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讀新聞時必須留意的統計常識

讀新聞時必須留意的統計常識
Image Credit: ImageZoo / Corbi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說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及統計(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操縱數據之所以比「該死的謊言」惡劣,是因為以數字偽裝客觀更容易欺騙別人。現時不少新聞都跟統計有關,例如一些官方數字、民意調查及科學研究等,稍一不慎便可能被騙。

有說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及統計(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操縱數據之所以比「該死的謊言」惡劣,是因為以數字偽裝客觀更容易欺騙別人。現時不少新聞都跟統計有關,例如一些官方數字、民意調查及科學研究等,稍一不慎便可能被騙。

以下是身為一個編輯,在過去幾個月寫及讀新聞時留意到的三項重點,這些注意事項其實非常簡單,卻容易忽略。

1. 先問清楚數字

當科學家討論風險、可能性時,會使用數據分析,就算沒有確實數字,至少也要知道誤差有多少。不少報導「致癌物」的新聞基本上就是不問風險來引起恐懼(可以轉化成點擊),例如約半年前「世衛把加工肉品列入致癌物」的新聞,就是這一類。

那其實是指隸屬世衛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把加工肉品列入其致癌物分類的第1類別,但這個分類的原意,是判斷科學界目前有多少證據去確認其致癌,跟致癌風險高低無關。

不過很多媒體自然忽略了這一點,只會說「加工肉品致癌」,而絕口不提到底患癌風險增加了多少。事實上我們不能簡單把東西分成「致癌」及「不致癌」(甚至「防癌」),必須提及劑量和風險,討論才有意義。

其實鹹魚也致癌? 分享「漢堡香腸列致癌物」的新聞前 你需要知道的事

例如你一生人只吃一次加工肉品,跟每天都吃五條香腸,患癌風險已經有別。更何況醫學界只能盡量找出增加患癌風險的因素,但癌症本來就涉及多項因素,包括環境、基因、生活習慣等,難以一概而論,我們只能夠在可做的範圍內盡量降低風險。

2. 絕對與相對數字

體育課打籃球,小明進5個三分球,小欣則進了4個;但前者射了10球,後者射了6球。兩人的入球數字是絕對數字,也就是有單位的數字(多少個三分球);而他們的命中率(分別是50%及約66.7%)則是相對數字,需要把入球數除以射球數才得出,亦不帶任何單位。

處理不同的問題,需要用不同類型的數字,假如我們想知道誰射球比較準,單看進球數字根本看不出來。這一點看起來非常簡單,不過實際應用時,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

早前新北市公佈離婚星座排行榜,正是使用不同星座的離婚數字——是個絕對數字——來排序,然而單看這個排行榜我們無法得悉排名較前的星座是否更易離婚,因為這需要參考離婚率——是個相對數字。

天蠍、天秤、處女座易離婚?新北市離婚統計的問題

不幸的是各大媒體都找「星座專家」去評論,下次不妨找個統計學家?

3. 跟整體比較才有意義

設想班上考試最高分的頭三位同學都戴眼鏡,我們能否推論「戴眼鏡跟考高分有關」?當然不可以,也許根本全班同學戴眼鏡的佔多數,那麼最高分的同學都戴眼鏡就沒有甚麼稀奇了。要研究兩者之間的關係,得比較戴眼鏡和不戴眼鏡兩組同學的分數如何分佈、是否有顯著差異等。由於現實世界非常複雜,在比較兩件事情是否相關之前,我們應先排除其他可能干擾結果的因素。

不少聲稱是疫苗的後遺症,通常是指接種疫苗後出現的症狀(這類通報機制對監察疫苗非常重要,只是不應曲解其作用)。人類不時誤把先後次序當成因果關係,但要確認兩者有關,我們應該要比較整體的發病率。

針對常見的「MMR疫苗導致自閉症」謠言,多項大型研究比較了接種疫苗與沒接種者的自閉症比率,當中未有找到統計上的差異,假如兩者真的有關,這是極不可能發生的事。因此,恰當的推論是︰兩者根本無關。

早前有12名日本女子聲稱接種HPV疫苗後出現後遺症,打算於6月控告日本政府及製造疫苗的藥廠。不少媒體報導均立即稱為「後遺症」,然而這類宣稱根本未經證實,亦有研究已經否定了某些聲稱的後遺症跟疫苗之關係。

稱接種疫苗後出現症狀 日本12女子控政府藥廠 默沙東︰根本沒有依據

再者,跟338萬名已接種的學生比較,報稱接種後出現健康問題的人數有2584人,佔總數佔總數約0.076%,有持續症狀者只有0.0055%的186人。雖然這個數字不代表症狀跟疫苗無關,當局應該要詳細了解有關症狀及發病率,才能作出合理判斷,但不足0.01%的比例說成是疫苗安全有問題,更像是未有證據下過份渲染。

核稿編輯:林佳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