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博士:被汙名化的「敵避」,才是最有效的防蚊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避敵(DEET)只要正確使用,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萬一使用不當,也罕有嚴重併發症出現,但因敵避聞起來有一股不悅之味(與驅蚊無關),且不小心與塑膠製品(如手表手機等)接觸,會有腐蝕現象。尤其後者在媒體大肆報導下,被形容為有劇毒的產品。
文:蕭孟芳
電視不斷地播放一些臺灣典型誇大的商品行銷廣告,通常由藝人添油加醋掛保證或藉名人正面形象背書加持,這已經不是產品好壞的問題,而是產品誠信的問題。但父母愛護子女心切,為避免蚊蟲叮咬,寧可信其真,購買這種卡通小貼紙,以為蚊子真的就不敢靠近小寶貝。
幾年前,我也以為香茅防蚊手環有防蚊驅蚊作用,加上售貨員三寸不爛之舌,天花亂墜保證產品的功能,怕我不相信,特地舉某著名攝影家戴此手環半夜守株待兔拍攝夜行動物,結果百蟲不侵,大讚防蚊手環之神奇。
雖然我聽了半信半疑,但好奇心驅使讓我心甘情願受騙,買了兩個回實驗室試試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驅蚊劑評估準則及指南),不試還好,一試被叮得滿手庖,慘不忍睹。
我拿照片給賣家看,聲明不是來踢館,也不是要退貨,表明好心只希望告知真相,希望不要再替這種產品宣傳。沒想到對方惱羞成怒說,別人都說有效,只有你說沒效。即使我有照片為證,對方仍要睜眼說瞎話,我也只好徒呼負負。
問題是為什麼這些沒有驅蚊效果的產品在市場上可以大行其道,反而正宗老牌的驅蚊劑敵避(N,N-diethyl-metatoluamide,DEET)被醜化被污名化,讓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呢?敵避於1946年由美國陸軍首次應用於叢林戰防範士兵被蚊蟲叮咬,1957年開始被推廣到民間使用。
五十多年來,使用敵避之人次可說數以億計(不僅可驅蚊,對其他病媒昆蟲如蜱、虱、跳蚤、白蛉、采采蠅、錐鼻蟲等及擾人吸血的小黑蚊均有驅避作用),只要正確使用,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
萬一使用不當,也罕有嚴重併發症出現,但因敵避聞起來有一股不悅之味(與驅蚊無關),且不小心與塑膠製品(如手表手機等)接觸,會有腐蝕現象。尤其後者在媒體大肆報導下,被形容為有劇毒的產品。
在臺灣,DEET屬於藥用,為衛生署管制,進口及製造均需藥證,只能在藥妝店販售。DEET因用於驅蚊,也可歸類為環境用藥,故環保署准許業者以環境用藥進口且可在便利商店及大賣場販賣,但要求業者必須在其產品上加註「不得直接噴灑在皮膚及衣服上」。
事實上,使用DEET驅蚊劑必須塗抹或噴灑在皮膚上才能發揮效果,其作用是藉人體體溫使DEET在皮膚表面產生一層薄霧,蚊子不喜歡這種味道而不會靠近。如果把DEET噴在牆上,則一點作用也沒有。
將DEET音譯為「敵避」,對人也頗有震撼作用,當人們閱讀上述錯誤的使用說明時,又以為DEET如此「惡毒」,不心驚膽跳才怪。而仿間及網路流傳草本植物純天然精油具有神奇驅蚊作用(如:香茅、尤加利、薄荷、薰衣草等),鋪天蓋地宣傳植物精油對人體無毒無害,是理想的天然驅蚊劑,某私立大學還替自家產品吹噓行銷。
儘管這些精油產品根本沒有實質驅蚊作用,在市面上還是大賣特賣,而含有DEET之驅蚊劑則被敬而遠之,真是劣幣驅逐良幣,莫此為甚。驅蚊防蚊是大學問,不是雕蟲小技,不是懂些皮毛就可以變成專家。遺憾的是,衛生單位只管跟藥有關的產品,精油及其副產品是植物萃取物,不是藥物,所以管不著,也不想管。
市面上,許多號稱具有驅蚊作用之天然植物精油產品還特別強調不含DEET,以吸引使用者安心購買。造成人們迷思的原因是認為使用植物天然的驅蚊劑最好,但這些植物精油或其混合物的驅蚊作用很短,因精油很容易揮發,最久不會超過三十分鐘(但常被誇大)。在驅蚊應用上,使用精油是不切實際,因為我們不可能每隔半小時就要補擦或噴塗一次。而且,這些植物萃取物或精油的成分非常複雜,相關藥理作用及毒性未明,貿然塗抹或噴灑在自己皮膚上,等於將自己當小白鼠做實驗,承受了急性及慢性毒性的風險而不知。
DEET是相當有效的蚊蟲驅避劑,也是相當安全的蚊蟲驅避劑。雖然DEET之使用也會因使用不當(如不小心接觸眼睛嘴巴)而產生副作用(發癢或過敏)及中毒(輕微神經毒性),但在正常情況下使用,是沒有這些安全上的顧慮。DEET的濃度高低與對蚊蟲的驅避作用有平行關係,DEET濃度越高,驅避效果越久。臺灣市面上可買得到含DEET產品的濃度為25至30%,蚊蟲驅避效果可達五個小時以上。在歐美可買到含50%DEET的產品,其軀避作用則高達七小時。臺灣夏天天氣炎熱,流汗會降低DEET的趨避效果。
如果對DEET還是不放心,現在歐美也有新產品派卡瑞丁(picaridin)上市,驅蚊效果媲美敵避,但沒有敵避的兩大缺點及副作用。不過這個新產品,還沒正式在臺灣販售,且價錢可能不便宜。無論如何,千萬不要被市面上精油不實廣告或網路傳言所誤導,更不要因擔心DEET潛在的缺點而因噎廢食。
敵避驅蚊十大守則
使用含有DEET之驅蚊(蟲)劑應注意十大事項:
1. 使用前仔細閱讀說明書。
2. 皮膚有傷口或過敏時應避開或避免使用。
3. 不要直接噴灑於臉部,應先噴或塗於手上再塗抹於臉部,注意避開眼睛及嘴唇。
4. 不要讓幼兒及小孩的手、眼睛及嘴巴接觸。
5. 不可讓小孩自己使用,應由大人協助。
6. 只使用於外露皮膚。
7. 不必用於衣服遮蔽下的皮膚。
8. 避免在密閉空間內使用。
9. 一但外出回來,應以肥皂及清水清洗皮膚。
10. 碰觸過的衣褲要清洗過再穿。
書籍介紹
2023資安產業日:新秀育成、跨域合作,資安培育基地在沙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24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資安服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疫情後,全球數位化的腳步更加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形式也不斷翻新,對臺灣造成許多資安威脅。因此,政府將資安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2021年底於臺南沙崙啟用的「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下稱沙崙基地),就以推動資安產業發展、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推動產業資安、創造資安跨域合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推動人才育成、驗測實證產業技術、跨域合作等計畫,打造臺灣指標性的資安場域。
啟用至今,沙崙基地已培育超過2300人次的資安人才、已開發23套攻防演練劇本,並協助23家次廠商完成33項次資安產品驗測。為進一步凝聚臺灣資安產業,上週五(11/24)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2023資安產業日盛大開幕:臺廠深耕、國際肯定,見證臺灣資安領先全球。
今年資安產業日聚焦於臺灣IT(資訊科技)、OT(營運技術)領域的資安研發、供應鏈聯防、產品驗測及人才培訓等亮點成果。數產署也在開幕儀式中加入巧思,展現各界深耕資安技術、提升產業資安韌性的歷程,並透過授贈資安新秀榮譽獎狀,凸顯沙崙基地攜手產業共育新秀的不遺餘力。此外,為了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也邀集資安領域專家,分享AI協防、公私協力及CMMC等最新資安趨勢;並於主會場中透過23家攤位展示,構築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平台,促進研發技術及創新服務的產業能量流動。
開幕式的成果短講中,榮獲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代表黃鼎傑組長表示「工控資安近年來逐漸受到產業重視,ICSentry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台榮獲R&D 100 Awards的肯定,代表臺灣資安創新研發能量受到國際的注目與肯定。」對所有為資安產業奉獻心力的人來說,這座獎項是國際對臺灣資安研發能量的肯定,也鼓舞了在資安道路上持續努力前行的產業夥伴。綜觀今年臺灣資安的成果,數位發展署林俊秀副署長讚嘆,「臺灣資安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如今能夠收穫如此亮眼的成果,都是奠基於許多人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才終於走到今日這一步,真正把臺灣資安發揚光大。」
為產業注入新活力:業師領銜、接軌產業,從理論到實務的新秀實戰
不過,資安產業若要持續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及服務,後進的人才培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今年沙崙基地也延續去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育才」的核心精神,辦理「2023沙崙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攜手產業師資,幫助對資安領域有熱忱、有興趣的新秀們找到學習的環境與資源,更上一層樓。
開幕式中,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蒞臨現場,親自頒贈今年度入選參與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的企業與同學們榮譽獎狀。授贈前,唐鳳部長也在致詞中肯定「企業出專題,學生來解題」的媒合模式。資安新秀代表陳躍心同學表示,計畫過程最特別的是接受業界導師的專業指導,不僅加深他們對資安理解,也在過程中體會到理論學習和產業實務的差異,對未來的課業學習及職涯發展都影響深遠。下午時段的新秀快講活動中,新秀們更充分展現對於資安領域的熱情、以及對業師輔導的感謝與肯定。
開幕式結束後,新秀們在「Testbed 資安應用多元展區」展出此次的專題成果,同時亦將想傳達給大眾的計畫成果資訊,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進行推廣;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新秀成果導覽活動」,由專人詳盡地介紹沙崙計畫的發展脈絡與成果亮點,並帶領觀眾逐關導覽,深入認識不同新秀隊伍在培訓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來自長庚大學資管系的「什麼時候要吃藏壽司」隊,運用叡揚資訊提供的培訓平台及漏洞檢測工具,開發出具備安全框架的「智慧安全會議室管理系統」;以及跨校組隊的「吃飯皇帝大_白飯北科大」隊,透過菱鏡提供的硬體設備進行實作,進行資安攻擊的觀測與分析,並且在專題期間偵測到一起真實的DDos攻擊。

有趣的是,分享過程中新秀們不約而同的表示,參與計畫最大的收穫是他們從一次次的挫折與困難中,領悟到實作與理論的差距。而當自己從單純解題、答題的「解題者」,進階為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出題者」後,他們對資安領域也產生更多熱情。另一方面,參與育才的企業導師也相當肯定新秀們的認真,他們學習過程的衝勁和態度,就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也期待未來沙崙基地的人才培育計畫能夠更大、更廣,為臺灣資安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新秀人培 x 產業對話:臺灣資安的關鍵節點
開幕式時,唐鳳部長曾提到,「數位部為了彌平『資安產業』和『產業資安』的距離,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資安計畫,以期未來新的服務或需求出現時,雙方能在毫無知識隔閡的狀態下連結,最大化技術迭代的速度。」而ACW SOUTH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就是兩者交會的關鍵節點,不只培訓更多產業資安人才,同時挖掘更多潛在的新秀投入資安產業,也促成臺灣各界企業的相互交流,啟發越來越多的正向循環。也期許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能匯聚更多資安人才,凝聚產業資安能量,攜手產官學研朝更靈活、多元的資安未來邁進。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