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假設所有人都是異性戀!前英國石油執行長:出櫃不只有風險,也可能帶來機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出櫃在經營客戶關係上不見得只帶來風險:出櫃也影響機會。IBM副總裁克勞蒂亞.布蘭伍迪說,「我曾經因為出櫃,讓我和客戶之間更增加信任,案子完成得更迅速,」她說。「在任何談判中,信任是一切的基礎。」
文:約翰.布朗(John Browne),前英國石油(BP)執行長,他曾經隱瞞自己的同志身分,直到他的前伴侶將一切真相高價賣給英國小報。2007年他正式出櫃,並選擇離開自己一手建立的英國石油。
「回顧我擔任英國石油執行長的期間,我但願當時自己有足夠的勇氣早點出櫃。我的後悔至今仍難以平息。我希望能帶給一些男女同志勇氣:你不該犧牲自己的幸福快樂,只為了討好那些觀念陳舊的人。」——約翰.布朗
並非人人都是異性戀
我很清楚地知道,LGBT員工不願出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害怕冒犯他們的同事。
人權運動基金會(Human Rights Campaign)2009年的一份報告發現,未出櫃的受訪者中有一半表示他們擔心出櫃會讓別人感覺不舒服。
24%的人相信,他們的同事會認為透露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是不專業的,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們的性傾向「和別人無關」。
許多LGBT人士因為擔心會嚇跑朋友和同事,選擇避免在各種情境下以真面目示人。無論何時,只要他們閃避關於私生活的問題,或隱藏關於自己的重要細節,他們都在為了別人的舒適而犧牲自己的舒適。
他們有這種想法是很不幸的;我以前也這樣想。在某些場合,討論同性戀仍會讓人皺眉,而討論異性戀不會。異性戀宣告自己性傾向的頻率之高,很多人渾然不覺。
他們宣告性傾向的方式包括討論自己的先生和太太、在辦公室放結婚照片、帶著另一半出席公務活動。當傑夫談到他的太太安娜時,大家不會想到性傾向。但是當麥可談到他的同性伴侶路克時,同樣的聽眾裡卻有些人可能認為麥可討論自己的性傾向十分不洽當。
這種想法的來源,是許多人假設大家都是異性戀。出櫃永遠不會畢其功於一役。
身為公眾人物的好處之一,是你很少需要出櫃超過一次。然而,對大多數公開身分的同志員工來說,當他們認識新客戶或新同事,或換工作的時候,他們必須一次又一次地出櫃。
抵抗走回衣櫃的誘惑是很重要的。哈格特的規則很簡單: 如果有同事或客戶公開自己是異性戀,她就公開自己是女同志。「如果有人告訴我,『我們回家時,小孩踢完足球一身髒,我太太因此有點不高興』,我也會和他聊我的情況,我和我的家人也有類似的經驗,」她說。「不時會碰到有人說,『為什麼你要告訴我這件事?』我說,『因為你對我說了一樣的事情啊。』我碰過的許多人從沒從這個角度想過這件事,但我相信對大多數的同志來說,感覺確實是這樣的。」
哈格特既有想法也有自信。她不是在乞求別人的認可,就如同異性戀男人在討論自己太太時,並沒有要旁人認可的意思。她不過是分享資訊而已。她的異性戀同事們在螢幕保護程式和桌面放了孩子的照片,她也照辦。這麼做可以讓她與陌生人開啟對話,討論起她的家庭。
性傾向不單單是性事,而是關於一個人與誰、並且用什麼樣的方式共度人生。這麼做,意味著同志員工可以掌握自己的身分。他們不再因害怕被發現而畏縮,相反地,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私生活的點滴片段。
蘿莎琳.歐尼爾(Rosalyn Taylor O’Neale)是紐約市的一位多元文化顧問。
她相信,在她諮詢的任何工作場合,她的職責是為LGBT人士創造安全感。當她第一次與新客戶或新同事談話時,她一定會談到她的太太,讓他們「有機會消化新資訊,知道有些女生有太太,而有些男生有先生。」
她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聽起來像是個好鬥的同運人士。她對出櫃的使命感來自至少兩次經驗。
第一是她的成長背景,是在1950年代公共廁所還保持種族隔離的美國南方。她的一位姨媽可以「偽裝成白人」。她只允許歐尼爾和她媽媽在入夜後上門拜訪,鄰居才不會看到非裔美國人進到她家裡。她太害怕黑人身分被公開,讓她連自己親姐姐的葬禮都不敢參加。
「當你說了一個謊,就得說另一個謊,最後你會說無數個謊,太瘋狂了,」她說。「我知道,我永遠都不想『偽裝』成一個不是我自己的人。在種族上,我永遠辦不到,在性傾向上,我也不打算這麼做。」
另一個經驗是在1980年代後期, 她面試一個掌管多元文化的工作。面試時,歐尼爾穿著一套三件式西裝與男用領帶,頂著一頭黑人短髮。「我全身上上下下都透露著訊息, 只差沒穿著寫著『 我是女同志』 的上衣, 所以我認為她了解我的訊息,」她說。
在她開始工作並向同事出櫃後不久,她和她的上司發生了摩擦。「『我要開除你』,」她回憶道。她的主管是公司的平權計畫主持人。「她的意思很明確:妳可以用黑人的身分提倡『尊重差異』,但用女同志的身分就不行。」歐尼爾後來走出一條成功的專業之路。她的上司則沒有,後來她才知道上司自己就是個未出櫃的同志。
出櫃往往感覺風險很大, 但歐尼爾無論何時何地都樂於出櫃。她回憶起自己曾經受邀到米蘭的一所知名國際企業,講授一堂關於下意識偏見的課程。當她走進教室,聽眾見到她是黑人,他們聽到她是美國人,他們見到她是個女人。有人問她何時來到義大利的。「現在是我得出櫃的時候了,」她對自己說。在幾秒鐘內,她評估了一下環境、衡量後果、發現沒有人身安全的危險。「我說,『我太太和我星期二到的。』」當她會見新客戶、與人共乘飛機時,她在心裡做著類似的計算。她喜歡找到她和別人的共同立足點,無論結果是什麼。「我有沒有因此失去客戶?有的。我會不會因此介意?當然不會。」
出櫃在經營客戶關係上不見得只帶來風險:出櫃也影響機會。IBM副總裁兼智慧財產授權董事經理克勞蒂亞.布蘭伍迪(Claudia Bring-Woody)對此有第一手經驗。「我曾經因為出櫃,讓我和客戶之間更增加信任,案子完成得更迅速,」她說。「在任何談判中,信任是一切的基礎。」
Tags: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