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英國石油執行長的出櫃告白:你不該犧牲自己的幸福快樂,只為了討好那些觀念陳舊的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恐同者能有這麼大的力量,是因為我們給了他們力量。如果我們允許這些人把羞恥加諸於我們身上,我們就永遠是次等公民。」
文:約翰.布朗(John Browne),前英國石油(BP)執行長,他曾經隱瞞自己的同志身分,直到他的前伴侶將一切真相高價賣給英國小報。2007年他正式出櫃,並選擇離開自己一手建立的英國石油。
「回顧我擔任英國石油執行長的期間,我但願當時自己有足夠的勇氣早點出櫃。我的後悔至今仍難以平息。我希望能帶給一些男女同志勇氣:你不該犧牲自己的幸福快樂,只為了討好那些觀念陳舊的人。」—約翰.布朗
躲藏的代價
員工們都心知肚明, 選擇活在櫃裡並不是一個平衡中立的決定。活在櫃裡,意味著腳跨兩個世界。當你從一個世界切換到另一個世界,就算你再怎麼熟悉此道,你的心靈能量還是會一點一點地被抽乾。這份能量大可用於在職場上解決問題,或在個人生活中與伴侶建立穩定關係等等更有建設性的地方。
性傾向不是一個人的全部,但無可置疑地,它確實是身分認同的重要一部分。如果你否認某一部分的自己, 會讓你無法接受全部的自己, 對自信心與自尊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如我的經驗所見, 你可能自己都無法察覺這份代價。
紐約心理分析師傑克.德瑞斯確醫師(Jack Drescher)說,有時候,活在櫃裡的人無法接納自己在個人與專業方面的成就。「他們感覺自己是虛假的,不知道自己是誰,因此他們無法全然接納自己真實的成就,」他說。「這是衣櫃裡的心理狀態。當你拋出煙幕,讓別人無法看見你,同時你也無法看見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你無法看見自己。」
我在英國石油晉升的過程中, 時時刻刻在盤算思考, 該做出哪些不得不的權衡取捨。沒錯,我登上了頂峰,然而當我登頂的同時,我感覺自己被囚困、被孤立了。
我的雙重生活在1969年的阿拉斯加安克拉治市就開始了。我剛到安克拉治的幾個星期,住在一家廉價旅館。旅館的牆壁非常薄,薄到你會自然而然認識其他住客。不久前才發生了一場地震,毀掉大部分的鬧區,當時這座城市正逐漸從災難中復甦。你還可以見到沉陷地表的一大部分市中心。有一條酒吧街,那裡常有鬥毆事件,偶而聽到槍擊。即便如此,居民還是每晚光顧喝酒。一家人常去的酒吧地上鋪著滿滿的花生殼,每走一步就會發出脆裂聲。顧客會在鋼琴上跳舞。
在這片混亂中,我開始了第一份工作,我在鑽探井幫忙做流速檢驗。和我共事的男人們一個個高大結實,來自德州和奧克拉荷馬州。他們的長相要說是逃犯也不會有人懷疑。
我們在天寒地凍的北方度過漫長的時光,每天等著下一件大事發生,我開始發明一種隱藏自己個性的方法。關鍵在行為舉止完全正常,不要打草驚蛇。
我謙恭有禮、樂於助人。我那時21歲,但看起來像17歲。我不僅是全團隊最年輕的一員,也是個外國人,所以人們往往想幫我一把。只要有人問我有沒有女朋友,我會說「有」,就這樣。人們在職場經常語帶保留,因此創造了一道可供我躲藏的屏障。
1960年代後期到1970年代初期,企業運作的標準比今天低得多。讓新進人員感覺被包容、成為團隊一分子的標準,同樣也低得多。
當我們到洛杉磯與舊金山出差,我們整天都在工作。晚上,整個團隊都到脫衣酒吧喝威士忌或琴酒,大家輪流抽菸。幾個女人在閃爍昏暗的燈光下舞動。這是個令人驚駭的經驗,我很不喜歡,但我從未拒絕。我得學著融入。
1971年,在凍原上工作兩年後,英國石油終於讓我調回美國。我在第四十八街和第二大道的交叉口找到一間相對便宜的住宿,這個地方現在稱為哈馬舍爾德飯店(Dag Hammarskjold Plaza)。我住的是單臥房公寓,裡面有個小廚房,毫無吸引人之處。
我不知道在這樣一個巨大又忙亂的城市應該如何自處。但它給我的匿名性,讓我有勇氣第一次到同志酒吧探險。保鑣把我攔在門口。「這是同志酒吧。」他說,好像要把我嚇跑。「你知道這是間同志酒吧,對吧?」我感到很難為情,迅速地逃走了。也許我的穿著不合時宜。我原本穿著西裝。所以我幾個小時後回來,穿著牛仔褲和毛衣。
最後我好不容易進入酒吧, 感覺猶疑不定。我期待會見到一些刺激的、出乎尋常的事情。然而,映入眼簾的平凡場景讓我大吃一驚:不過就是一大群人喝酒跳舞,有些人還穿著西裝。
那時我口袋裡沒太多錢,所以我不常光顧酒吧。大部分人把同志夜店視為尋歡獵豔的場所。但我發現很多人光顧同志夜店,其實背後沒有那麼明確的動機。我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相當有趣。
對很多其他人來說,他們這輩子的所有同志生活,就只發生在小小的夜店裡。
當時英國石油在紐約只有一個小辦公室, 這讓我大為放心。我無法想像辦公室有任何同事是同志,更別說到同志酒吧消費了。但我錯了。幾個星期後,當我走進其中一間同志酒吧時,我立刻被一個眼熟的人發現。結果發現他是我辦公室的同事。他來到我面前,而我只想躲到地底下去。
他出入同志場所的頻率顯然比我高得多。因為這個緣故,再考慮他在公司的職位,我相信如果他的性傾向曝光,他得付出更高昂的代價。我在青少年時期的經驗告訴我,他也冒著一定的風險;更何況,他不會隨便讓任何人知道他是在什麼地方遇見我的。在公司,我們之間的共同祕密讓我恐慌不已,但從沒有人發現一點蛛絲馬跡,我們也從未露出馬腳。
在我寄回英國給爸媽的信裡,我小心地編輯我的人生。我會放心談起我和一個法國男生搬到格林威治村,他有女朋友,教我做菜和辦晚宴。當我講起對大衛.霍克尼的喜愛時,則會謹慎許多;霍克尼是個能言善道且公開身分的同志藝術家,他常在畫作裡直接展露同性性傾向。有次我買了他為詩人卡瓦菲的作品所畫的異色插圖,畫作裡是兩個躺在床上的男人。回顧當年,也許這是一種隱藏的叛逆。我不會對爸媽坦承自己的祕密同志生活。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