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換普」有沒有譜?要看共和黨三雄相爭能否形成「僵局」

「換普」有沒有譜?要看共和黨三雄相爭能否形成「僵局」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共和黨高層來說,凱西克是阻止川普或克魯茲過半的最後希望,若形成川普與克魯茲一對一的局面,共和黨想更換總統候選人是難上加難。

美國總統初選已經進行到最後階段的競爭,3月15日舉行初選的五個州,包括佛羅里達州(Florida)、俄亥俄州(Ohio)等票倉在內,被視為另一次的「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民主黨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這天囊括五州的勝選,一口氣拉開與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差距;即使桑德斯從3月22日的愛達荷州(Idaho)至4月9日的懷俄明州(Wyoming)初選,悄悄取得七連勝佳績,但民主黨初選採用比例分配制,希拉蕊也得以持續累積黨代表票,因此選情並未出現太大變化。

共和黨方面,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僅在該日於北卡羅萊納州(North Carolina)拿下6張黨代表票,更在家鄉佛羅里達州慘敗給川普(Donald Trump),帶著在初選中拿到的171張黨代表票,狼狽宣布退選。俄亥俄州州長凱西克(John Kasich)則是在執政的俄亥俄州開出漂亮成績,奪得該州全數66張黨代表票,為自己的提名之路保有一線生機。

共和黨主流派寄予厚望的盧比歐敗退後,僅剩下川普、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與凱西克三人競逐提名。從3月22日的亞歷桑納州(Arizona)初選過後,一直到4月8日的科羅拉多州(Colorado)黨團會議,川普都沒有拿下任何勝利,反倒是克魯茲急起直追,先後拿下猶他州(Utah)、威斯康辛州(Wisconsin)與科羅拉多州,尤其是4月5日舉行初選的威斯康辛州,由於該日僅有這場初選,全美國的新聞版面都集中於此,讓克魯茲的勝利更加重挫川普的聲勢。

截至4月13日為止,共和黨初選三位候選人所累積的黨代表票數分別為:川普743張、克魯茲545張、凱西克143張,加上盧比歐所持有的171張黨代表票,川普反而落後其他三人的票數總和,並未占有絕對領先的優勢。正因為川普當下所累積的黨代表票未能一舉過半,讓共和黨高層試圖醞釀「換普」的政治氛圍。

從此次共和黨初選的過程中可發現,自傑布布希(Jeb Bush)至盧比歐,共和黨高層所操作的所有政治議題、支持的特定候選人都以失敗告終,足見其主流派與基層黨員的疏離程度。在這樣的狀態下還有辦法運作「換普」,除了共和黨高層的努力外,最重要的是川普自己的「推波助瀾」。

川普與克魯茲從初選開始至今,毫不避諱在公開場合對嗆、謾罵,近來川普對女性歧視的言論更是引發軒然大波,兩位候選人的妻子被捲入這場毫無正面意義的口水戰,不僅美國社會有許多異議,連國際媒體也都紛紛表示難以置信;號稱自由、民主的美國,透過一場總統初選,貽笑國際。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換普」的先決條件,是川普在所有的初選結束後沒有取得過半數的1,237張黨代表票,目前也確實有這樣操作的空間。初選至今,川普沒有在任何一州取得票數的過半,但部分州因採用勝者全拿制,才會讓川普的黨代表票數累積較多,如果在往後的初選中,川普還是未能改變這個趨勢,在7月18到21日登場的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就有可能會出現「僵局式黨代表大會」(Contested Convention),屆時各州黨代表在沒有候選人得票過半的情況下,可以自由投票決定候選人,川普獲得提名的機會將大幅降低。

從近來的全美民調來看,民主黨若是提名桑德斯,將會勝過共和黨檯面上三位候選人:桑德斯53.3% vs. 川普37.3%、桑德斯50.7% vs. 克魯茲40.6%、桑德斯46.0% vs. 凱西克43.3%,不過對凱西克僅領先誤差範圍內的2.7%。若換成是希拉蕊:希拉蕊49.1% vs. 川普38.7%、希拉蕊46.1% vs. 克魯茲43.3%、希拉蕊40.9% vs. 凱西克47.6%,則共和黨的凱西克反而勝出達6.7%。

縱使克魯茲是現階段最有可能阻止川普獲得提名的候選人,但未必是共和黨高層屬意的人選,且民調也顯示凱西克比克魯茲更有勝過民主黨的機會。從「僵局式黨代表大會」這個議題的拋出,與盧比歐遲遲未表態支持哪位候選人的情況來看,這場7月份登場的全國黨代表大會,應該還有其他令人意想不到的盤算:黨代表在「僵局式黨代表大會」推選總統候選人時,不一定要在參加初選的候選人中作決定,只要是黨員都有機會獲得提名。

共和黨若持續由三位候選人角逐提名,將難以有人取得絕對領先地位,因此凱西克身為主流派最後一位戰將,勢必會奮戰至初選結束,挺進黨代表大會。而對共和黨高層來說,凱西克是阻止川普或克魯茲過半的最後希望,若形成川普與克魯茲一對一的局面,共和黨想更換總統候選人是難上加難。因此共和黨高層支持的盧比歐,一直沒有宣布讓手中的黨代表票轉而支持其他候選人,或許是有意將票數保留到黨代表大會,視情況伺機而動的一種手段。

美國總統選舉提名作業的終點,就是兩大黨的全國黨代表大會,各州黨代表將在這場會議上投票決定該黨的總統候選人,並會尊重該候選人所決定的副總統人選,一起通過以完成提名的程序;然而這場大會已逐漸成為象徵性意義的提名會議,因為提名結果早已在各州初選結束時定案。熱鬧非凡的全國黨代表大會,現今已成為全黨團結作戰、營造勝選氣氛、取得大量媒體版面的機會,但今年的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有可能會發揮實際的提名權力。

2016年上映的新一季美國政治連續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其劇情正好呈現全國黨代表大會的提名過程,在總統候選人確定的情況下,採用開放式投票讓黨代表決定副總統候選人。這與目前共和黨討論的「僵局式黨代表大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採用開放式投票,各方人馬有運作、操盤的空間,就會增加結果的不確定性;主流派支持的盧比歐與凱西克,手上掌握的票數雖不足以取得提名,但有機會阻止川普或克魯茲的勝利。川普從初選至今一直領先群雄,但只要得到的黨代表票沒有辦法過半,川普就不見得可以笑著贏到最後。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