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左右為難的翁山蘇姬:她是民主鬥士,還是變成只想追求總統寶座的人?

左右為難的翁山蘇姬:她是民主鬥士,還是變成只想追求總統寶座的人?
Photo Credit:ASSOCIATED PRESS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假若停戰協議成功簽署,看在飽受戰火摧殘的緬族眼裡,此舉便是立下了大功,但或許因軍政府可借此拉攏民心,翁山蘇姬一方面希望停戰協議能確保政局穩定,茁壯自己的政治勢力,卻又不願為軍政府背書,將帶來和平的功勞拱手讓給軍政府。

文:王珮倫Nico

在過去長達二十幾年的光陰裡,緬甸知名政治家翁山蘇姬有15年的時間,是在監獄或軟禁中度過,但因拒絕向軍政府屈服,並自始自終批評軍政府侵犯人權的暴行、要求釋放政治犯而贏得全世界的喝采。

1991年,翁山蘇姬於軟禁期間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當時領獎的兒子代替翁山蘇姬向世界呼籲:「請用你們的自由來促成我們的自由。」而在國際施壓與西方經濟制裁下,緬甸政府終於在2010年11月釋放翁山蘇姬。從此,受國際矚目的她被譽為緬甸之花,成為緬甸備受愛戴的民主鬥士。

然而,緬甸軍政府於2008年的修憲內容,致使翁山蘇姬身處政治劣勢,由於仍無法在缺乏軍政府支持下,修訂這部「不民主憲法」,逐漸有翁山蘇姬和軍政府越走越近的消息傳出,被質疑向軍政府靠攏妥協。

「以愛之名」的翁山蘇姬也因利益考量,長期忽視受壓迫的少數民族,遭譴責有違諾貝爾和平獎之精神,更被批評已淪為政客,只將焦點著眼在緬甸眾多的佛教徒選票,罔顧人權。

連歐巴馬也幫不了:修憲無望,翁山蘇姬確定無緣競選本屆總統

2008年納吉斯颱風造成緬甸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受災人數多達150萬人,成為緬甸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但由於緬甸的鎖國政策,導致國際救援無法進入,只能由軍政府全權指揮,因此,軍政府於同年推出以92.4%高支持率通過的修憲公投,遭抨擊為軍政府利用救災工作綁架公投,是拿救災物資的分配威脅,作為利益交換。

軍政府於頒佈的緬甸憲法中,特別規定緬甸總統不得有外國血統或國籍的配偶或子女,而翁山蘇姬已故丈夫與兩位兒子皆為英國籍,因此這條款被抨擊是獨裁軍政府精心設計的「排翁條款」。

由於緬甸修憲標準,須獲得超過四分之三國會議員支持,但保有四分之一席位的非民選軍方代表,讓只有少數席位的全國民主聯盟(NLD)無能為力。儘管美國總統歐巴馬總統也多次呼籲修改憲法,讓緬甸實行真正的民主,軍政府仍維持一貫強硬的態度拒絕修憲,翁山蘇姬只能將角逐總統的願望,寄託在2020年的大選。

Photo Credit:Micheline Pelletier CC BY 2.0

Photo Credit:Micheline Pelletier CC BY 2.0

除了軍政府刻意刁難的排翁條款之外,翁山蘇姬也因少數民族爭議纏身。因著對少數民族問題的不聞不問,批評聲浪四起。

緬甸少數民族有如境內十一國分治

緬甸境內有134個少數民族,而自1948年脫離大英帝國殖民獨立後,這些少數民族持續和佔人口七成的緬甸族對立,部分區域更發生武力衝突,或希望脫離緬甸政府獨立,其他則要求擴大參政權、設立自治區。

Photo Credit:Joachim Ladefoged/VII CC BY 2.0

Photo Credit:Joachim Ladefoged/VII CC BY 2.0

翁山蘇姬父親曾經答應的自治承諾成為空頭支票

翁山蘇姬的父親是已故緬甸獨立英雄翁山將軍,於1947年赴英國倫敦要求讓緬甸獨立。然而,英國當時表示緬族不能代表整個緬甸區域,除非獲各民族勢力的同意方能獨立。

翁山將軍遂積極聯絡各少數民族代表,並召開潘龍會議,承諾少數民族在其民族地區擁有百分百的自治權,並同意將密支那和八莫地區合併為克欽邦,同時表示少數民族如果受不公平待遇,便可脫離聯邦。

緬甸於1948年1月4日獲得獨立,翁山將軍卻不幸在緬甸獨立前夕遭暗殺,接之上任的總統和日後上台的奈溫將軍,都奉行「大緬族主義」,忽略少數民族權益。自治約定淪為了空頭支票,各地於是開始出現反政府民族武裝力量。

Photo Credit:ASSOCIATED PRESS CC BY 2.0

翁山將軍。Photo Credit:ASSOCIATED PRESS CC BY 2.0

軍政府登盛祭出停戰協議:槍的時代已經過去

緬甸大選即將於11月舉行,外界都期待此次大選將帶領緬甸走上民主之路。為確保大選如期舉行,軍政府推出全國停戰協議(Nationwide Ceasefire Agreement),強調保證所有地區的投票權。

然而,緬甸國內15個武裝團體中,僅有8個簽署停戰協議,北部最大武裝團體「克欽獨立軍」(KIA)則公開表示拒絕簽署條約,不排除選前武裝衝突的可能性,而隨著選舉到來,軍政府也可能以國家安全考量取消特定區域投票權(軍政府於2010與2012皆以此為由干涉選舉),倘若如此,又將嚴重傷害政權的正當性。

對民主改革正在上軌道的緬甸政權而言,如何改善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就像卡在喉嚨上的一根刺。持續內戰將嚴重傷害新政府的勢力,進一步更影響天然資源的取得和外資投資,但假使軍政府成功說服武裝團體簽署停戰協議,將會確保選舉順利舉行,並促成緬甸民族和解。

Photo Credit:Bettmann/CORBIS CC BY 2.0

1948年緬甸獨立大典 Photo Credit:Bettmann/CORBIS CC BY 2.0

Photo Credit:© Howard Davies/CORBIS CC BY 2.0

1996年,支持翁山蘇姬的民眾聚集在她被軟禁的家門外 Photo Credit:© Howard Davies/CORBIS CC BY 2.0

翁山蘇姬左右為難,曖昧態度遭批逃避推託、與政府妥協

假若停戰協議成功簽署,看在飽受戰火摧殘的緬族眼裡,此舉便是立下了大功,但或許因軍政府可借此拉攏民心,翁山蘇姬一方面希望停戰協議能確保政局穩定,茁壯自己的政治勢力,卻又不願為軍政府背書,將帶來和平的功勞拱手讓給軍政府。

除了面對「停戰協議」的兩難外,還有始終未解的「翁山蘇姬條款」。

目前,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在選舉中呼聲最高,可望奪下主要席位,而另一方面,翁山蘇姬依舊需軍政府同意修憲,為2020總統大選鋪路,對軍政府而言,則想利用她鞏固政權正當性,同時改善國際形象、親近西方國家,因此,這局勢會讓翁山蘇姬必須在軍方統治下有所妥協,自身處境如履薄冰。

Photo Credit:© Howard Davies/CORBI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