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危言聳聽:第九大行星即將滅絕地球生命 駭聞是如何「聯想」出來的?

危言聳聽:第九大行星即將滅絕地球生命 駭聞是如何「聯想」出來的?
Photo Credi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1985年已提出用來解釋彗星雨和恐龍滅絕的「X行星」理論,是如何演變成「第九大行星最快4月底帶來世界末日」?

正當科學家努力追尋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確實證據,日前驚傳:第九大行星將滅絕生命,更引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學太空物理學家惠特邁爾(Daniel Whitmire)的研究報告。這當然是危言聳聽,已經退休的惠特邁爾斷然否認。

英國《太陽報》在月初報道,頂尖天文學家惠特邁爾的研究指出,新近發現的行星,隨時可能令地球上的生命滅絕。《紐約郵報》接力報道,然後《Now新聞》亦有報道

「這顆第九號行星最接近地球時,會令彗星和小行星撞向地球。部分科學家甚至預料,最快4月底會出現這個情況。即是說,地球所有生命到時會滅絕?……究竟是否危言聳聽,信不信由你了。」

報道「引述」惠特邁爾的研究指出,今年一月發現的行星可能同地球物種滅絕有關,它環繞太陽一周需時2萬年,而根據化石研究,地球物種大約每2600萬-2700萬年就會出現一次大滅絕,原因不明。惠特邁爾提出,當這顆行星的軌跡最接近地球時,其引力會令到古柏帶(柯伊伯帶,Kuiper Belt)的碎石,即彗星和小行星撞向地球。然後,報道引述了不知是科學家還是末日論者的人士指,「有人相信,世界末日最快可能在本月底發生」。

Snopes.com透過電郵向惠特邁爾求證,他很快就回覆:完全不是事實。這是相當不可能的。

惠特邁爾其實在2012年已經於路易斯安那州大學退休,2013年轉到阿肯色大學數學系任職導師。那麼「第九大行星將滅絕生命」的「新聞」是如何跑出來?

惠特邁爾從事行星與地球物種滅絕關係的研究達三十多年,他同另一名天文學家John Matese早在1985年已在Nature期刊發表研究,當時還成為Time雜誌的封面故事,標題是:是彗星把恐龍殺光?物種大滅絕的大膽新理論。(Did Comets Kill the Dinosaurs? A Bold New Theory About Mass Extinctions.)

惠特邁爾在退休後繼續相關研究,並於今年1月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發表新論文,3月30日阿肯色大學為此刊發新聞稿。當中提到,當年有三大理論解釋彗星雨現象:惠特邁爾與John Matese提出的「X行星」(Planet X)理論、一個未被發現的太陽姊妹星、太陽會垂直震動。第二、三理論已被淘汰,只有「X行星」理論仍在討論。而由於今年初,科學家公布在古柏帶發現6個天體神奇地有序排開,推論極大可能是有第九大行星存在,於是「X行星」的理論又再受關注。

簡單來說,惠特邁爾和John Matese的理論就是有一顆「X行星」,其環繞太陽運行的軌跡,令它大約每2700萬年就會途經古柏帶,引力不單會把古柏帶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向地球,還會阻擋太陽投射到地球的光線。不過,根據這理論的評估,「X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至5倍,遠比加州理工學院對「第九大行星」的估測為小(地球質量的10倍)。阿肯色大學訪問了惠特邁爾對疑似第九大行星」發現的感受,他說:做了30年相關研究,如果找到最終答案,真的要寫本書了。

看到這裡,大概可以把「X行星」理論何以變成「第九大行星滅絕生命」的「線索」找出來吧。阿肯色大學的新聞稿可從來沒有提過迫在眉睫的大災難。

相關新聞:莫說太陽底下無新事 發現真.第九大行星?

gooclass網站引述香港大學理學院物理講師陳志宏博士表示,恐龍滅絕的理論模型,背後有一系列假設,包括:「古柏帶的隕石,『恰巧』因為一些緣故跌入太陽系中心,『恰巧」橫過的軌道會撞向地球,又『恰巧』它的體積有一定大小,終於『恰巧』造成了隕石撞地球的重大災難,使不少物種滅絕」,先不論其數據假設的爭議性,即使短期內真有可能發生,各大太空科研機構必定跟進,不可能全無警覺,《太陽報》等媒體弄出如此理據含糊的報道,實在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