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公投六成反對烏克蘭入歐盟協議 為英國脫歐壯膽

荷蘭公投六成反對烏克蘭入歐盟協議 為英國脫歐壯膽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盟近來因難民危機焦頭爛額,引以為傲的整合基石《申根公約》面臨崩潰邊緣,加上荷蘭公投正好在英國脫歐公投的前3個月舉行,恐為英國的疑歐派壯膽。

自由報導,荷蘭選民6日以壓倒性票數,拒絕支持被視為烏克蘭加入歐洲聯盟第一步的《歐盟-烏克蘭聯繫國協定》(EU-Ukraine Association Agreement)。這場公投投票率僅32.2%,勉強通過公投有效門檻30%,結果有61.1%拒絕,38.1%支持。而荷蘭目前身為歐盟輪任主席國,將被迫否決協定,陷入尷尬局面。荷蘭是目前歐盟28國中,唯一尚未真正批准《聯繫國協定》的會員國,但該項協定在荷蘭國會上下兩院早已過關。

儘管公投結果不具約束力,但原本支持這項協議的總理呂特(Mark Rutte)表示:「反對協定的民意顯然獲得壓倒性的優勢,現在我們不能逕自批准協定,必須尋求各政黨都能接受的方案。」任何修改提案必須經過國會兩院批准,而呂特的執政聯盟在上議院並未佔多數。荷蘭明年即將舉行大選,已有一些政治評論家預言執政聯盟將因此瓦解。

中央社報導,反對《聯繫國協定》的荷蘭人認為,這項協議終極目標是促成烏克蘭加入歐盟,還表示歐盟不應與烏克蘭領導層打交道,因為烏克蘭普遍貪腐;此外也不滿歐盟的決策機制,拒絕將國家的決策權力讓渡給歐盟。贊成陣營則表示,這項協定不是會員資格跳板,但會促進烏克蘭貿易發展,並有助對抗貪腐和改善人權。他們也認為,對歐盟來說,落實這類協定促進邊界穩定很重要。

端傳媒報導,有部分荷蘭民眾雖然不滿歐盟,但認為若反對協定,將等同於變相支持俄羅斯武力介入烏克蘭內政,因此選擇不投票。但金融時報分析指,由於絕大部分歐盟國家都通過了協定,即使荷蘭政府聽從民意否決協定,也已經難以逆轉協定終將生效的事實。

Mark Rutte|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中時報導,烏歐《聯繫國協定》遭俄羅斯極力反對,2013年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ich)在莫斯科施壓下突然放棄簽署,親歐派因而發動大規模示威,從而導致烏克蘭與克里米亞危機,亞努科維奇也因此下台。烏國親歐派政府後於2014年簽署《聯繫國協定》,取代舊有的歐烏夥伴與合作協定,歐洲議會與烏克蘭國會2014年9月已批准協定,協定中的部分合作(如自貿協定)也已進入初步生效階段。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表示,儘管荷蘭公投否決歐盟與烏克蘭關係更緊密協定,但烏克蘭還是會繼續向歐盟靠攏。

聯合報導,歐盟兩大龍頭德國和法國都已經表示,將繼續推動烏克蘭整合入歐盟的進程。荷蘭這次公投也被視為英國6月23日脫歐公投的風向球,結果疑歐派(Eurosceptic)大勝,勢必對英國留歐造成極大壓力。反歐盟、反伊斯蘭的荷蘭自由黨(PVV)黨魁韋德斯(Geert Wilders)說:「看起來多數荷蘭民眾已向歐洲的菁英,以及與烏克蘭的協定說『不』。這是歐盟終結的開始,未來希望包括英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可以跟進。」

聯合報導,荷蘭是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因為歐盟內部市場而受益的貿易國家,然而疑歐的心態也最明顯,曾於2005年的一項公投中,否決歐盟憲法的提案。荷蘭右翼疑歐派組成的一個鬆散聯盟Geen Peil,利用荷蘭去年通過的新法《諮詢公投法》,蒐集到近45萬人連署,迫使荷蘭政府舉辦此次公投,被廣泛視為檢視反歐盟民意的量表。該法案規定,只要能在4週內獲得1萬人聯署,6週內獲得30萬人連署,就可以舉辦公投。此外,公投的投票率需要超過30%才有效力。

風傳媒報導,疑歐派一開始就以這是選民表達對歐盟失望的機會進行宣傳。贊成陣營認為,公投論辯被疑歐派綁架而失焦,公投結果不能解讀為荷蘭疑歐聲浪分貝。歐盟近來因難民危機焦頭爛額,引以為傲的整合基石《申根公約》(Schengen Agreement)面臨崩潰邊緣,加上荷蘭公投正好在英國脫歐公投的前3個月舉行,恐為英國的疑歐派壯膽。在歐盟的向心力潰散之際,荷蘭公投的結果等於正式揭示歐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