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漂流異鄉人:撕開他們身的「外勞」標籤,會看見一張張各有姿態的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這22年來隨處可見越來越多東南亞臉孔。身處多元環境的我們,是否準備好了一個充滿同理心的社會,能彼此理解,互相學習且共同生存?
70年代起,每遇排華高峰,部分在東南亞的華人便陸續選擇遷移到局勢較為安定的台灣,娶妻生子默默落地生根。當近年越來越多東南亞「同鄉」來到台灣,也牽動了他們對自己原鄉的反思。
好比來台八年的印尼華僑曾國榮,六年前和朋友一起創辦台灣首本印尼文雜誌《INTAI》,在移工圈間廣受好評。近百年來,這些跨越國界的流動盤根錯節地伏流在台灣社會脈絡下,提醒著我們在思考移工和新住民問題時,不能忘記其實匯聚在這座島嶼上的人,許多都曾擁有兩個故鄉;也因為這樣,或許台灣比任何地方都更有機會創造和解包容的空間。

《流》收錄了第一、二屆「移民工文學獎」的得獎作品,Umi 的文章也在其中;這些從不同角度觀看台灣的文章,也豐富了台灣的文學樣貌。
歧視?忽視?無視? 早期,台灣民眾對外勞充滿種族歧視的刻板印象。好比有台灣雇主認定菲傭偷竊,因為他們是「海盜的後裔」,或認為移工母國的低度發展,是因為熱帶地區人民生性懶惰。女性移工被男雇主性騷擾甚至性侵,是因為穿著暴露主動勾引,有些甚至被汙名化「假打工、真賣淫」。外勞被苛扣薪水,甚至打罵虐待的新聞也時有可聞。
移工的工作權益也並未受到法律保障。2014年勞動部調查發現,高達68.6%家庭看護例假日沒有放假,推估有4.8萬名家事外勞全年無休。外籍看護與幫傭的基本薪資,在凍漲18年後,去年七月才從15,840元調漲為17,500元,九月又調降回17,000元。台灣內部也有許多勞工問題沉痾,當本國勞工都未必能成功爭取權益時,只怕很難從體制面改善移工處境,何況有時亦會牽扯到國家間的外交政治角力。
比起歧視,集體的「看不見」或許更糟。多數台灣民眾對東南亞國家的認識僅限於吃喝玩樂,深究其政治經濟現況與文化背景便空白陌生。曾經有雇主要求穆斯林移工吃掉晚餐剩的五花肉,不吃便責罵她浪費食物,不識好歹;Umi跟新雇主面試時只關心一個問題,「我可以包頭巾嗎?」
當地處邊陲的台灣力求放眼世界,關心以巴衝突、法國恐攻、歐洲難民潮的同時,何不也回頭凝望島上的移工朋友們,這也是某種「培養國際觀」的方向。

開放引進外勞22年了,我們準備好一個能夠彼此同理、尊重學習的社會了嗎?多虧了燦爛時光發起的運動,阿嬤過世後看來總是心事重重的Umi,在讀到這本據說超好笑的書後露出甜美的笑容。在語言文化不通的異鄉,能讀到一本看得懂、能讓人思考的書籍是多麼美麗的事。
跨越隱形的界線 一個國家對待「異鄉人」的方式,也反映出自身文化的進步。有幸的是,近十年來台灣民間一直有許多團體默默溫柔耕耘,為推動多元族群交流努力。《四方報》便是一例,擁有越南文、泰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緬甸文各種版本,刊登東南亞新聞外,也翻譯台灣時事,大量採用讀者來稿,讓散落四面八方的移工朋友彼此打氣慰藉、交換資訊,也做為爭取權利的發聲管道。
去年,《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發起「請帶一本你看不懂的書回台灣」活動,將募得的書籍提供給東南亞朋友免費借閱,可以畫重點,沒有還書期限。有雇主來幫家裡看護借書,也有新住民媽媽帶小朋友來看繪本。
像點燃黑夜裡的燭火,這樣的理念感染了其他有心民眾,在基隆的小雜貨店,或台中東勢的五金行,紛紛開辦起小型圖書館。每週日下午,志工拖著一大箱書出現在台北車站大廳,化身「行動圖書館」,一圈圈移工中開始出現靜靜閱讀的美好景象,但還是每次都有民眾向鐵路警察檢舉。

移工作家 Justto Lasoo 及燦爛時光策展人吳庭寬和來借書的移工朋友聊天。
燦爛時光策展人吳庭寬說,「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自己設了界線,那個界線很模糊,也不容易跨越。比方說,你願不願意坐在地上,跟你身旁的移工朋友聊一聊,彼此分享食物?其實只是一念之間,心放寬想坐就坐了。如果這個社會只容許別人來適應我們,那是很暴力的行為。我覺得台灣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每個人因為不同原因來到這個島嶼上,除了原住民之外,其實大家都是移民的後代。認識移工或者新住民,其實也是回過頭認識自己。」

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自己設了界線,那個界線很模糊,也不容易跨越。比方說,你願不願意坐在地上,跟你身旁的移工朋友聊一聊,彼此分享食物?
在車站編號F24樑柱旁,Mala 專注翻著印尼華僑羅姊給我的印尼雜誌《INTAI》。Ida來找朋友聊天,順便帶來幾袋傳統印尼小吃(某種發酵木薯炸物)和大家分享,Umi讀起印尼童話集,因為要講晚安故事給老闆的小朋友聽。
這些異鄉人不約而同匯流到台灣,有人是因為無法掌控命運,有人為了掌控命運,有人命運因此而改變。撕開他們身上重重的「外勞」標籤,會看見一張張各有姿態的臉,帶著各自的故事嵌入了台灣繽紛的風景。
相關評論:辦報、文學獎、協助返鄉,一切都是因這個問句:「這麼多人到台灣,如何讓彼此理解與溝通呢?」
*如果想多了解移工和新移民議題,推薦幾本好讀又好看的書:
-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顧玉玲著,印刻。
- 《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蘇美智著,三聯。
- 《準台北人》,陳又津著,印刻。
此篇內容由美麗佳人官網提供,請參見:【特別報導】漂流的異鄉人:外籍移工在台灣,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曾傑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