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義」怎麼會是「吾黨所宗」呢?應該「係國民黨的代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屬於特定政治意識形態的政黨黨歌,透過威權體制、寡頭決策包裝打造成國家的「國歌」,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今日稍早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女士出席國慶升旗典禮,而其是否會如以往民進黨人士出席此類場合一般、拒唱國歌或是省略前兩句「三民主義,吾黨所宗」即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而今日蔡英文女士雖幾乎全程參與唱國歌的過程,但是在唱到國歌第二句「吾黨所宗」的時候,仍自動消音。
而民進黨人士出席國慶活動或是就職典禮時拒唱國歌、拒揮舞國旗早已不是新聞,陳前總統在2007年的國慶典禮缺席大會致詞,而於後續的國防展演方才出席,而同時呂前副總統在過往民進黨執政時期亦拒絕唱國歌與揮舞國旗等行為。
多數國民黨人士會把上述行為解釋為「缺乏愛國心」、「無國族認同感」,但若仔細探究國旗、國徽與國歌的歷史沿革,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東西都與中國國民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首先是國徽與國旗,前者與國民黨黨徽的差距只在於白日的十二道光芒有沒有觸及青天的邊緣,若非熟知箇中差異的人根本無法分辨,而國旗則是由前者再加上滿地紅,以象微「革命先烈的鮮血遍地」。然而時至今日,「滿地紅」或許是預示著國民黨高層心中的未來藍圖,這不禁讓我佩服當時提出滿地紅構想的人實為先知灼見。

究竟哪個是國徽呢?
而國歌則更加直接,就是從國民黨黨歌變成國歌了,其歌詞的來源是由孫文(中山樵、孫大砲或是鐵拳無敵,總之不是「孫中山」)先生於黃埔軍校開學典禮對全體師生的訓詞增補而來的,並於民國18年經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成為「黨歌」,再於民國26年由國民黨中常會(你沒有看錯,國歌唱什麼是由國民黨中常會決定的)通過以黨歌「暫代」國歌,這麼一代就代了80年。
因此無論後來國民黨人員如何企圖把「代國歌」(為避免混淆,以下稱「現行國歌」為「代國歌」,以正視聽)第二句「吾黨所宗」的「吾黨」解釋為「我們這群人」,以淡化「代國歌」與國民黨之間的連結,觀諸以上資訊,我們並不難發現「吾黨」指的就是「中國國民黨」,而「代國歌」就是中國國民黨黨歌的事實。
因此國民黨人士以「不愛國」之名抨擊非國民黨人士拒唱「代國歌」、拒揮舞國旗的行為,實有失公允。畢竟就非國民黨人士而言,我跟你又不同黨,「三民主義」怎麼會是「吾黨所宗」呢,反而應如同鄭進一先生改編江蕙女士名曲〈酒後的心聲〉為〈愛國精神病〉中所述一般:「三民主義,係國民黨的代誌。」
綜上所述,如為凝聚國族認同,避免台灣人民再因為不同的政治理念而造成族族分裂,或許修改現行的國旗以及「代國歌」是一條可行的路。如此亦能讓國民黨擺脫以往「黨徽像國徽」、「黨歌代國歌」、「黨產皆國產」之譏 。以下為現行國徽、國旗以及代國歌之制訂之法源依據:
由上表可知,國徽、國旗中,後者是有憲法作為其法源依據的,故而如須修改,須依照憲法增修條文§12規定提起公投案方得為之,而國徽部份則有法律明定,須經立法程序加以修正。而「代國歌」則因其頒布過程皆由行政命令為之,故依法僅須由行政部門進行修正即可,「無須再經由立法機關同意。」
當然上述方式必然會受到某些人士「草率」、「意識形態治國」、「黑箱作業」的批評,為杜絕此類爭議,或許提高規格,參考《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方式制訂《國歌法》,並邀集各界人士提供歌詞、歌曲進行徵選,會是不錯的方式。
過往國人在義務教育下,無法得知被掩蓋的「代國歌」真相,在解嚴後的今日,我們應該要了解到這些所謂的國歌、國徽或是國旗只是政治符號,如果它們可以凝聚國家共識、塑造族群團結或是弭平黨派衝突,那麼留之無妨;然而「代國歌」是否仍有這些效果呢?一個屬於特定政治意識形態的政黨黨歌,透過威權體制、寡頭決策包裝打造成國家的「國歌」,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國民黨一直以來即亟欲淡化以往「威權體制」、「以黨治國」的負面形象,如若黨產歸公議題傷筋動骨,或許推動上述國旗及「代國歌」的修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當前國民黨擬總統候選人洪秀柱女士亦曾說過:「不能說中華民國存在。」或許國民黨是時候放手,讓這些陳舊、簡寙的黨國枷鎖湮沒在歷史中了,當然,更理想的狀況是讓國民黨直接淹沒於歷史(笑)。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羊正鈺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