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首相洪森的困境:是敵國派來的傀儡,還是拯救國家走出紅色高棉的救星?

柬埔寨首相洪森的困境:是敵國派來的傀儡,還是拯救國家走出紅色高棉的救星?
Photo Credit:Allie_Caulfield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個一生有傳奇色彩柬國總理,從紅色高棉的團長到越南扶植的強人,如今又轉向成為親中的務實派,他的走向將牽動整個中南半島政局的發展。

當台灣正在歡慶中華民國國慶時,柬埔寨國內正掀起一片關於領土的口水戰。

國內反對黨公開指責總理洪森在越柬邊界問題上向越南讓步,造成柬國權益的受損。對此總理洪森大動作出面駁斥,還將相關的論證集結成書,甚至向英、美及聯合國學術機構租借地圖證明自己清白。

為什麼柬埔寨國內會有總理賣國的聲浪?這就要從歷史說起。

現在掌權的洪森至今已統治柬埔寨近30年,是東協國內在位第二長的國家領袖。這個潮州華人移民的兒子是怎麼從恐怖政府紅色高棉的團長一路晉升到國家領導人的?一切都要從柬埔寨近代動盪的局勢說起。

二戰結束後,東南亞各國掀起獨立浪潮,在日軍撤退後,當時的柬埔寨國王施亞努(Norodom Sihanouk)宣布獨立,但真正的完全獨立,需等到1953年,與法國殖民政府對抗多年後才確立,而施亞努也成為柬埔寨的國父,象徵著帶領柬國走向解放。

然而,上任後的施亞努,其政策走向卻逐漸引起西方盟國的不安。施亞努自稱自己是佛教社會主義者,與共產政營交好,也跟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與毛澤東有很好的私人交情,這些都讓美國認定,這個脫離法國控制的前殖民地,將成為中南半島共產主義擴散的潛在毒瘤。

因此,趁著國王施亞努於1970年出訪蘇聯時,美國便使出一慣伎倆,CIA跟當時極右翼國防部長龍諾(Lon Nol)密謀推翻國王,龍諾遂發動政變,控制了整個柬埔寨,施亞努因而流亡北京,柬埔寨從此被親美獨裁者所控制。美國也放任龍諾大肆逮捕異己,鎮壓共產主義者,但就如美國扶植的伊朗國王最後被伊斯蘭革命推翻一樣,龍諾的上台反而引出柬埔寨的夢靨—紅色高棉

相關新聞:為讓柬埔寨兒子認識自己的國家 裘莉新電影談紅色高棉

當時,柬埔寨許多無辜的人民,也因被貼上共產黨標籤而被迫害,民怨沸騰下,又給了柬埔寨共產黨發展的機會,而施亞努因被手下愛將背叛,怒火中燒的為了報復,竟公開支持柬埔寨共產黨,呼籲人民起義對抗龍諾。

許多柬埔寨農民因根本不了解共產主義,也不支持柬共,但是聽到愛戴的國王如是說,便起身加入共產黨,而現今總統洪森,也是當時其中的一位熱血青年。

吐斯廉屠殺博物館的紅色高棉受害者頭骨。Photo Credit:wikipedia
吐斯廉屠殺博物館的紅色高棉受害者頭骨。Photo Credit:wikipedia

1975年共產黨上台,開始慘絕人寰的恐怖統治,紅色高棉政府大肆地屠殺百姓。四年內殺了柬埔寨四分之一的人口。洪森看到這恐怖政府的本性,深感絕望下逃離柬國,投靠越南政府。紅色高棉當時是親中共的政權,越共則是靠攏蘇聯,而中共寄望,能靠赤柬來抗衡越南在中南半島的勢力,但已跟中共翻臉的蘇聯,當然不會讓此得逞。

爾後,在蘇聯支持越南在中南半島的擴張行動下,1978年,越南人民軍大舉入侵柬埔寨,柬埔寨人民並未反抗,反而當作是解放行動,挾道歡迎越軍的進入。而越軍的進入,終讓世界知道赤柬慘絕人寰的屠殺,而洪森就是隨越軍回到柬埔寨的一員。

洪森靠著越南的支持,順利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理,一路當了30年。柬埔寨恢復君主立憲,在1991年隨越南實行開放經濟政策,1993年聯合國接管飽受戰爭蹂躪的柬埔寨舉辦首次大選,洪森也繼續控制政權,至今已統治了30年,社會也趨於穩定。

但洪森本人仍有一個污點,就是他是跟著越南人民軍回到柬埔寨的,雖然是清剿赤柬,但本質上仍是入侵。翻開歷史,越南和柬埔寨可說是世仇,柬埔寨在千年前曾建立過幾乎占據整個中南半島的高棉帝國,而隨著吳哥王朝的衰敗,柬埔寨也因此成為鄰國的玩物。

從高棉帝國結束後到法國殖民入侵,這段柬埔寨歷史的黑暗時期,多次被暹羅跟越南侵擾,而越南就在19世紀前期統治過柬埔寨,於當地實行越南化政策,強迫當地人取漢名、使用漢字,這讓柬埔寨對越南始終抱有仇恨。

紅色:高棉帝國、淺綠色:駭黎朋猜、黃色:占婆。Photo Credit:Javierfv1212 CC CC0 1.0
紅色:高棉帝國、淺綠色:駭黎朋猜、黃色:占婆。Photo Credit:Javierfv1212 CC CC0 1.0

這也是為何同樣是共產黨,紅色高棉會擁抱中共而非蘇聯,就是出於跟越南對抗的心理。這樣的情況下,洪森雖統治柬埔寨三十餘年,人民仍對其忠誠有疑慮,但不可否認地,這三十年的治理,是讓柬埔寨成為政治穩定的君主立憲國,在經濟跟社會面向都持續發展。

而洪森在中國持續發展下,也成為一個親中分子,積極地牽線讓中資企業能赴柬投資,協助基礎建設。

2013年,洪森所屬的柬埔寨人民黨國會席次,從原本的90席摔落至68席,是執政黨首次面對席次減少的挑戰,而隨著柬國社會的發展,如此長期在位的領導也受到民意挑戰,今年7月,洪森大動作召集軍政要員訓示,便透露著他對政權未來的憂心。

現在在柬國盛傳,洪森有意將大位傳給目前擔任青年部部長的兒子洪馬尼,但輿論認為,隨著在野勢力的增強,洪森想要建立世襲王朝的野心,可能也將灰飛煙滅。

這個一生有傳奇色彩柬國總理,從紅色高棉的團長到越南扶植的強人,如今又轉向成為親中的務實派,他的走向將牽動整個中南半島政局的發展。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