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失智老人的懷舊治療:這首歌要學起來,很多阿嬤都會唱

失智老人的懷舊治療:這首歌要學起來,很多阿嬤都會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失智以後,短期記憶受損,新的人事物記不起來,但長期記憶因為埋在腦海深處,還不至於被摧毀,於是可做為通往老人家日漸崩壞的心靈世界的管道。

失智日間病房的秀櫻阿嬤,日前因流感併發肺炎,以92歲年紀過世了,台灣又少了一位會唱〈君が代〉的老人家。

〈君が代〉是什麼歌?日本國歌。兩年前秀櫻阿嬤剛來到病房,KTV時間,一方面因為重聽,另一方面因為不熟悉台語流行歌,無法跟其他阿公阿嬤同樂,負責帶領這堂音樂課的我,於是請志工歐巴桑關掉伴唱音樂,讓秀櫻阿嬤自行清唱,愛唱什麼就唱什麼。

「君が代は(Kimi ga yo wa)⋯⋯」秀櫻阿嬤不假思索,毫不扭捏地唱了起來。九十歲微胖的她依然愛美,短白髮整齊往後梳攏,臉上薄施胭脂,頸間纏繞紅絲巾,坐著唱歌時兩腿伸直,腳跟反覆抬起又點地打著節拍,十分可愛。

「這是什麼歌?」我問一旁跟我年紀相仿的護理師。

沒有反應。

「這什物歌?」我又問一旁圍坐的阿公阿嬤。

「君が代は(Kimi ga yo wa)啦,卡早讀日本冊攏會唱的歌啦!」一位阿嬤說。

「這是日本國歌,」我告訴護理師:「這首歌要學起來,很多阿嬤都會唱。」

隔沒多久的特別門診時間,一位初診阿嬤被我診斷罹患輕度失智症以後,中年女兒問我接下來怎麼辦?阿嬤整天沒事做就只是打瞌睡,什麼事情都沒興趣。

我從稍早問診資料知道阿嬤讀過日本時代的小學,便問阿嬤:「汝會曉唱日本歌否?」

阿嬤想了一下,開口便是:「君が代は(Kimi ga yo wa)⋯⋯」

「這什麼歌?」我問女兒。

沒有反應。

「這什麼歌?」我轉頭問一旁的護理師。

嘴角揚起,眼睛微張,似乎想到了什麼,隨即皺眉繼續尋找答案。

「上次不是叫你要學嗎?我講的話都沒在聽啊?這是日本國歌!」

初診阿嬤接著又唱了〈莎韻之鐘〉,我故意問阿嬤歌詞寫些什麼,阿嬤一下子就回答出來。我又問女兒,有沒有聽過媽媽唱這首歌,她又搖搖頭。

照顧方法就在這裡:去把這些日本歌找出來,看看歌詞寫什麼,最好也學起來,才能跟著老人家同樂。我告訴女兒。

失智以後,短期記憶受損,新的人事物記不起來,但長期記憶因為埋在腦海深處,還不至於被摧毀,於是可做為通往老人家日漸崩壞的心靈世界的管道。算是一種懷舊治療,只是歌曲通常比起一般兒時事物記得更加牢靠,更容易回想起來;唱歌也可以抒發情緒,表達自己,達到娛樂與放鬆的功能。

要好好利用這項治療工具!當然,前提是你必須熟悉這些七、八十年前在台灣社會流行的日本歌曲。即使音樂本身都有學習的價值,須知日本民謠與流行歌是全世界最美之一。

今晚找出〈君が代〉來聽,當那莊嚴的慢板音樂響起,秀櫻阿嬤邊唱歌邊用雙腳點地的模樣再次浮現眼前。團體講話時間,她因為重聽也幾乎無法融入,這時我也會乾脆要她獻唱一曲,代替說話。

「歌う(Uta-u,唱歌)!」我在她面前誇張嘴形地說,並做出拿麥克風唱歌的手勢。

秀櫻阿嬤總是很捧場地唱起一首首日本兒歌,比如我先前介紹過的〈雞雞巴巴〉。只要一聽到陌生的旋律,我便要其他阿嬤幫忙介紹這是什麼歌?然後下課以後趕搜索網路,找出原曲來聽。

或許秀櫻阿嬤在走向人生旅程終點的時刻,腦海會浮現在日間病房裡唱歌給大家聽的歡樂畫面。

阿嬤,歌う(Uta-u)!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沈政男臉書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