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政策是否落實?「世界流浪動物日」各縣市首長回報工作進度

動保政策是否落實?「世界流浪動物日」各縣市首長回報工作進度
收容所零安樂後,動保人士所擔心的民眾棄養潮、收容爆量、收容品質惡化等衝擊,能否降到最低?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黃靖雅/攝|台灣動物新聞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站在第一線的縣市首長,是否如同選前一樣重視動保政策?施政又是否能深入了解地方需求,穩固零安樂的基礎?也許,正是個檢視各縣市首長施政成效的好時機。

記者 黃靖雅 / 報導

從這兩年的選舉中可以發現,無論是總統、縣市首長候選人,還是立委、議員候選人,都比以往更加重視動保政見。在各縣市首長上任已有一年多,又臨近2017年零安樂新政的此時,站在第一線的縣市首長,是否如同選前一樣重視動保政策?施政又是否能深入了解地方需求,穩固零安樂的基礎?也許,正是個檢視各縣市首長施政成效的好時機。

4月4日是世界流浪動物日, 22位縣市首長中有13位,特地在這一天在個人Facebook粉絲專頁上,回應未來動保施政方向,並公告施政成效。有回應的縣市首長分別是桃園市長鄭文燦、台中市長林佳龍、宜蘭縣長林聰賢、台東縣長黃健庭、新竹縣長邱鏡淳、苗栗縣長徐耀昌、彰化縣長魏明谷、嘉義縣長張花冠、嘉義市長涂醒哲、南投縣長林明溱、雲林縣長李進勇、澎湖縣長陳光復、連江縣長劉增應

世界流浪動物日當天,多位縣市首長在粉絲專頁放上動保政策。圖為台中市長林佳龍。取自林佳龍|台灣動物新聞網

有數位縣市首長提出重建收容所、翻修收容所等目標,我們雖樂見犬貓能有較好的收容環境、較大的活動空間,但收容本就是不得已而為之,要紓解爆量問題,不是將預算挹注在收容所就能一勞永逸的。

幸好各縣市首長也都提出了較長期、全面的政策。在人力方面,眾所皆知,各收容所長期面對所方人力不足的窘境;在此次聲明中,新竹縣、嘉義市、苗栗縣、彰化縣、台中市,皆表示已增加或將增加公務獸醫、動保員或管制員。

動保檢查員為疑似非法繁殖的犬隻掃瞄晶片。 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李娉婷/攝|台灣動物新聞網

從各縣市首長的回應中,也可以看出首長們對源頭管理、加強送養、TNVR、加強絕育和寵物登記已有相對明確的概念和規劃。另外,雖然詳細規範仍在規劃中,但向前往收容所辦理不擬續養的飼主收取規費,也已是許多縣市的共識。台中更設立了猶豫期制度,在猶豫期60天內,飼主仍須留置寵物,並透過認養媒合平台,為寵物尋找新主人。而台北市、新北市的猶豫期則是30日。

源頭管理又分很多方向,詳看各首長的發文,會發現繁殖業管理和民眾棄養,是全台不分縣市共同的問題,也是各縣市首長優先查緝、防堵的目標。嘉義市在解決棄養問題上,選擇和地方動保團體合作,推行「以寄養代替棄養」,即由飼主每月支付費用,委由各動保團體飼養。

近幾年,各縣市皆積極查緝非法繁殖場。 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新北市動保處/提供│台灣動物新聞網

近幾年,各縣市皆積極查緝非法繁殖場。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新北市動保處/提供|台灣動物新聞網

為防犬隻不斷生育、飼主惡意棄養等問題,各縣市皆對一般飼主,給予絕育、施打寵物登記晶片的補助;在補助的同時,也提高棄養、不寵物登記的罰款。針對偏鄉,宜蘭、苗栗、台中地方政府則和動保團體密切合作,下鄉替浪犬絕育。

雲林縣、桃園市、新竹縣等特別強調「精準捕捉」,希望在維護居民安寧時,也能最大程度的維護街犬的生存權。其實為扭轉民眾對流浪動物的觀念,並提升下一代對動物的尊重,不少資源較充沛的縣市,已開始大力推廣生命教育、飼主責任教育。

收容所多設在偏遠之處,很少有民眾特地上門。要送養犬貓多需依靠志工、所方工作人員主動出擊,到處辦送養會、結合商家設置認養小棧,提高犬貓的可見度。在去年的衝刺下,不少縣市的領養率都創下歷年新高。如新竹縣去年達到78%、桃園達到81%、台東縣領養率達88%等等。

送養會能提高收容所內犬貓認養率。台灣動物新聞網資料照。黃靖雅/攝|台灣動物新聞網

除了減少犬隻外,近年,由於一般員警因不熟悉動保法,面對動保案件時,處理不當的例子時有所聞,社會上對「成立動保警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台中市長林佳龍就明言,將來會以設立動保警察為目標,而現階段則將在警察人員每年常訓中列入動保課程。雲林縣長李進勇也說,雖無動保警察,但已為員警安排動保相關教育和講習訓練,所有員警均能配合辦理動保案件。

去年各大媒體都曾報導,主管機關農委會編列超過15億的預算,要改善收容所設施,各地方政府也都提高了動保處、防疫所的預算;但隨著零安樂上路日期的逼近,情況不容樂觀,錢怎麼用才算是用在刀口上?各縣市首長在4月4日的發文,或許能算是現階段的工作回報。然而政策是否落實?民眾對改變是否有感?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檢視。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