於9月6日以135票贊成、105票反對、7票棄權,否決了新憲法草案。

按照法律規定,全國維持和平委員會必須在一個月內重新委任全新的21人制憲委員會,並在180天內制定一份新的憲法草案,而完成草擬後,泰國將在45天內舉行全民公決,投票決定是否通過新憲法,意味原訂明年舉行的大選將再度被延期。

Photo Credit:Sakchai Lalit CC BY 2.0

反對軍政府統治的抗議民眾 Photo Credit:Sakchai Lalit CC BY 2.0

Photo Credit:Wason Wanichakorn CC BY 2.0

泰國軍政府以武力鎮壓抗議民眾 Photo Credit:Wason Wanichakorn CC BY 2.0

新憲法草案「不民主」,遭質疑擴大軍權

雖說草案未過導致選舉延後,但該草案內容在泰國政壇也受到廣大批評,爭議包括允許非內閣成員成為總理、參議員多由任命而非選舉產生,其中最具爭議一案為設立「國家改革及和解戰略委員會」。

根據相關條款規定,設立了為期五年的過渡期,若期間泰國發生動亂,該委員會將替代民選總統執政。支持者表示,該委員會是確保泰國不再出現政治僵局,同時維持新憲法的穩定性,反對者則認為,該草案將合法化未來軍隊對政府的干預,同時削弱各政黨及民選政府的權力,抨擊此委員會有超越司法行政的至高權利,與民主制度相違。

Photo Credit:Sakchai Lalit CC BY 2.0

仿效飢餓遊戲手勢,民眾抗議軍政府高喊民主自由 Photo Credit:Sakchai Lalit CC BY 2.0

帕拉育:2017年大選結束後就收拾行囊走人

帕拉育近期表示,軍政府已完成第一階段,目前正在制定新憲法的第二階段。「只要人民滿意新憲法草案,就會實施第三階段選舉,到時候我會在家裡看著泰國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帕拉育再三強調,軍政府是為了泰國政局的安定而必須延長統治,絕非有意獨攬大權成為下一個獨裁國家,並於9月30日受訪時表示,將在2017年7月舉行大選。

Photo Credit:Sakchai Lalit CC BY 2.0

抗議民眾與軍政府發生多起衝突 Photo Credit:Sakchai Lalit CC BY 2.0

流亡前總理塔克辛叮囑紅衫軍:靜待大選之日奪回政權

而因躲避貪汙判刑而流亡海外的塔克辛,目前仍在泰國政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自2001年來,每年大選塔克辛與其盟友都仍大獲全勝,廣受鄉村農民的歡迎。

2015年8月,塔克辛更與紅衫軍領袖聯絡,呼籲希望他東山再起的支持者保持信心,將於下次大選重回政壇。

Photo Credit:Kerek Wongsa CC BY 2.0

泰國紅衫軍抗議活動 Photo Credit:Kerek Wongsa CC BY 2.0

 泰國民主之路遙遙無期

由於泰國軍人干政的風氣盛行,當政黨有所糾紛時,軍人集團便以社會動盪為藉口發動軍變,奪取行政權、廢除憲法,並改立臨時憲法或制定新憲法,最後再還政於民。如此實行政黨政治,又因政黨鬥爭導致軍人介入,形成無解的惡性循環。

目前掌權的帕拉育禁止政治活動,一有異議份子活動跡象隨即會遭軍政府鎮壓,紅衫軍勢力因而大幅減弱,而法院判決前總理盈拉違憲,更進一步箝制塔克辛家族的勢力。

然而,帕拉育試圖阻止塔克辛家族東山再起的憲法草案,卻遭到改革委員會否決,到2017大選前,泰國政局依舊是個未知數。

Photo Credit:Anuchid Lermsum CC BY 2.0

抗議戴克辛家族政權的民眾 Photo Credit:Anuchid Lermsum CC BY 2.0

究竟是民主的進步或是受煽動的民粹?

反塔克辛的黃衫軍與支持塔克辛的紅衫軍,所代表的兩股勢力背後,牽涉到皇室、軍方、塔克辛支持者與反對者等各個政治勢力的角力。表面上看來,是泰國人民為了追求民主而發起的街頭運動,然而鄉村人民能夠被動員,走上街頭對抗傳統的菁英階級,是否真的是民主化的進展?抑或只是政治領袖為自身利益而煽動的民粹主義?黃紅鬥爭的結果,無辜的人民才是最終的輸家。

註一:2015年2月,法官裁定盈拉以3千萬泰銖(約2734萬元台幣)交保,沒有書面許可不得出境,盈拉於庭上只表示「不認罪」。

泰國動亂一覽表

  • 2001年2月:泰愛黨塔克辛贏得大選
  • 2006年9月:軍方發動政變推翻塔克辛政權,重修憲法
  • 2007年12月:親塔克辛的人民力量黨贏得大選
  • 2008年8月:塔克辛因貪汙案流亡海外
  • 2010年3-5月:支持塔克辛的紅衫軍現身曼谷,衝突中造成數十人死亡
  • 2011年7月:塔克辛妹妹盈拉接任總理一職,她所領軍的為泰黨贏得大選
  • 2013年11月:反政府的示威群眾黃衫軍現身街頭,抗議特赦法案
  • 2013年12月:反政府議員們集體請辭,盈拉解散國會
  • 2014年1月:反政府黃衫軍發動「關閉曼谷」抗爭癱瘓首都,與紅衫軍發生衝突,抗爭活動延續數月
  • 2014年5月7日:泰國憲法法庭判決盈拉濫權違憲罪名成立必須下台
  • 2014年5月20日:泰國軍方宣布戒嚴
  • 2014年5月22日:泰國軍方帕拉育宣布接管政府
  • 2015年1月:國會正式彈劾盈拉,迫使她5年內不得參政

新聞來源:

關鍵評論網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鄭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