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屠呦呦以抗瘧藥青蒿素及雙氫青蒿素的研究,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該獎項首位來自中國的得主,也是歷來第12位女性得獎者。
浙江省中醫院中藥房主任鄭敏霞認為,屠呦呦獲諾獎標誌着「中藥是有用的,也是得到世界公認的」。在諾貝爾獎的新聞發佈會上,也有記者問到這「是否意味著西方醫藥界對傳統替代藥物的看法發生改變」,當時三名委員都表示,傳統草藥僅提供了尋找新藥的靈感。
那麼,是否真的如中醫支持者所言,屠呦呦獲獎是「西醫肯定中醫藥有效」?在理解屠獲獎的意義之前,讓我們先了解現代醫學。

《Trick or Treatment?》封面
《Trick or Treatment?》是一本關於另類療法的書,兩名作者分別是科普作家Simon Singh,以及史上第一位「補助醫學教授」(Professor of Complementary Medicine)、曾花多年時間研究甚至使用另類療法的Edzard Ernst教授。
書中檢視了眾多醫學研究,再按證據告訴讀者幾種主要的另類療法——針炙、順勢療法、脊醫及草藥——是否可靠。但在討論醫學研究之前,作者首先處理一個問題︰為甚麼要相信這些研究?很多反對「西醫霸權」的人會認為,這些都不過是「西醫」打壓另類療法的借口。
Singh及Ernst透過幾個故事,解釋了為甚麼他們選取的醫學研究可信。篇幅所限,未能盡錄所有故事,下文內容主要來自《Trick or Treatment?》一書。
現代醫學的一串「咒語」
西方醫學發展歷史悠久,然而在蛻變成現代醫學前,醫生大多數時間都只能依賴一些無效甚至有害的療法,例如放血治療。除了由於相關科學——包括生理學、生物學、化學等學科——未有充份發展,以前醫生也沒有合適機制去判斷哪些療法有效,以致他們依賴個人經驗估計,卻容易受各種偏見影響而誤判。
直到現代醫學開始興起,醫學界開始發現以實驗測試療法效用的重要,人類才能夠開始對抗各種大型瘟疫、嚴重疾病。
現代醫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隨機分配安慰劑對照組雙盲實驗(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trial)。乍聽之下這組詞語的確跟咒語差不多,既長又難以理解。
不過,把「咒語」拆開之後就不會覺得太深奧的了。
壞血病與檸檬︰對照組的重要
很久以前,水手、海軍出海時間一長,往往全身乏力、關節疼痛、瘀血很久才消失、皮膚出現黑色或藍色斑、牙齒鬆軟出血甚至脫落,這些都是壞血病的病徵,嚴重者甚至會死亡。18世紀時英國海軍的主要死因,不是被敵軍殺死,而是壞血病,死亡人數甚至佔總數2/3之多。
1747年,英國皇家海軍外科醫生詹姆斯·林德(James Lind)在船上做了一個實驗︰他把船上12名壞血病患分成6組,所有人都吃相同的食物,唯一不同之處在於,每組病人各試一種相傳能治壞血病的藥方,結果發現只有吃檸檬那一組的病情好轉。
林德於《壞血病大全》中發表了這個實驗,雖然他並非第一個提出柑橘類水果能治壞血病,但仍是最早以有系統地以實驗去證明這件事的人,而上述實驗也被視為醫學史上最早的臨床實驗。
這個實驗嚴謹之處,在於林德刻意讓所有人都吃相同的食物,唯一分別僅是所吃的藥,盡量控制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讓實驗更為可靠。後來英國海軍在這項研究的幫助下,大幅降低了壞血病殺死的人數。
南丁格爾的貢獻
南丁格爾來自一個上流社會家庭,當時社會普遍認為女性只能當賢妻良母、護士是種低下的工作。但她敢於挑戰這些定見,學習護理後,在倫敦的醫院工作,後來成為倫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
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她到戰場上協肋照顧傷兵,發現英軍死亡的主要原因並非戰死,而是感染疾病和受傷後未有適當護理。回國後南丁格爾分析數據,相信護士及環境衛生的重要,大力爭取設立護理訓練及改善醫院衛生。
然而當時政府未有支持她的理念,反而提出質疑︰為甚麼曾受訓的護士所照顧的病人,死亡率反而更高?這不是反對設立護理訓練的證據嗎?
南丁格爾指出,這是因為病重的人才會獲分配去讓曾受訓練的護士照顧,以致死亡率較高。假如要比較護理訓練的成效,應該要把病人隨機分配到兩組,一組由曾受訓的護士照顧,另一組則由未經受訓的護士照顧。
當她隨機分配病人進行了這個實驗後,結果顯示受訓練的護士遠遠比未受訓練的護士好。利用這些研究和統計數據,南丁格爾最終影響了醫學界及政府的取態。
用鹽水止痛?
林德和南丁格爾的故事,解釋了「對照組」以及「隨機分配」的重要,那一串「咒語」中,未解釋的就只剩下「安慰劑」與「雙盲」兩個概念了。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是指病人在獲得無效的藥物時,因為誤信其有效而使病情好轉的情況。雖然聽起來很神奇,但這是經實驗證明、確實存在的現象。
二戰期間,麻醉師Henry Beecher在戰地醫院工作,有一次在缺乏嗎啡的情況下,需要替傷兵止痛。他決定注射鹽水,並訛稱那是強力的止痛藥,卻發現真的能夠舒緩傷兵痛楚。後來當嗎啡存貨再度不足時,他可以使用相同伎倆,甚至能用在最嚴重的痛症上。
最新發展:
-
《絕對安全保證書》顯示反疫苗分子如何誤解「風險」 4年前
-
《Bad Science》︰讀完這本書,你就能對低品質健康新聞免疫 4年前
-
《Bad Science》︰讀完這本書,你就能對低質健康新聞免疫 4年前
-
人傾向相信個案,而不是數據 4年前
-
人傾向相信個案,而不是數據 4年前
-
「放血療法」的前世今生 4年前
-
「放血療法」的前世今生 4年前
-
用漂白劑醫自閉症?無效之餘更會傷害兒童 5年前
-
用漂白劑醫自閉症?無效之餘更會傷害兒童 5年前
-
看來較昂貴的「反安慰劑」,副作用也更強? 5年前
-
中醫的形上學 5年前
-
中醫的形上學 5年前
-
「安慰劑效應」能幫助你,也能毀了你 5年前
-
比起醫生和專家,你更應該懷疑反疫苗分子 5年前
-
比起醫生和專家,你更應該懷疑反疫苗分子 5年前
-
擔心手機發射站致癌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6年前
-
擔心手機發射站致癌之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6年前
-
「英國研究」跟「日本醫學博士」誰才是對的?先認清你看見的是事實還是觀點 6年前
-
如何看待口服避孕藥和抑鬱症的研究? 6年前
-
如何看待口服避孕藥和抑鬱症的研究? 6年前
-
如果病患知道自己服用的是安慰劑,那它還會有效嗎? 6年前
-
如果你明知自己服用的是安慰劑,那它還會有效嗎? 6年前
-
七歲小孩發表論文,是父親的「實驗」一部份? 兼看科學界如何看待研究 6年前
-
以毒攻毒,浸氡氣浴?療效有實證支持嗎? 6年前
-
拔罐很可能只有安慰劑效應,為何奧運選手還會採用? 6年前
-
中醫就不科學嗎?淺介中西醫體系的互動與療法新嘗試 7年前
-
中醫就不科學嗎?淺介中西醫體系的互動與療法新嘗試 7年前
-
自然療法治癌害死人,你不用成為專家也能質疑 7年前
-
自然療法治癌害死人,你不用成為專家也能質疑 7年前
-
應否打子宮頸癌疫苗? 讓我們先看醫學研究怎樣說 7年前
-
應否打子宮頸癌疫苗? 讓我們先看醫學研究怎樣說 7年前
-
大家都聲稱有科學研究支持 我該相信哪一邊? 7年前
-
大家都聲稱有科學研究支持 我該相信哪一邊? 7年前
-
澳順勢療法醫師訛稱疫苗無效 誤導消費者 被判罰款、禁止宣傳有關產品5年 7年前
-
澳順勢療法醫師訛稱疫苗無效 誤導消費者 被判罰款、禁止宣傳有關產品5年 7年前
Tags:
大戶玩日本:永豐「DAWHO之夜」帶你一起攻略日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14 19:30 永豐銀行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之夜」直播活動,由吳怡霈主持,邀請旅日知名作家張維中、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一起線上教你探訪日本旅遊秘境,如何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玩得輕鬆又盡興!
隨著疫情解封,各國邊境與觀光政策開放,全球旅遊市場逐漸復甦,2023年臺灣的出國旅遊需求正大幅成長中,尤其到日本旅遊的臺灣旅客人數與日俱增。對於國人而言,日本向來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首選,當地的美食及文化都深受國人喜歡。6月14日關鍵評論網將與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攜手舉辦一場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教大戶們如何到日本好好玩一波,大肆採購、吃美食,同時也別忘了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自在旅遊無負擔!
疫後旅遊的日本秘境攻略
「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到懂生活又熱愛旅遊的吳怡霈擔綱主持,今年上半年才到日本旅遊的她,直播中將請她分享旅遊的最新感想,拋開只有逛街和美食的行程,從她的經驗中讓觀眾體會深度遊日本的不同樣貌。
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旅居日本多年的知名作家張維中,帶大家一起體會在地的日本風情,實際走進他在日本的生活,認識日本東京華麗街區樸素特有的一面;而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要以擅長的行為財務學,與大家分享平時應培養的理財習慣及如何妥善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為自己存下一筆旅遊基金,為日後的旅遊提前做好準備,玩得輕鬆又盡興。
永豐DAWHO與你一起玩日本
自從日本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行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數位網路時代下,規劃旅遊時除了便利可得的網路分享資訊,便捷高效的數位工具也是在兌換外幣及消費時不可或缺的利器,永豐銀行的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您最貼心的旅遊幫手。想知道更多關於日本秘境攻略與旅遊前的理財消費知識,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請教疫後重返日本旅遊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相關旅遊優惠內容!
※同步提醒大家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的討論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